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能驾驶 正文
发私信给虞超
发送

0

HUD狂飙上车,本土企业上演防守反击战

本文作者: 虞超 2023-05-25 16:35
导语:本土企业快速上量,但外企依旧占据市场超六成份额

HUD狂飙上车,本土企业上演防守反击战

2020年,HUD在奔驰S Class上“惊艳全场”已是快三年前的故事,HUD也从当初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物件变得越发触手可及。在众多HUD厂家,尤其是国内企业的努力下,HUD产品能够以更为亲民的价格出现,而消费者对智能座舱科技感与体验感需求的与日俱增,和自主品牌车企的快速跟进,让HUD迎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但让人略感意外的是,虽然在各大展会上,国内HUD厂家正扮演着“领唱”的位置,自主品牌也纷纷选择国产供应商的产品,但从一些现有的公开资料来看,在国内市场目前真正的主角似乎还是外企。

 HUD狂飙上车,本土企业上演防守反击战

市场份额方面,电装、大陆和日本精机合计占据了国内市场的六成,其中仅电装一家就接近40%,而国内能够勉强与其掰掰手腕的只有华阳和怡利(台湾),两者虽然分列二三的位置,但两家的市场份额都将将突破15%。假如把限制条件改为“大陆地区”,那么也就只剩下华阳一家了。

专利申请方面,日本企业遥遥领先。数据显示,全球HUD 专利量前20的申请者共计持有5700余件专利,约占HUD专利总数29%。其中,日本精机以超过1000 件专利量排名第一,占比约18%,日本电装占比约 17%,前20名申请者中有11家日本企业,占申请量的 69%。

HUD狂飙上车,本土企业上演防守反击战

相较而言,中国企业仅有华阳和未来黑科技入围,排名分别是第14和第17,只能说“还有提升的空间”。

“探路者”终成“巨擘”

日系企业在HUD领域能获得如今的市场地位,和HUD发展的早期阶段,日系企业扮演的“探路者”角色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HUD产品对于企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有非常高的要求,日本精机、电装某种程度上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的市场地位,更多可以看做是当年“耕耘”后的“收获”罢了。当然,换个角度来看,他们确实也探索了HUD领域的一些可能性。

“日本精机和电装对于整个HUD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前期产品线还不大明确的情况下,(他们)跟一些豪华品牌,尤其像宝马、奔驰等等,在努力打造产品线,并且投入很大。”德赛西威高级副总裁何志亮告诉雷峰网新智驾,日系厂家,尤其以日本精机为代表,他们起步比较早,最强的应该是光学设计跟光学器件的管控能力,“这种管控能力体现在对上游的垂直布局,一些上游的关键器件,他们自己会做一些投入,同时也会把控整个设计。在一些交互不大复杂,产品体积相对较大,价格在中上水平,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发挥的时候,这些优势会相对明显。”

睿维视CEO邓远博博士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新智驾表示,日本精机、电装的市场地位,与其历史的积累紧密相关,“ HUD在早期发展阶段,属于汽车零部件中少有的精密光学设备,渗透率较低,相对来说设计难度高且研发投入大,所以能做的厂家不多。”

除了入局较早,“外企”二字也是这些厂家的保护色,为他们的发展免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国外品牌的HUD供应商,比如电装、精机,它们的优势在于配套时间长,经验丰富,产品质量稳定。由于在汽车行业经营多年,所以拥有比较丰富的车厂资源,可以进入高端品牌的供应链。”智云谷市场部负责人周开文说,外企一般不容易受外部政策影响,出于对供应链安全方面的考虑,国外大的主机厂一般喜欢找外企来配套。

例如,疫情三年,国内众多车企“缺芯少屏”的情况下,外国供应商能够优先拿到实实在在的产品,极大地保障了车企的复工复产和供应链安全。当然,这多少也让很多人产生了思维定势,对外企高看一眼。

奋起直追的国产HUD

不过,国内HUD企业并没有因为外界纷杂的声音而停下脚步:来自行业的数据显示,国内厂商在 2020 年市场份额仅为 10%左右,2021 年迅速提升至30%以上。随着HUD 加速上车,业内人士表示,国内HUD 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达到50%以上。

FUTURUS未来黑科技创始人、CEO徐俊峰认为,2020 年到 2022 年这三年是HUD 在国内增长比较关键的三年,“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国产主机厂有HUD 上车的需求,同时国内供应商、上游企业的技术能力逐渐提升,核心的产品价格、开发费用相比国外HUD供应商有很大优势,这些原因都大大加快了HUD 的上车速度。”

尽管,国内HUD 厂商这两年市场份额有明显增加,徐俊峰冷静地表示,“其实国内企业并没有抢到太多外资企业的订单。丰田的项目还都是用的电装的,宝马基本上还是日本精机、大陆,奔驰也是用日本精机的。那些传统订单并没有被中国人抢到。”

因此,即便国内企业在过去几年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绩,但是也要正视与外资企业的差距。

以HUD领域为例,邓远博博士分析说,在工艺、制造与产品质量方面,日企有一定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经验上来说,日企多年以来积累了一些know-how,涵盖了HUD设计生产的全链条。

第二,从过程上来说“日企有一套系统的品控标准和流程,甚至会自行生产或定制HUD的全部零部件,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来确保品质的把控。”邓博士说。

第三,从结果来说,日企的废品率很低,是行业平均水平的1/3-1/2。

超越日企并非“高不可攀”

