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2年,自动驾驶行业融资延续了去年的火热。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领域获得融资的企业已超过15家,新老企业的好消息纷至沓来,在新年的开篇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3月底,量产智能驾驶赛道的纵目科技以及所托瑞安分别获得超10亿以及13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
就在昨日,领骏科技也宣布于今年1月完成了数千万元的 PreA+轮融资,实现了12个月获得三笔融资的落地。
除此之外,整个汽车产业链条上还有诸多值得被关注、被记录的创新者。
藉由此,新智驾从自动驾驶算法、芯片、滑板式底盘、充电设施等多个热门话题出发,梳理了15家未来可期的玩家(融资基本在B轮以内),试图穿越浩瀚繁杂信息密林,一窥行业前行的轨迹。
近日,木蚁机器人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辰韬资本领投,老股东蓝驰创投等跟投。
本次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大室内外无人驾驶车产品线研发投入,推动规模化多场景项目落地以及人才体系建设。
木蚁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上海。2019年起木蚁开始进军仓储物流行业,打造无人叉车,同时加大对「集群智能」技术的应用。
据了解,木蚁自主研发的L5级无人驾驶叉车目前已实现批量化落地,客户包括德邦、韵达、安能等头部物流企业。
图:木蚁无人叉车
数据亮眼,量产交付,融资不断,乍看之下木蚁所在的叉车行业已非常成熟。但实际上,无人叉车行业渗透率仍不到1%。
也就是说,虽然木蚁的客户覆盖物流快运领域中70%的头部企业,但这些企业内部对无人叉车的使用率仍然极低。
有调研显示,影响无人叉车渗透率的重点是投入成本与效率的问题。
通常来说,无人叉车的投资回报在一年半左右,而无人叉车的效率是人的60%-70%。而在仓储领域,无人叉车的平均回本周期为2-3年,不仅售价更贵,效率也没这么高,因此推广起来困难重重——这也会是木蚁以及其他同细分赛道玩家现在以及未来需要关注的重要议题。
易成智行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L4级“点对点”无人接驳车、微公交、无人物流车,商业应用场景已涵盖农业、景区、厂区、工厂、医院等。
据了解,易成智行创始人宋朝忠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历任元征科技子公司总经理、研发总监职位。
图:易成智行创始人宋朝忠
易成智行一经成立,也收获了获元征科技的天使轮投资,随后于2019年完成Pre-A轮融资。目前,正在启动A轮融资及IPO前期辅导。
经过此前三年多的研发,公司产品迅速走过前期探索阶段,2021年已实现批量化供货,合同订单近6000万元,现已交付超100台无人接驳车。
有测算显示,客户公司使用易成智行无人车一年即可节省人工工资约7.2万元,同时可以增加无人驾驶车票增收、沉浸式体验、广告及周边等。
据宋朝忠透露,公司目前正在谋求科创板上市,预计时间为2023年。
今年2月份,寅家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库资本、景兴资本、上海登君和。据了解,该轮融资主要用于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产品交付、市场拓展、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基地建设等。
寅家科技成立于2013年,业务主要集中于自动泊车系统、驾驶辅助系统及区域无人驾驶三大板块。而寅家科技CEO陈寅仁在汽车电子行业征战近20年。
图:寅家科技CEO陈寅仁
基于陈寅仁的支持,当下智能驾驶分化出的两条技术路线在寅家科技内部是并存的。
传统辅助驾驶方面,其L1-L2级的智能驾驶系统已实现量产。同时,寅家科技也在推动其他前沿技术的研发与落地,包括车路协同。
在自动驾驶领域,芯片当之无愧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条赛道。
2022年1月,自动驾驶芯片研发企业奕行智能宣布成立,很快,资本便涌来。
2月28日,奕行智能宣布完成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广汽资本与和利资本、临芯投资、翼朴资本、火山石投资等多家知名机构共同参与。
融资完成后,奕行智能将在广州、上海、北京、成都、南京和日本东京设立研发中心。
业内周知,芯片研发必须同时具备车规、大尺寸先进工艺SoC芯片实现、软件工程化三个维度能力的团队才有资格加入。
据奕行智能官微介绍,公司核心团队覆盖了从自动驾驶系统及芯片应用、前后端实现、软件和工具链等决定产品成功的关键领域,平均行业经验超过了15年。其中,奕行智能创始人、CEO刘珲,深耕半导体行业超过20年。
在国内芯片厂商稀少,并且整体水平与国外厂商存在较大差距的背景下,奕行智能能否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现在而言为时过早。
但从其融资速度我们不难看出,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对芯片企业崛起的希冀有多么强烈。
今年2月25日,云骥智行官宣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华登国际、云晖资本、松禾资本、碧桂园创投等投资机构联合参投。
