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今天,一则名为“黄太吉融资失败,濒临倒闭”的消息引起广泛传播,黄太吉创始人赫畅火速辟谣。经此一役,全行业都知道黄太吉B轮钱已经到账,并且准备在澳洲开拓新业务。
是不是炒作我们无从知晓,但事实是黄太吉的确在这场口水仗中获益。
澳洲的新业务我们暂时也不得而知,因为现在也处于赫畅的规划阶段。我们看看黄太吉过去做了什么,现在正在做什么。
黄太吉不是卖煎饼果子的吗,怎么做外卖了?记者有必要花很长的篇幅讲一下“黄太吉外卖”这个APP的由来。
9月份,黄太吉的B轮融资BP曾经流出,记者翻阅了一下,发现它把自己划分为1.0、2.0、3.0、4.0四个阶段,1.0指的是以煎饼果子为核心的快餐业务品牌,主要任务是卖煎饼果子;2.0主打外卖,以白领外卖为核心的互联网快餐公司;3.0主打配送,要做最大的单品快餐生产配送平台;4.0是贾跃亭也很喜欢的模式:“生态”,是下阶段的事,此处略去不表。
1.0时代的煎饼果子生意毁誉参半,但是很明显的不足以支撑后面的资本故事,所以有了2.0。2.0时代的黄太吉弱化了煎饼果子店的形象,尝试做一个“餐饮界的百丽”(或者宝洁)——你在货柜上看到各种各样品牌的鞋履,其实背后的出品方都是同一个。黄太吉想要推出矩阵式的子品牌,出品过牛炖、大黄蜂,也投资了一些小餐饮团队。
图右是黄太吉在bp里强调的2.0时代的“3分钟制作”,也说明黄太吉想做自营餐食(除了自营无法保证3分钟)。
2.0阶段主打自营,想自己包揽外卖供应和配送,为此自建了一支配送团队。闭环,谁都想,但是现在几乎可以确定,黄太吉的百丽模式是失败的,除了黄太吉煎饼果子这一个品牌,其余的子品牌全线扑街。开了一个百货商店,但是货架上除了煎饼果子没有别的东西卖,怎么办?
于是到了现在的3.0,黄太吉改做“平台”,想拉其他品牌商(也只有品牌商对于口味有统一要求)一起玩。具体方式是有冗余外卖供应而又运力不足的品牌商把半成品统一交到黄太吉工厂店加工,然后由黄太吉统一配送。
3.0里面加入了“第三方工厂”。
这种方式听起来皆大欢喜,一定会做得很厉害!但是到目前为止,“黄太吉外卖”的货架上几乎还是空的。
(这是在繁华的、互联网用户密集的苏州街的情况。)
去App Store一看,“黄太吉外卖”评价是一颗星。天了噜,为什么是一颗星?记者仔细看了一下评论内容,发现了答案:因为App Store不准打零颗星。不信仔细看评论内容。
黄太吉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在1.0的煎饼果子时代,黄太吉对于负面评论有一招杀手锏:删评论。不过这种方法只在自己的官方微博里生效,在App Store可行不通。
现在,大家都知道赫畅雄心勃勃地去澳洲拓展业务去了,说要把煎饼果子卖到澳洲去。这种策略也是对的,毕竟对于互联网而言,速度就是生命,高速的扩张和发展会掩盖创业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很多问题。只要不停地开店、开新业务线,对于一些“嘈杂的声音”,人们总是很容易忽略的。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