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最近联想发布了Moto Z/Z Play模块化手机,与此同时,路透社传出谷歌将暂停模块化手机Project Ara的消息。
| 模块化手机概念的提出——谷歌Project Ara
Moto Z的发布把手机模块化热度再一次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这个词最早是由谷歌提出来的——谷歌Project Ara。谷歌最初设想的模块化是手机全系统模块化,如同当年玩组装电脑一样,包括CPU、内存、相机模组、音响模组等等,全部可模块化定制。
谷歌最初设想的手机模块化是这个样子的:
图1 谷歌模块化手机概念图
可是电脑都玩不转真正的模块化,手机如何玩得转?体积限制、外观设计、稳定性等制约了谷歌模块化手机的研发。
而相对于技术限制,谷歌模块化手机产品应用定位不清晰的尴尬才是谷歌模块化手机最大的问题。毕竟,有谁需要一台可以更换CPU的手机呢?
而与此同时有传言流出,声称谷歌已经停止了模块化手机的研发工作,虽然消息的可信度不高,但毕竟空穴来风。
很多时候,伟大的想法不一定能够在有想法的人手里实现,但伟大的想法最后一定会实现,比如2011年摩托罗拉推出的ME860就具有指纹识别,然而当时并没有火。那么这次的模块化呢?
| 模块化手机的尝试——LG G5
在2016年初,LG发布了自家旗舰LG G5,这部手机的主打卖点便是模块化定制。
不同于谷歌的全系统模块定制化,LG采用了类似于可更换镜头相机的策略,在手机“下巴”的位置做出了一个可拔插的接口。通过这个接口,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更换定制化配件,支持热拔插。和手机一同发布的配件包括一个自拍手柄和一个hifi模块。
图2 LG G5的模块更换方式
LG G5也许是吸取了谷歌模块化手机设计失败的教训。为了对外形设计和体积进行控制,模块化选择了相对保守的部件——hifi模块和自拍手柄。
这么做,LG G5保证了手机依然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谷歌概念手机那样拆得四分五裂。
凡事有优点,自然也有缺点。LG G5虽然避免了手机模块化给手机本身设计造成的影响,但却也只能设计出鸡肋的功能。产品本身功能定位都不清晰,又怎么去期待其得到市场的追捧?
LG G5的市场反响也印证了这一点。其相对于谷歌的进步只能说是,谷歌想到了,LG 做到了。
| 模块化手机到底为什么而生?
对于手机设计,我们必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
但很多科技企业会陷入另外一个死胡同——我们能做出什么?
谷歌的模块化手机显然是采用了“我们能做出什么?”的思维方式。其实一款能够更换CPU的手机,即使是做出来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同样的,对于LG G5来说,带电池的自拍手柄?我需要这个吗?
技术从来都是为需求服务的,也只有满足了用户需求的技术突破才有可能赢得市场。那么,模块化手机设计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它解决了用户什么问题和需求呢?
解决的就是消费者需要专业领域更加高素质的硬件体验,同时又不牺牲手机本身的精致和便携。
智能手机在今天,其实已经不能说是一台手机了,其更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移动智能终端。
对于智能终端来说,其主要有四大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通讯和数据呈现。
相机、麦克风和各种传感器等属于信息采集模块,SOC、 RAM和rom等属于数据处理模块,屏幕、音响等属于信息呈现模块,而wifi、网络通讯等属于数据通讯模块。
当手机开始具有这些功能的时候,它受到了足够的关注度和追捧。一时间,手机成了人们手中的万能数码王。而很多曾经的数据采集和呈现终端就在智能手机普及的浪潮中,尘归尘,土归土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片机和MP3了。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人们认知的提升,人们不再只满足于有或者没有,人们开始追求质量了。
手机,因为体积便携的同时集成大量的功能,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同样因为体积,手机很难在专业领域做到极致。比如相机、比如音质。
大家都知道手机导航基本干掉了车载GPS,但在专业领域,其测试精度还远不能和专业的GPS相提并论,而这其中最大的制约便是体积了。
相机领域也是,手机摄影能够干掉卡片机,却干不掉大底相机,原因就在这。
一方面,为了便携和美观,手机越要更加轻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专业级别数据采集和呈现的需要,手机又需要足够的体积去容纳功能。怎么办?
