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业界 正文
发私信给付静
发送

0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本文作者: 付静 2020-03-19 18:29
导语:比基线更流畅。

想象一下,想要将手中的小方块优雅地递给别人,是用手卡住方块的侧面送出?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还是伸出托着方块底部的手?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那么如果对方是机器人,持握小方块的方式是否会影响机器人快速、精确的识别呢?

答案是“会”!

因此,英伟达(Nvidia)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人类-机器人递接物品的新方式,当机器人面对人类时,对其持握动作进行判断、分类,进而设计出递接物品的方式。这一方式比基线更流畅,可为协作机器人的设计提供新思路,从而提高仓库工人的生产力。

当地时间 2020 年 3 月 12 日,相关论文 Human Grasp Classification for Reactive Human-to-Robot Handovers(基于人手持握动作分类的人类-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发表于预印本网站 arXiv。

解决物品和人手相互遮挡的问题

雷锋网了解到,如今关注人类-机器人无缝递接物品领域的研究越来越多。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研究着眼于将物品从机器人转移到人类手中的挑战,假设人类可将物品放置在机器人的抓取器中进行反向操作。

不过,人类-机器人无缝递接物品的一个挑战便是机器人缺少可靠、连续的感知。在递接物品过程中,物品和人手难免会相互遮挡,而且人在递接物品时还经常同时在做其他事情,因此机器人对人手和物品状态、位置的估计并不是很精准。

对此,研究人员提出的一种策略是,通过从计算机视觉社区借用现成的方法估计人手的动作及物品的 6D 状态。然而,这一方法仅仅关注于人手或物品。

基于此,英伟达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改进。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将人手持握物品的动作划分类别

首先,研究人员利用微软 Azure Kinect 深度传感器的身体跟踪 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获取检测到的以人手为中心的点云,编辑一个数据集,训练 AI 模型。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此外,研究人员展示持握物品的示例图像,并记录 20-60 秒内人手做出的类似动作。在此期间,人可以不断移动身体或手,保证视角多样化。据了解,该研究团队数据集的图像已超过 15 万张。

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将持握动作划分类别,比如手中拿着一个小方块时,动作可以被描述为“手掌张开”、“卡住底部”、“卡住顶部”、“卡住侧面”或“抬起”。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研究人员表示:

目前我们的系统覆盖了 77% 的人手持握物品方式,未来我们还要将其扩展到更大的范围。

随后,研究人员将递接物品任务建模,基于一个「鲁棒动态逻辑系统」(Robust Logical-Dynamical System),设计出递接物品的轨迹,免去了特定种类的抓取器和人手接触的麻烦。

雷锋网了解到,这一系统必须适应人类各种可能的持握动作,才能做出反应,判断接近人类并递接物品的方式。在系统确切地估计出人类将以何种方式持握物品之前,它将始终在原位(“home” position)保持等待状态。

实际上,研究人员在一系列实验中对人手所有可能的位置、动作进行了系统性的回顾,确定了分类模型和任务模型。同时,研究人员也考虑了这一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额外操作(下图为按优先级降序排列的可能出现的额外操作)。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递接成功率为 100%

雷锋网注意到,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到的是来自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公司 Franka Amika 的两个不同的「熊猫机器人」(Panda robots),研究人员将其安装在同一张桌子上的不同位置,分别从人类手中接过 4 种不同颜色的物品。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该论文的两位作者表示,与 2 个基线方法(一个不判断人手状态,另一个仅依赖于手和物体的状态)相比,他们的方法提升了人类-机器人无缝递接物品的成功率,并缩短了计划、执行时间——递接成功率为 100%(第二高为 80%),判断成功率为 64.3%(第二高为 29.6%),计划、执行总动作为 17.34 秒(第二短为 36.34 秒)。

机器人递接物品反应慢?英伟达开发 AI 模型:数据集图像总量逾 15 万,成功率 100%

不过,研究人员也明确提到了这一系统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提升判断成功率将会是未来我们的一个努力方向,这是因为即使系统已经可以处理大部分物品和人手彼此遮挡的场景,但不确定性也更高了,有时机器人不得不重新进行判断。

此外,他们计划让系统从数据中学习不同的持握类型,而不是依赖于人工制定的规则。

参考资料:

https://arxiv.org/pdf/2003.06000.pdf

https://venturebeat.com/2020/03/16/nvidia-researchers-use-ai-to-teach-robots-how-to-hand-objects-to-humans/

https://venturebeat.com/2018/11/26/how-munichs-franka-emika-wants-to-reinvent-industrial-robotic-assistants/

http://wyang.me/handovers/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关注前沿科技。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