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老王 | 2017-01-21 15:00 |
雷锋网消息,近期,李开复在多个场合进行不同维度的 AI 相关主题演讲。
其中上周李开复在《创新工场人工智能战略白皮书》发布会上做了一期报告,从技术和商业角度揭秘 AI 创业的十个真相,雷锋网全程跟进了演讲,这次分享报告也被不少 AI 从业者大赞高瞻远瞩。
雷锋网了解到,李开复也在上周末的“未来论坛”中讨论 AI 的应用场景:金融领域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因为它是虚拟的。如果可以做一个机器人交易、机器人保险,这样就可以帮银行赚钱省钱。金融属于无摩擦领域, 不像制造、测试、物流。与此同时,AI 对医疗也意义重大,人脸识别技术可以用于病理切片的识别,或者用在 MRI、CT 结果的审视,这些病理检测的工作机器一定比人干得好。Face++ 可以非常精确地识别大概 20 万张人脸,而人类最多识别 2000 张就不得了。
未来论坛结束后,李开复则来到与他个人画风不太匹配的《奇葩大会》现场和导师和观众“辩论”人工智能话题。
相比于财经节目,休闲类娱乐节目的受众面更广,也更为年轻。李开复打趣到:这次演讲前我其实挺紧张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在这么一批人面前演讲过。
第一次在“这么一批人”面前演讲,却分享的是生涩难懂的人工智能,可见 AI 已确确实实成了社会性话题而不仅仅是技术话题。当然,李开复也用略带”行而上”的方式讲了讲 AI,从未提到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等基础专有名词。
李开复开门见山“如果你们以后都失业了,该怎么办?那么谁会取代你的工作呢,那就是人工智能。未来 10 年,人类大概 50% 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随后李开复以讲科幻故事的形式描述了未来我们的生活被 AI 包围的情景:AI 可以主持节目、会自己分析股票走势、取代部分医生、媒婆会失业、无人车随处可见,汽车之间甚至会进行交流、:
有一天,车和车都可以交流,比如一辆车对另外一辆车说到:我快要爆胎了赶快闪开。或者说我的主人急着上班,你要不让一下,我给你一毛钱?
李开复讲到,人工智能非常理智,记忆非常好。但它不懂什么是美、什么是幽默、也不懂娱乐。李开复回忆他在读书时,一个同学写了一个程序,那位同学认为他写的代码可以分辨什么是幽默,然后他们把一本小说书丢给这个程序,最终程序看到每一句话都:哈哈哈哈。好像每一句都似乎是幽默,其实这就是人工智能的短板。随后,作为 AI 技术的推动者李开复和代表内容创业的四位导师一致认为,AI 时代,内容在未来是稀缺资源,内容创业尤其是艺术、娱乐类内容创业将遍地开花。
节目期间艾力提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看新闻都是 AI 根据用户的兴趣推荐,那人们接触知识越来越单一、越来越分裂。所以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负面吗?
李开复提到,这确实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AI 要解决“你想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这种问题很棘手,需要把两种内容需要搭配起来,缺一不可。因此传统的媒体编辑形式还是很必要的,而不能完全被个性化推荐所替代。
但相信未来会出现这样可以妥协好“你想知道什么”和“你应该知道什么”的新闻引擎。
高晓松用一个生动的例子阐述了这个问题:AI 智能推荐系统就像 GPS,你跟着 GPS 永远不会走错路,它给你规划的路径就是你的目的:回到家里。
但如果你回顾历史,我们来想下这个问题:人类是怎么发现世界的?
我们人类是因为走错路才发现了新大陆,发现了新世界,但跟着 GPS 上你永远不会走错,所以我们也看不见“错”路所通向的美好新世界。其实这也就是艺术诞生的过程,人们在走歪的时候很容易发现艺术。
除了这些之外,节目中还提到一个话题在目前看来似乎并不现实:
何炅问李开复“如果用 AI 机器人表演维密,会有人喜欢吗?”
李开复回答到“如果只是被肉体的美吸引,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心灵的交流应该没戏。”
高晓松随后说到“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一版维密秀,你可以很便宜的价格买到你喜欢的人。举个例子,人们可以买玛丽莲·梦露同款机器人来走维密秀。”
上述提到的其实属于仿人机器人范畴。科幻作品里的机器人为了强调它的智能化,外观通常被设计为人形,这样容易展示它跟人类有着相似的功能和感情。徐扬生院士曾在雷锋网承办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中指出: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重点强调实用性,所以形状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像人。第一是没必要、第二成本太高、第三不好实现。
李开复在节目中多次强调,十年后 AI 会取代人类 50% 的工作。这里我想说:未来机器人要变得跟维密模特真人一样,这在十年后也未必能实现。
李开复本人的 AI 研究方向是语音识别,而非机器人。仿人机器人除了包含到众所周知的 NLP、CV 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外,还涉及到抓取、关节、材料学等众多跨领域的综合性问题。
单从外观上来讲,现在市场上仿人机器人的模样往往让人觉得恐怖甚至是恶心,尤其是眼睛,远达不到真人的效果。
这被称作为“恐怖谷理论”,恐怖谷理论是一个关于人类对机器人和非人类物体的感觉的假设,它在 1969 年被提出,其说明了当机器人与人类相像超过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类对他们的反应便会突然变得极之反感,即哪怕机器人与人类有一点点的差别都会显得非常显眼刺目,从而整个机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觉。
这不仅仅是因为工艺难以达到那个水平,还存在人类主观的心理作用。一个是技术难题,一个是心理障碍难题。
所以要想达到机器人走出维密的效果,并且让人为之着迷,目前的技术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虽然 AI 已经成为非常热门的话题,但从《奇葩大会》中似乎也能看到,绝大多数人对它的认知仍旧停留在机器人上,觉得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当然,硬件机器人是 AI 的最好载体这一点确实没争议。
其实 AI 更多扮演着类似电力这种基础技术角色环绕在每个人的身边,它可渗透在任何一个可产生大数据的产业中,而非狭义上的机器人。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