模块化似乎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案,联想,想要做的就是这个。
| 谈谈模块化手机Moto Z的模块——以哈苏摄影模块为例?
这款手机主打了模块化的设计,随机发布了五款可更换模块,哈苏摄影模块、JBL扬声器模块、投影模块、电池模块、背壳模块。
在这五个模块里面,真正值得关注的只有三个,哈苏摄影模块、JBL扬声器模块和投影模块。
图4 魔影模块
在这三个模块里面,如果真的会有一个模块会成功,应该就是这个哈苏出品的影像模块了。
前段时间,华为拉上徕卡做出来的P9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一时间,P9成了国产手机摄影的标杆。
但实际上,论在相机领域的地位,哈苏并不逊色徕卡,无论是底蕴还是现状。底蕴是一样的深厚,现状是类似的凄凉。
我们不去扯太多无关的,单就这个相机模块谈谈Moto Z的创新之处以及未来需要走的路。
作为手机爱好者,这个模块是划时代意义的,但是作为摄影爱好者,这玩意提不起哪怕一丁点的欲望,为什么?
图5 哈苏摄影模块
我们来看看摄影模块的基本参数:1200w 1/2.3英寸cmos,等效25-250mm f3.5-6.5镜头,ISO 最高3200。
大家在看到10倍光学变焦的时候,会惊叹,wow,这么牛!但实际上,在相机领域,40倍,50倍的光学变焦也就几千块钱,画质上不去,有什么用?
这是什么配置?这就是被手机摄影干掉的卡片机的基本配置。索尼在2012年的时候推出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相机黑卡 rx100,1英寸cmos,镜头规格是等效28-120 f1.8-4.9。
正是这款相机开启了大底卡片机的时代。但这款相机的第三代也就是RX100 3,镜头规格由等效28-120mm f1.8-4.9升级到了等效24-70 f1.8-2.8。焦距变短,光圈变大,这才是升级。
图6 索尼RX100
也就是说,Moto 如果真的想做出这么一台专业的配件,为什么要做1/2.3 cmos,为什么要做10倍光学变焦?
如果这次的相机模块是1英寸cmos,24-70 f1.8-2.8,或许才会真的让人惊叹黑科技吧,参考索尼黑卡,其体积还是可以控制在一个能够接受的范围的。
当然了,相对于这些,也许对于普通消费者,10倍光学变焦更具有吸引力。但你既然主打模块化,既然你把触角伸到了专业领域,怎么也得做出点真料吧?而不只是拉个大旗做广告。真论卡片机造诣,日系厂商比哈苏强多了。不过以哈苏跟索尼的关系,这相机到底出自谁的手,还真不好说。
| 写在最后
当年谷歌提出模块化手机概念的时候,大家以为这会是手机行业的一次巨大创新,无论是否成功,必将引领潮流,现在谷歌偃旗息鼓了,但这股吹起来的风,是不会熄灭的。
今年的LG G5就是第一个例子,LG G5的问题依然在于思想的禁锢,太过于执着手机本身的形态。在手机形态本身的制约下,该如何去解决性能和体积这一对孪生的矛盾体呢?
总的来说,Moto Z所代表的创新意义要比实际使用价值大得多。但对于其产品,依然是噱头有余,诚意不足。
那么,这股由谷歌提出、由LG和Moto吹起的手机模块化之风,会一如当年Moto做出的指纹,HTC做出的双摄那般,慢慢成为潮流,还是说只是昙花一现的噱头,很快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呢?
这个问题,我们就交给手机厂商未来的行动回答吧。
雷锋网注:本文作者张小凡,微信公众号小凡聊手机。本文由作者首发雷锋网,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保留出处和作者,不得删减内容。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