0
本文作者: 老王 | 2016-11-03 18:53 |
近日,三星在韩国本土申请了“Bixby”的商标专利,该专利被描述应用于“面向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便携式电脑以及平板电脑的计算机软件,更准确的说该软件用于执行语音识别系统”和“通过语音识别能够让用户不接触使用的计算机软件”。
业内人推断,从这些信息描述中可以大致判断三星很有可能推出以 Bixby 为品牌名的全新语音助手产品。
假如推断成立,这里存在个疑问,三星不是已经有 S vioce 语音助手了吗,为何还要研发 Bixby?
去年年底,曾有消息爆出三星将推出全新的语音助手。消息出来后,三星似乎一直没有大的动作。直到上个月三星宣布收购 AI 助手系统 Viv 犹如一颗炸弹惊醒各个语音助手厂商。先来了解下 Viv是什么来头,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是“Siri 之父”达格·凯特罗斯(Dag Kittlaus)、亚当·谢尔(Adam Cheyer)和克里斯·布里格姆(Chris Brigham)。苹果在 2010 年收购 Siri 之后,三人离开苹果并在 2012 年时创办了 Viv。
第三方开发者们称,Viv 比 Siri 更具扩展性,也更强大。Viv 的强大来自两个方面:
1.相互关联性:可允许不同的应用和服务之间互相进行“信息交流”,使之成为用户的命令链中的环节。
2.Viv 的后端系统具有编程的特性:它的 AI 能够自动编写自己的代码,完成新任务。Viv 称之为“动态编程世代”,它可让 Viv 了解用户意图,随时创建新程序来处理任务,即使它以往从未接收过某个特定任务。
Viv 的入内,使得三星的语音助手技术大幅上升。早前三星推出的 S Voice 语音助手号称可以秒杀 Siri,但推出多年来,并不被用户所熟知和使用,其中主要原因是智能程度和体验与 Siri 以及 Google Now 等竞品相差较远,而且其语音技术由 Nuance 提供,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使得其在供应商中间处于被动地位,处处受限。为此,三星开始发展自有语音和语义处理技术,今年年初三星联合 VoiceBox 开发的 NLP 算法以提高 S Voice 的“智商”。但由于用户对 S Voice 的固有印象和固有的产品属性,尽管在多个方面有所提高,但 S Voice 的激活率仍旧较低。
这时 S Voice 的地位就显得十分尴尬。因此三星在收购 Viv 后,三星的语音助手功能是继续沿用“不智能、老旧、落后”的 S Vioce 这个品牌呢,还是使用 Viv 这个“别人家”的品牌?一个艰难的问题摆在它面前。
此次此刻,采用全新的语音助手品牌(产品)或许是三星的不错选择:基于 S Voice 已有的架构,再把 Viv 的技术整合在全新的产品中。
不仅是三星,谷歌也曾面临过这样的问题。众所周知,Google Now 无论在语音识别准确率还是在服务方面均有着不错的表现,而且知名度与 Siri 和微软小娜相当,但 Google 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发布 Google Assistant 时就曾透露,Google Now 系列品牌名将会逐步退出,Google Assistant 上位。至于原因, 谷歌官方解释说是因为他们无法准确描述其所提供的服务,用户在使用产品时会有困扰。
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以看出谷歌在推广 Google Now 时遇到了问题,而不好推广的原因是他们无法形容产品是干嘛的,也就是产品功能太杂的问题。而他们推出的 Google Assistant 更为纯粹,类似一个会话系统,产品能够按照用户的谈话内容、习惯来调整它的推荐建议最终能够形成一种适合用户本人的模式,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帮助。三星与谷歌当时的处境相似,均面临推广问题,而且三星 S Voice 不仅功能冗杂,而且智能程度和体验远不如同类竞品。
相比而言,Google Now 和 S Voice 是上一代语音助手产品,而以 Google Assistant 和 Facebook M 为代表的、建立在深度学习基础上的语音助手更像是第二代产品。吸收了 Viv 后,三星在技术有着一定保障的基础上,推出全新的语音助手新品(Bixby),同时再覆盖一波广告,无疑会让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另眼相看三星以及采用了新语音功能的移动设备。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