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新鲜 正文
发私信给管策
发送

5

最小无人机 Zano 是不是骗局?

本文作者: 管策 2015-05-15 22:12
导语:就像史蒂夫·乔布斯在 2007 年决定命运的演示中所做的一样,Ivan Reedman 称自己手中拿着的是能彻底颠覆无人机市场的产品:Zano。

最小无人机 Zano 是不是骗局?

就像史蒂夫·乔布斯在 2007 年决定命运的演示中所做的一样,Ivan Reedman 称自己手中拿着的是能彻底颠覆无人机市场的产品:Zano。

他希望重量不到 60 克的 Zano 能成为无人机市场上的 iPhone。

Reedman 是 Zano 开发商 Torquing 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和研发主管,他表示:“我们想让 Zano 像 iPhone 一样普及。”Zano 的重量很轻,体积也很小,可以直接塞到口袋里,其体积和便携性也是主要卖点。Torquing 认为,凭借 254 美元的售价,Zano 能够定义并抓住低端家用无人机市场。

即便 Zano 在美国的售价为 300 美元,其价格相比美国无人机市场上的主要品牌也便宜很多。大疆 Phantom 3 和 3D Robotics Solo 基本款的售价都是 999 美元。Ghost Drone 的零售价为 799 美元,而 Parrot AR.Drone 2.0 也需要 399 美元。而且和其他竞争对手不同,Torquing 计划将 Zano 拍摄到的视频自动上传到公司服务器上,以便用户事后进行编辑。

人们对 Zano 也肯定有需求。Torquing 在 2015 年 1 月开始的 Kickstarter 众筹活动中为 Zano 募集了 340 万美元,成为有史以来募集资金最多的欧洲众筹项目,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Torquing 集团称将于今年夏天向众筹项目的 1.2 万多名支持者发货。

唯一的问题是,距离发货日期只有不到两个月时间了,却还没有一个 Torquing 集团外的人玩过 Zano。对于 Zano 的质疑也开始甚嚣尘上。

 最小无人机 Zano 是不是骗局?

Ivan Reedman(左)为Torquing创始人及CEO

我们在上个月独家造访了 Torquing 集团。不过也没看到 Zano 飞起来的场景,只是确认了 Zano 的确存在。Torquing 集团首席营销官 Reece Crowther 表示,我们来的不巧,虽然马上就会有 500 架最后批次原型机运来,但现在公司只有 12 架 Zano,而且还都不能飞。不过 Reedman 坚称 Zano 正在生产中,且大部分在英国生产,以便于测试。

在走访 Torquing 集团办公场所的时候,我们注意到 Torquing 集团仍然在搭建测试室和服务器机房,还见到了一群开发者和工程师在为 Zano 的软件和网络用户界面而忙碌。Zano 在 Kickstarter 上的发货日期为 2015 年 6 月,但 Reedman 表示,6 月是生产开始的时间,实际上要到 7 月才能发货。这话听起来很牵强。

Torquing 集团最早是一家从事运输技术和机器人的咨询公司,直到 2011 年搬到现在的办公场所才从事无人机。Reedman 的背景也不是无人机,而是商业法,不过他自学了编程。

在我们参观办公室的过程中,Reedman 说制造无人机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计划是通过销售 Zanos “进军一个数百万英镑的市场”,然后围绕无人机打造一个平台。比如,无人机可用于家庭保安系统中,当警报被触发时,无人机就能从充电台上启动。

Reedman 表示道:“我们不是在销售硬件,我们是在销售服务。”在他看来,Torquing 集团未来的盈利方式是应用内购买,比如给无人机增加倒飞功能。

此外,Reedman 还在今年 4 月初公开表示,Zano 的固件(Zano OS)完全用汇编语言重写,而不是使用现存的实时操作系统(RTOS)。按照 Reedman 的说法,就连三角函数都是自己写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硬件性能。

Reedman 称,手写三角函数能够极大地减少 CPU 性能损耗。要是不重写,现在Zano 上的功能就能用掉 CPU 70% 到 80% 的计算能力。但是在重写后,障碍躲避、GPS 定位、声纳、飞行和视频通讯等功能只使用了 CPU 不到 5% 的计算能力。他表示,手写汇编代码让“性能至少提高了四倍”。

在造访该公司的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暗示 Torquing 集团是骗子公司的迹象。不过我们想问的是,Torquing 集团真的能在承诺的时间点上发货吗?毕竟他们要制造 1.5 万架无人机,而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很快,我们就知道 Torquing 集团是骗局、成功还是昙花一现了。

via arstechnica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专业投稿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