云骥智行2021年11月成立于上海,致力于打造覆盖车、路、云的L4-L5级别自动驾驶通用平台解决方案,为干线物流、城市货运和乘用出行三大应用场景提供跨平台的⼀体化解决方案。
3月30日,前百度副总裁、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的王京傲正式加入云骥智行,出任联合创始人兼CTO。
同时,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张文同时担任壁仞科技董事长兼创始人。
图:云骥智行董事长张文
张文有着哈佛大学法学博士及哥伦比亚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曾在华尔街先后担任高级律师和私募基金总经理,参与总额共176亿美元私募基金收购,特别熟悉高科技、石油、天然气、绿色环保新能源领域的公司并购、合并和上市。
而壁仞科技主要研发可服务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图形渲染、大数据等领域的GPU,自动驾驶亦属于其服务范畴之内。
目前,云骥智行已在中国上海、深圳和美国硅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公司团队70%的人员在汽车领域深耕10年以上,硕博占比为80%。
千挂科技官方微信公众号3月31日显示,近期公司会有新的融资进展释放。
据悉,千挂科技曾于2021年底获得IDG资本、顺丰控股、百度风投、小鹏汽车等投资方1.9亿元的天使轮投资。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由前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智能交通产品研发总经理陶吉、前IDG资本科技和出行领域负责人丁飞、前小马智行Pony.ai卡车团队创始人孙浩文于去年7月共同创立,专注于L4卡车自动驾驶技术和商业化落地。
其中,陶吉在百度工作12年,参与了多个重要自动驾驶项目,例如中国无人驾驶车队在乌镇首次公开试乘、无人车首次亮相春晚等。
图:千挂科技CEO陶吉
陶吉曾在采访中表示,干线物流重卡是这里面(自动驾驶行业)想象空间最大,技术和商业路径最清晰的,值得all in。
他也明确指出,在打磨好L4技术之后,千挂科技会与主机厂进行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卡车车队。
行猩科技成立于2021年8月,由前小马智行副总裁赵睿璇和前Waymo构架部门技术负责人王清洲联合创立。
日前,行猩科技已发布了其前装L4级自动驾驶纯电厢式重卡物流车Apebot I,以及自动驾驶软件系统APANet。而且,Apebot I预计将于2023年2月实现量产。
图:行猩科技纯电卡车 Apebot I
当下,自动驾驶卡车能够获得较快商业化落地,几乎已经成为业内共识。
而对于自动驾驶卡车商业化还没真正跑通的原因,行猩科技内部认为“最大的问题在于,跳过了卡车的电动化,直接去做智能化。这个和乘用车非常不同。”
因此,行猩科技准备走的路子正是先电动化,再自动驾驶。
赵睿璇在今年早前曾表示,目前正在洽谈小批量订单,样车基本已经准备完毕,年底量产。明年小批量量产后,行猩科技会卖车、运营两手抓。
擎天智卡成立于2021年11月,致力于自动驾驶卡车技术研发以及物流运输。
日前,擎天智卡宣布已完成了近千万美元天使轮融资,由五源资本独家投资,融资主要团队规模扩张以及自动驾驶卡车路测工作开展等。
据了解,擎天智卡目前团队规模近20人,两大创始人分别是小马智行卡车业务小马智卡CTO潘震皓和小马智卡美国团队规划控制负责人孙又晗。
此次投资擎天智卡的五源资本也曾是小马智行A轮融资的领投方。
图:擎天智卡创始人潘震皓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千挂科技、行猩科技及擎天智卡均是小马智行内部人员再创业孵化出的企业。
寻序智能成立于2021年5月,专注自动驾驶产品及技术服务。核心产品主要为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品。
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一直是资本焦点之一,目前行业的主要逻辑是通过增加整车成本来降低人力成本。
而寻序智能创始人丁华杰表示,公司会在不增加,或者是稍微增加整车成本的基础上,将一些原先高价格的产品趋向平民化。
图:寻序智能创始人丁华杰
目前市面上的干线物流自动驾驶产品大部分仍处于测试阶段,成本极高且规模化商业落地困难。寻序智能所研发的方向或许能为行业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自从滑板式底盘概念被Rivian带火之后,布局滑板式底盘的公司开始冒头,PIX Moving便是其中之一。
PIX Moving成立于2017年,主攻智能滑板底盘及智能整车制造,工程师团队拥有150 位成员,且在北京、上海、深圳、美国硅谷等地已建立起研发中心。
近日,PIX Moving宣布已完成近亿元的Pre A+轮融资,投资方暂未披露。但最新一轮融资将进一步扩大智能滑板底盘制造规模,以批量交付客户,同时推动基于滑板底盘的Robobus、智能环卫整车以及商用车量产。
图:PIX Moving产品概念图
PIX Moving创始人喻川曾表示,PIX Moving也不单纯只提供滑板底盘,还可以基于滑板底盘打造整车产品。
在整车方面,PIX Moving现已推出了无人驾驶小巴Robobus,无人驾驶环卫车CityBot将在今年三季度左右推出,商用车预计在第四季度推出。
其中,Robobus预计在2022年第三季度正式量产。
