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最近,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的大四学生孙晓康、张一舟、杨逸峰和刘恩佑组成的Solar Innovator团队在创客马拉松的比赛中名列前茅,而他们的创意作品《太阳能智能人行交通系统》更是得到了在场评委们的赞赏和肯定。
那么这套智能人行交通系统究竟有什么亮点呢?雷锋网编辑采访了Solar Innovator团队的队长孙晓康。
孙晓康告诉雷锋网,人作为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目前环境下很少与整个交通系统进行交互,更多只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但是如果把交互系统做成双向的,使得行人与交通系统进行交互,将人的行为与实际路况结合起来形成信息反馈到系统中,那么系统将会对交通模式进行管理,从而智能化解决交通问题。
针对行人闯红灯、夜间斑马线不清晰、某些地区红绿灯指示不明显等问题,他们提出了一套模块化、功能化的解决方案:
使用太阳能供电,在人行道上面铺设LED显示灯,当行人在人行道上的时候,通过摄像头捕捉行人的动态以及监控道路状况。如果有飞驰车辆驶近人行道,即使是绿灯,在人行道上也会出现一个色彩变化的提醒,让行人注意到潜在的危险。
孙晓康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当交通指示灯变成红色的时候,如果有人闯红灯,人行道上的LED光柱会进行动态的辐射,使他成为这块区域的焦点。这也是利用环境心理学的特点,让人在大庭广众之下隐藏自己的缺陷,从而更好规范自己的行为。
而这套交通系统的优点在于使用太阳能供电,不需用借助于供电网络或信息平台,相对独立的模块通过物联的方式能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由于是模块化的产品,易于铺设,能很好减少建筑施工成本。而这套系统还能应用到其他不同的场景,比如展会、广场、公园、停车场等,实现人与环境的交互。
不过周也坦言这套系统的造价高、普及起来会比较困难,他表示团队会根据现有的技术力量从简单的产品进行单点突破,通过在清洁能源、智能交互方向上不断的挖掘和深入研究来为未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