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自动驾驶要“攀登珠峰,沿途下蛋”。
这句话被多个公司多次强调,意思是要攀登无人车的技术珠峰,而在商业化上应沿途下蛋。
也就是说,技术突破和商业变现对现阶段自动驾驶公司来说同等重要。
6月3日下午,百度集团副总裁、百度IDG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李震宇在媒体沟通会上也发表了上述观点。此外他还透露在过去半年里,Apollo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智能交通三大业务方向上均取得了关键进展。
百度无人车不会分拆,暂无对外融资计划
传闻已久的百度无人车分拆计划,百度又回应了。
早在2017年3月,百度CEO李彦宏便表示,公司或考虑剥离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他表示,当时机成熟,需要引入更多投资者和伙伴时,可能考虑分拆该项业务。
不过后来,任职百度集团总裁的陆奇亲自挂帅新成立的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并将智能驾驶业务提至百度AI战略层面两大业务之一,百度无人车分拆的消息就告一段落。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百度无人车项目Apollo阿波罗智能驾驶计划拆分,同时正在寻求外部投资机构融资,百度曾表示消息不实。
这一次,百度的回应是:百度无人车不会分拆,暂无对外融资计划。
2017年4月19日百度在上海车展上宣布Apollo计划,并开放自动驾驶平台,这是全球范围内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次系统级的开放,百度的想法是打造“自动驾驶领域的安卓”,聚合全球汽车与科技产业力量来加速自动驾驶汽车的落地进程。
如今Apollo历经三年的时间,成绩如何?
李震宇表示, Apollo从诞生第一天开始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推动着自动驾驶的快速落地。Apollo做了7年,未来Apollo将以百度集团作为母体,坚持下去,并进行100%的投入 。
不过,李震宇并没有透露Apollo的具体投资额,但是他也回应道:“投入肯定是很大的,我们会比他们投入的更多。”
车联网涉及的行业足够多,产业规模足够大,涉及交通、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互联网等诸多行业。
从产业规模上看,综合百度、华为、腾讯等在车联网上的布局,可以确定的是,车联网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李震宇也非常看好车联网这个方向,他认为2020年将是车联网的普及之年。
同时,他还提到百度智能车联业务在过去几个月里超额完成智能车联目标。
据百度公布的数据显示,许多汽车品牌搭载Apollo的车联网产品落地售卖,比如福特全系新品、上汽通用旗下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全系车型以及丰田、现代起亚全系等。
李震宇认为,“车联网不再只是车辆的额外卖点,而是车辆的核心模块,不智能的车反倒将成另类。”
这么说是有根据的,因为汽车联网分为内置式和外置式两种。内置式指车辆自带上网功能,外置式指车辆依靠手机或其他设备联网。近两年来,内置式联网功能的新车越来越多,成为新车车联网配置主流,而外置式在不断减少。
简言之,车联网渗透率持续提升,不再是噱头。
自动驾驶被称为未来技术,也是中美高科技竞争的焦点。
都是自动驾驶,但两个国家走的路完全不同,差异之大,就像两个国家的体制。同样,如同百度Apollo向左,Waymo向右,中美自动驾驶大不一样。
到最后,到底是哪个先胜出呢?
李震宇的说法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中美差异性上,“Apollo不一样”。他称,因为开放赋能的平台特色,车路协同的技术路线,以及“攀登珠峰,沿途下蛋”这种渐进式的商业路径,让中国的自动驾驶实力有机会赶超美国。
此外,他还提到2020年开始,中国自动驾驶进入国际领导者时代。以百度Apollo为代表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正在逐步成为国际领导者。虽然美国研发自动驾驶起步较早,但中国赶超的速度很快。
值得注意的是,他还强调做车路协同中国更有优势。
车路协同是中国特色自动驾驶的重要路径。目前BATH和大部分车企纷纷走上了V2X车路协同这条道路,同时在车端和路端安装各种传感器,打造“聪明的车+智慧的路”,让人、车、路、云高度融合,互为补充,促成智慧交通。
车路协同在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延伸,除了独有的体制优势外,更重要的是车企与互联网展开深度绑定,形成跨产业协同机制,集中突破智能汽车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提升智能汽车基础试验条件和综合服务能力,以此加快智能汽车、智能交通的发展步伐。
因此,在新基建的背景下搭上智能交通这班快车显得格外重要。
当然,在车路协同具备优势不代表放弃单车智能。
对自动驾驶而言,单车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车路协同才有用。
李震宇举例道,在高速公路上,如果你是给马车修的其实意义不大,但是给轿车修的意义就很大,就是要达到轿车的水平,才能开到120还是200,所以说单车智能还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交通迎来爆发型增长,这也给百度Apollo带来了新的商业化赛道。在这个赛道下,百度Apollo在今年4月份发布了国内外唯一的全栈式智能交通解决方案“ACE交通引擎”。
除此之外,李震宇透露,在2020年疫情中,百度Apollo与生态合作伙伴一共在17座城市投放了104辆无人车。
总之,作为国内的最大自动驾驶公司,百度在车路协同、智能交通上的量产落地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站在2020年年中这个关键时刻,无论是落地速度、落地规模,还是无人车辆的种类,都展现了国内自动驾驶产业这几年的发展脉络。
雷锋网 雷锋网 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