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一场始于《台州宣言》的技术整合,让极氪挤进了智驾的牌桌。
3月18日晚,极氪在杭州举行极氪千里浩瀚智驾发布会,正式发布自研智驾解决方案“千里浩瀚”,从已公开的信息来看,极氪将会采用吉利集团“千里浩瀚”智驾中的H7和H9两套解决方案,分别对应极氪车位到车位智驾方案、L3级智能驾驶技术架构。
其中,极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将在4月开启推送,而支持L3智能驾驶方案的极氪9X光辉,则会首发搭载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并在4月上海车展首发亮相。
“整个吉利控股集团的智驾是一盘棋,我们现在也将“千里科技”和“浩瀚智驾”全面进行整合。应该说“千里科技”和“浩瀚智驾”各有各的优势,“千里科技”在算力储备、大模型的能力方面非常优秀,在整个行业,智能算法方面应该说还是做的比较好的,通过合并把双方的优势都可以很好的整合在一起。”极氪集团CEO安聪慧在发布会后说到。
据极氪介绍,极氪的“满血版”车位到车位功能已经完成了多场景的打通,包括私家车位地库抬杆、城市道路、U型掉头、环岛、朝夕车道等场景。而满血版的含义,则是指极氪已经实现:第一次就能去、全国都能去、有位就能停和不多走一步路的能力。
关于这一点,极氪也表示未来会更新AI终点领航功能,能够感知目的地停车场中更精细的地点,比如充电站、洗车店、电梯厅等,通过智能驾驶把乘员送到具体目的地前,再通过漫游功能自动寻找车位,细化“不多走一步路”的功能。
“千里浩瀚,万里长征。今天极氪千里浩瀚智驾车位到车位的发布,实际上只是一个起步,未来还会接受很多的挑战和用户的期待,我们会不断的快速的进化和发展。”
从功能实现来看,极氪“满血版”车位到车位能力足以使得极氪跻身国内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而这场发布会的亮点还不止于此。
在极氪的智驾路线规划中,H9级别的智驾方案,是未来L3智能驾驶的开端,而为了迎接L3智能驾驶的到来,极氪早早就进行了布局,准备了首款搭载H9智驾方案的极氪9X光辉,并会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亮相。
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是基于ZEEA3.0数字架构开发而成,感知硬件方面多达五颗激光雷达,包括一颗长距激光雷达,四颗补盲激光雷达,并实现了从中央计算大脑,到线控转向、数字化底盘,全链路的安全双备份。
在硬件底层,千里浩瀚H9智驾方案搭载了两颗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基础升级到了1400Tops,并且自研了可支持双Thor芯片的芯片域控制器,除了是业内第一个实现双Thor芯片的算力集成,还实现了两块芯片之间零延时的通信效率。
凭借着高集成度的模块化设计和接口的标准化设计,这块芯片域控制器支持卫星通讯技术,满足业界最严苛的电磁兼容标准,确保L3级智能驾驶的安全冗余,实现多种感知方案的迭代与兼容。
从“千里浩瀚”目前能够实现的能力来看,极氪的H7智驾方案至少要配备两颗Orin-X芯片以及一颗激光雷达,这代表着未来在极氪的车型中以上配置将会成为标配,而这也意味着,此前发布的部分007、老款001和009车型,都将无法升级“千里浩瀚”智驾。
在“一年磨三剑”的历史下,极氪对于迭代一词显得极为敏感。按安聪慧的说法,“千里浩瀚”将成为极氪智驾的分水岭,由于采用全栈自研,未来已升级千里浩瀚架构的极氪车型均可进行智驾方案OTA升级。
尽管L3从开发到商用还有一段距离,但L2和L3并行开发的极氪,并没有在“现在”还是“未来”的选择中犹豫。
“L3级智能驾驶技术不光简单的考虑智驾系统,对于整车的机械架构、电子电气架构、座舱、动力、底盘、车身等等的挑战,是系统性的,要充分的考虑到安全、备份、冗余、可靠、耐久,这个是系统性的工程。”安聪慧说到。
效率是极氪大胆前进的核心。从以往来看,吉利与极氪虽同属一个集团,但在产品和策略上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至少在极氪的体系下,原有的组织架构并没有对效率有明显提升,反而不断出现“重复造轮子”的尴尬情况。
这一问题并非极氪,而是吉利集团的通病,比如:吉利集团在智能座舱方面有LYNK OS N、FlymeAuto、几何OS、银河OS、ZEEKR OS、路特斯等。而在智能驾驶有黑芝麻、亿伽通、Mobileye、ZEEKR浩瀚智驾、路特斯Momenta等等,甚至同一品牌旗下车型还有不同智能化方案。
“重复造轮子”的结果是资源的大量浪费,以及难以提升的效率,也正因如此,《台州宣言》应运而生。
在《台州宣言》后,吉利将感知、定位、决策等底层算法统一开发,形成“智驾技术底座”,确保基础功能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而这也让极氪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从“追赶友商”到行“第一梯队”的跨越,快速挤进牌桌。
而在座舱领域,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也透露:“座舱的融合工作正在进行中,整个硬件、底层软件、中间件、应用等,吉利的座舱会平台化,不同品牌之间也会有所差异。”
极氪与领克之间产品与定位的重叠一直也是重灾区,此前有领克经销商告诉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去年在卖领克Z10的时候,最大的竞争对手其实就是极氪001。这一问题在极氪被传出要做增程车型的消息后,被进一步放大。
今年2月,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分别发布公告,宣布极氪完成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交割完成后,极氪持有领克51%权益,吉利汽车持有49%,领克成为极氪非全资附属公司,极氪科技集团正式成立,由CEO安聪慧统一管理。
自此,极氪和领克的市场有了更精细的划分,极氪主要面对30万以上的纯电/超级电混和豪华车市场,而领克则聚焦于20万左右纯电/EMP混动的高端市场,形成双品牌战略。
即将在3月25日开启预售的领克900,也将支持属于极氪的千里浩瀚H7智驾方案,首发搭载英伟达Thor芯片,并获得“车位到车位”、“G-AES”等能力,减少大量开发资源,实现优质生产力集中化。
回看极氪近三年来的所有决策,极氪的成长轨迹始终伴随着用户信任的撕裂与缝合,极氪副总裁林金文也在社交平台上肯定了这一点:这三年我们走了很多弯路、犯了不少错误、仍存在众多问题,我们会正视面对和解决。
庆幸的是,极氪目前还在牌桌上,而“新能源车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在多家企业同时喊出“全民智驾”的当下,真正的竞争才刚刚开始。(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