今年2月份,A股上市公司阿尔特宣称公司拟与董事长宣奇武等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壁虎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重点将在于打造滑板底盘技术和产品。
公开信息显示,壁虎新能源法定代表人为刘江峰,其曾担任华为高级副总裁、荣耀手机总裁等多项要职,后又创办多点Dmall、黑鲨科技、优点科技。
图:壁虎新能源股权穿透图
壁虎新能源的优势在于背靠国内首家上市的独立汽车设计公司阿尔特,目前市面上很多热门车型阿尔特都参与设计,阿尔特的加盟能为壁虎新能源带来优质且稳定的客户。
目前,业界对壁虎新能源关注虽不多,但其背靠阿尔特,再加上创始人经验丰富颇具话题性,也许很快就会成为市场焦点之一。
云洁科技成立于2021年7月,专注于户外扫地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已推出两款户外清扫机产品。
目前,云洁科技已经在深圳的一些市政公园、人行道等多个场景落地。
图:云洁科技机器人产品
资料显示,户外扫地机器人在商业化落地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在于成本。
以云洁的扫地机器人为例,其价格在20万左右,使用寿命预期5-8年。
而一台清扫机如果成功落地,大概相当于2-4个环卫工人的效率。
若是雇3个一线城市的环卫工人,综合各方面其一年的成本大概在21万左右。
也就是说,对于客户公司而言大概需要一年可以收回成本。
云洁科技当下的盈利模式是以租赁为主,销售为辅。据官方透露的数据,目前公司产品的成本回收期限也是在一年左右。
云洁科技曾表示,2022年公司计划量产台数在300-400台左右。除了深圳,未来也会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拓展。
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让汽车不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更带有娱乐,办公等属性。
在此趋势之下,黑洛科技应运而生。
黑洛科技成立于2021年11月,将汽车后市场中两个重要细分领域——“汽车配件”和“汽车改装”进行整合,打造适合新能源汽车消费的“车内+车外”产品。
据了解,黑洛科技旗下品牌“光环效应”已于去年12月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天图资本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本年度的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及团队搭建等方面。
天图资本向来以投资消费领域而闻名,黑洛科技严格意义上说也属于消费科技公司,在其产品上面就能很好体现这一点。
其在售的「HaloDisc」轮毂盖,主体盘一套1299元,在想更换外观的时候,只需要再买一套200元的贴纸便能实现。
图:黑洛科技官方概念图
此外,公司还通过与 IP 联名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选择。
黑洛科技创始人张帅甚至用“换手机壳”为类比,他认为,普通的汽车用户才是黑洛科技的目标用户,低成本和便捷操作也会成为汽车轻改装的未来。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逐渐迈向更高层级,车内车外“软装”行业也迎来巨大机遇,新能源车后市场风口渐成。
易能时代
今年年初,易能时代完成了2.5亿元的B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正东投资集团领投,原有老股东追投增持。
易能时代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车联网与能源互联网领域,旗下“易加油”产品,致力于解决车主与商户的体验痛点与效率问题。
3月13日,易能时代发布全新产品——“启明”充电桩模块。据称该产品电量转化效率能达到99%,目前市面大部分产品的转化效率则为94%。
图:易能时代创始人苏昕
据易能时代团队介绍,该产品2-3年以内省出来的钱即可赚回超充桩的硬件投入。
要知道,作为充电桩技术核心,充电模块的突破需要考虑电损损耗大、维护成本高等诸多问题。
近日,洛微科技再次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安芯投资领投,哇牛资本、诺延资本、海松资本跟投,轻舟资本、华盖资本、布谷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加码追投。
图:洛微科技产品图
这家公司成立于2018年,致力于通过新兴的硅光子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光电芯片,为市场提供纯固态芯片级激光雷达硬件、芯片以及人工智能感知算法。
据了解,洛微科技已自主研发了纯固态大视场补盲激光雷达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长距激光雷达F系列(Foresight Series)产品。
其中,D系列于2021年3月发布,目前已达成商业合作,并已实现产品量产。F系列预计将于2022年上半年发布。
新能源汽车以及自动驾驶行业正在迎来全新发展阶段,每一家企业均是头角峥嵘,信心满满。
未来,行业的大浪千淘万漉之后,究竟哪些企业会终显“英雄本色”,仍需时间给我们答案。
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