不可否认,日本制造业在鼎盛时期确实积累过一定的市场口碑,尤其在汽车领域,确实有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且即便在今天,这种精神也并没有完全被磨灭,为日企的产品力带来了相当大的加成,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HUD企业完全没有机会。

曾经名噪一时的奔驰S Class,之所以其HUD能够有如此惊艳的表现,很大原因在于奔驰的座舱内部是围绕HUD设计的,足足留下了26L空间,为HUD的设计提供了充足的冗余。但如今国内的情况则恰恰相反,HUD企业需要围绕不同车型内部的空间进行产品定制,10L、15L的体积才是常态,产品往往既要体积够小,又要显示效果够好,还得有一定的交互性,而国内厂家就是在这种“既要又要还要”的地狱难度中,反复锤炼自己,也为超越日企提供了机遇。

“到了体积相对小,交互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整套光学系统的设计如何轻量化、小型化,怎么解决复杂结构下的光路规避等等问题,这些就不是日系擅长的了。”何志亮说,“这主要是和日系厂家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他们也有相关技术在研究,但是对外发布的节奏,加上与客户的一系列匹配,导致推出的速度相对比较慢。”

另外,软件一直是日系厂家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仅是HUD厂家,还有系统厂家等等,在软件方面相对薄弱,”何志亮说,“(因为)他们原来的模式是以外包为主,而现在的HUD,尤其以AR-HUD为代表,更注重打通整车的信息链路,以及对车内不同系统的参数、道路信息、算法的相互匹配等等。特别是HMI的设计,背后所蕴含的人机工效理论,这需要系统的人因学分析。还有在结合算法,匹配实车加道路环境的不同场景时,如何呈现更好的效果与调优等,这些恰好是日企的弱势。”

“现在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精机、电装在国内的订单在开始慢慢减少。”邓远博博士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一方面不论是开发费还是产品单价,日企都较高;另一方面,当下汽车行业发展迭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日企的反馈速度慢,配合度不高,较难满足客户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需求。“这几年国内企业慢慢在上量,如果从17、18年看到现在,一定是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比在稳步提升,后续也会越来越高。”

京龙睿信总经理陈晓华也向新智驾分享过一段有趣的经历。他说,曾有日企和他们联合研发HUD核心零部件——LBS光机,整个过程中也展现出了日企一贯的严谨态度,甚至邀请他赴日考察,但最终成本远远高出预期,项目无疾而终。

本土企业如何全面赶超?

平心而论,对日企的赶超,其实在某些程度上,本土企业已经做到了,比如说在成本控制上,在配合度上,中国供应商的能力可以说无出其右。但如果仅仅是价格便宜,服务态度好,或许并不能成为整个国产HUD行业的优势,反而容易变成别人攻击国内供应商“价格低廉”的话柄。

那么,本土企业的机遇在哪里呢?

很显然,国内企业对于HUD 给予了非常高的重视程度。未来黑科技和华为纷纷提出了“舱内第一屏”的概念,并以第一屏的标准为HUD 设计更完善的功能定义、更优秀的产品体验。未来黑科技CEO 徐俊峰表示,“主机厂要通过座舱域展示更多智能化的功能,并实现与用户的交互, HUD 将会是唯一的安全屏幕,确保驾驶员的视野不离开路面,人的视觉始终是保持在正前方,这为HUD 作为舱内第一屏提供了依据。”

在W-HUD领域,日企地位不易撼动,而技术、行业的成熟,更多国内创业者将关注点放在了AR-HUD上。“AR-HUD虽然尚处于起步应用阶段,但相比W-HUD图像尺寸更大、功能更丰富、沉浸感更强,发展速度令人瞩目,是HUD的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AR-HUD涉及多个系统,要想实现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的完美融合,不仅需要光学设计,还需要软件设计、算法优化等,厂商要在每个环节都有优秀的技术表现。而软件、算法等领域,又恰恰是日系厂家所不擅长的,本土企业完全能够“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疆程技术的一位负责人表示,“AR-HUD属于定制化产品,并且国外Tier1开发费昂贵,是国内企业实现赶超的新赛道,因此我们坚信HUD的未来是属于AR-HUD的。另外,在产品参数及实现效果上,中国供应商的AR-HUD性能都已经达到全球顶尖水准。”

目前,国内AR-HUD阵营已然颇具规模,有华阳、德赛这样的老牌Tier1厂家,泽景、未来黑科技、锐思华创、疆程技术、睿维视等一众创新型企业,还有智云谷、京龙睿信等老牌HUD厂家,甚至像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也入局了AR-HUD。群雄并起的局面,让国产HUD在实现国产替代,构建自身技术护城河时,有了充足的底气。新智驾频道正在筹备HUD 行业选题,欢迎HUD 业者添加微信进行交流:LeonYu87

不过国外厂家也不会坐以待毙。“目前德赛西威从上海车展观察到一个趋势,马瑞利也好,宝马也好,奔驰也好,都在更坚定地往P-HUD跟AR-HUD的组合去发展,”何志亮说,而国内的自主品牌现在也在主推AR-HUD。“如今整个AR-HUD产品已经走过预热期,接下来国内外车厂都会回归到产品的成本和用户体验场景,做更好的迭代,用户体验、产品体积与价格会成为彼此较量的重要维度

因此,即便超越了日系,本土企业依旧要面对一群新的强敌。邓远博博士说:“中国的HUD企业要想在国际上能有发声权,不能只靠产品便宜,更要凭借过硬的技术和质量。所以本土企业一定要在研发上不断投入,通过原理性创新和工程化创新,用持之以恒的积累,完成出色的“防守与反击”,实现赶超与引领。”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