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骑记创始人兼CEO 黄尉祥
到达“骑记”北京办公室时,黄尉祥和何响明正与投资人召开视频会议,筹划不久将进行的“小白单车”发布会。办公室一侧的题板上,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筹备事项,眼前这些都是这家公司的“机密”。
如果你现在走进小米之家,一定能邂逅那辆售价2999元的米家电助力折叠自行车。这款产品便出自黄尉祥创办的“骑记”,主设计师为何响明,此前他们还推出了公路自行车R1。这家总部位于厦门的骑行公司在2014年9月成为小米生态链企业。
现在,何响明又多了一个头衔——“小白单车CEO”。事实上,小白单车是“骑记”内部孵化的“共享单车”企业,还拿到了小米的投资。
小白单车CEO 和何响明
与骑记类似,自行车硬件公司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已成趋势。很多人疑惑,是不是因为自行车不好卖才转而进入当下火热的“共享单车”行业?
黄尉祥否认了这个逻辑,他告诉雷锋网,之前发布的两款产品正按照预期持续出货,同时“拿到了一定数量的海外订单”。特别是电助力折叠车,“已经拿下了类似电助力产品的单款全国甚至全球出货量第一”,但他未透露具体销售额。
目前,黄尉祥正为即将到来的3-4月份自行车销售旺季备货,“备货金额可能在千万美金以上。”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入局“共享单车”?何响明的回答或许更有说服力——“骑记”从R1面世到米家助力车的转变完成之后,有一个逻辑存在:如果是纯粹的消费市场,用户群体是有限的。怎么样把原来不消费自行车的群体拉到这个领域里面,再造一个新的蛋糕?“当时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共享单车。”
这也是“小白单车”最早的出发点。
黄尉祥告诉雷锋网,“骑记”在2015年8月就有“共享单车”的规划,“我们已经感觉到这个趋势。”后来,新加坡和欧洲的一些政府也找到他们,想在自行车与物联网结合方面进行探讨与合作。
2016年初,黄尉祥把这个议题拿到小米生态链内部和小米生态链负责人刘德进行讨论。当时,黄尉祥觉得做共享单车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自行车产品、物联网属性以及如何利用政府、社会、市场的能力。所以,他们的思路是先把自行车产品做好。
所以整个2016年,何响明和他的设计团队都在打磨小白单车:设计、定位、体验感以及量产的考量,“没有把太多时间花在怎么样吸引眼球、蹭共享单车的热点上。”
小白单车“Baicycle”
小白单车的主梁采用一体化主梁设计,整体强度(负重、寿命)据称是普通自行车的两倍。
这款自行车的设计也满足“智能制造”的要求,以往最难的是焊接的部分,目前小白单车可以实现智能焊接——因为每一个焊接口都是标准的,备料可以进行CNC自动化加工,不像传统的还要冲、铣。
整车各个部分的设计同步开启,其中,智能锁设计出来后一直在进行稳定性测试,算法方面是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进行合作。但何响明也承认,“摩拜单车智能锁是目前最成熟的。”此外,小白单车采用皮带传动,一套造价400元,传动效率是传统自行车的2倍。
目前,整车17公斤,造价在2000元左右。黄尉祥补充称,“因为智能制造,成本下降的空间也很大。”
值得一提的是,小白单车在设计时也预留出做电助力单车的空间,比如一体化的空心主梁可以内嵌电池,半年内量产车就可以出来。
黄尉祥还信心满满地表示,“供应链已经全部都准备好了。”目前,南方的深圳,中部的浙江、江苏,北方的天津,西部的成都等地的代工资源都被他收入麾下。2017年上半年,小白单车的产能要达到10万台/月。
因为有了小米的这套体系,可以使用手机行业的制造水平来进行自行车的生产。未来,富士康这样的公司为小白单车供给零部件也并不稀奇。
2017年初,小白单车在广州和厦门亮相。官方宣称的“颜值最高、体验最好”的说法还有待用户的验证。
事实上,按照当时小米的物联网技术及骑记的硬件能力,可以很快改造一辆单车做共享生意,但最终成为了“后来者”。黄尉祥表示小白单车有自己的节奏,“无论是资本诉求,还是自身战略,这些东西都需要每一个创业公司想明白。”
小白单车渴望“想明白”的事情,其实核心还是如何与政府进行合作,同时兼顾市场化的运营。
黄尉祥认为,接下来,每个城市政府会限制共享单车的投放量,“通过评分、考核等机制来约定各家的份额”。现在这样“广撒网”的野蛮生长已经给城市带来了困扰,深圳和成都还为此发布了互联网自行车管理意见稿。
而小白单车显然对此早有准备,2016年6月小白单车正式成立公司后,8月份便开始与城市政府的沟通。
目前,小白单车和政府的谈判建立在对等的机制上,“希望(小白单车)成为各地政府公共自行车资源的补充”,黄尉祥说。而这也是小白单车区别于其他共享单车的特点。
他们马上会和厦门政府做一些类似的合作站点、停放区域,同时致力于将市民卡与共享单车打通,让原来无法享受手机红利的群体(老年人)也能使用无桩共享单车。为此,小白单车还在前期设计时给政府预留了很多接口,“这要看城市政府的开放程度,只要他们愿意,小白单车都可以做。”而这也方便了二者间的用户数据共享。
据介绍,这部分人占租用自行车出行总人群的30%。
小白单车甚至可以与政府成立合资公司(可能是政府出资购买一部分小白单车),政府方面有充足的经费来做这件事,关键是要做好。据黄尉祥了解,杭州政府每年投入到公共自行车的运营费用在数千万人民币,这是个不小的数目。
显而易见的是,小白单车将在与政府的合作中拿到资源优势、政策支持,以减少运营成本。
此外,“骑记App”背后100万用户,1.5亿骑行里程,240个城市服务站点,都将为共享单车运营带来可分析的基础数据和本地运营能力,也是城市政府所看重的。
目前,小白单车已与8个城市政府谈好了30万辆车的投放量,未来会继续开拓其他城市,黄尉祥说,“今年的目标是做到30个城市。”
当然,与政府合作只是小白单车战略的一部分,针对庞大的手机支付群体,黄尉祥不会忽视2亿小米粉丝背后的价值,因为依托着小米生态链,共享单车的运营有很大想象空间。他告诉雷锋网,目前,全国范围内有条件运行共享单车的城市在150座的规模,目前摩拜、ofo各自进入的城市还在10余座,盘子依旧很大,再加上与政府进行合作,“有机会做到与前两者(摩拜、ofo)同一水平线。”
对于盈利,黄尉祥选择避而不谈,因为每一家共享单车企业拥有的资源以及盈利途径都是动态的,目前,他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重要的是围绕现状做好每一步。当然,小白单车内部也计算了包含维护成本在内的经济模型,体现出来一些机会,但现在还不便透露。
拿到小米投资的小白单车,黄尉祥告诉雷锋网,先期将通过地推和宣传来获取用户,到了一定体量之后,会引入小米生态链的资源,同时与政府、企业进行跨界合作,制定营销和推广方案……但这些依然属于“机密”。
市场很大,容下为数不多的几家共享单车企业是没问题的。不过,黄尉祥也承认,“最终会出现合并,包括资本运作等各种形式。”一切皆有可能。
而小白单车现在要做的,正如刘德对黄尉祥说的:“放手去干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