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吴德新 | 2015-03-04 08:30 | 专题:我只想静静地谈空净 | 雷锋星期五 |
如果是在一两年前,很少有人能想到雾霾这件事会由一个央视的前女记者如此广泛地科普和引爆。柴静的雾霾调查仅仅在放出的前两日,全网播放次数已经远远过亿(这还远不包括包括本文在内的各种二次传播)。
三个爸爸空净的联合创始人,著名营销策划人戴赛鹰说(假设要以商业运作的方式)组织一次这样规格的传播大概需要一个亿。一亿人民币,在好些同学看来还有点保守。
如果撇开传播背后的利益揣度,在雷锋网采访的空气相关创业者中,绝大多数人都想要谢谢柴静。
看搜索指数,第一张图可以看到,“雾霾”和“空气净化器”这两个关键词热度开始上升的节点是2月27日,如果把“柴静”放到同一张表上,那么相比之下前面两个关键词的增长几乎就看不见了。但在这几天里,每一次“柴静”的曝光等于对“雾霾”的一次直接曝光,等于对“空气净化器”的一次间接曝光。
另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柴静”本身的热度从3月1日起就开始回落了,而“雾霾”和“空气净化器”二者仍在上升,这也就意味着《穹顶之下》的海量曝光正向着后两者转化。另外,一周和一个月之后雷锋网会跟踪空气净化器的销量。
业者的声音
雾霾是什么,它从哪儿来,我们怎么办?——这是100分钟内视频里柴静试图阐明的问题,这些内容对SciX的创始人张旭来说似曾相识。在近年间,张旭同样背过带采样膜的人工肺测量污染。在他过去的几场两小时演讲里,张旭一样尝试告诉普通人同样三个问题的答案,只不过“范儿不一样”(柴静更多引述业内人士的描述,而张旭他们则更倾向论文和研究成果)。
张旭同样提到视频中有一些bug:比如苯并a芘超标14倍实际上是被忽略的室内污染问题,而柴静他们正为此感到纳闷。以柴静的背景和100分钟的篇幅想要精确全面彻底地阐述雾霾问题很难,因此网上各路的技术大大来分析bug很多。但也正是柴静的“小白”和“前记者”身份给视频带来了史无前例的传播——这便是麦克卢汉眼中的“媒介即是讯息”。
朗空空净创始人刘锐的说法更为朴素,“我们一直在讲雾霾和空气污染的危害,无奈影响力趋于0,很高兴柴静讲出了我们担心的危机。”
攀藤科技的张赞峰则告诉我们,柴静的传播让他们的投资人很兴奋。攀藤科技在去年起家,主要做高精度的PM 2.5和甲醛传感器,张赞峰说他们去年已经有不错的销量。更为直观的例子是直到昨天环保概念股依然持续暴涨,空气治理版涨幅2%+。
从去年到今年,iKair、空气盒子、空气果...检测产品不断,SciX、三个爸爸、豹米、智米、朗空各家开始销售空净,柴静带来的是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波还是一支长效的鸡血?
预告:本周五,雷锋网邀请空气净化创业者做客“雷锋网星期五”,挑灯夜话“柴静带来的变革”。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