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能驾驶 正文
发私信给卢洁萍
发送

0

进军高端市场,抢滩供应链国产化红利,芯驰科技发布车规级MCU

本文作者: 卢洁萍 2022-04-12 22:06
导语:芯驰科技还将在下半年推出自动驾驶处理器。

“芯片以及操作系统都是我们的短板弱项,‘缺芯少魂’,车规级的更是如此。”在3月底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曾如此表示。

芯片的国产替代已然成为当前科技行业的重要议题之一,再加上持续多时的车规级MCU缺货、涨价潮,车企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可替代的国产MCU上。

如今,国产车规级高端MCU赛道又迎来一新选手入场。4月12日,芯驰科技发布车规级MCU E3“控之芯”系列产品,并计划在今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

据悉,芯驰科技的E3系列MCU产品可全面应用于线控底盘、制动控制、BMS、ADAS/自动驾驶运动控制、液晶仪表、HUD、流媒体视觉系统CMS等领域。

在工艺方面,该系列产品采用台积电22纳米车规级工艺,基于ARM Cortex-R5F打造,具有6个CPU内核,其中4个内核可配置成双核锁步或独立运行,其CPU主频达800MHz,而目前车上大规模采用MCU主频多为100MHz。

“一个800MHz的CPU内核,如果用来做BMS,可以同时精准地监控40-60个电芯的状态;如果用来做电机控制,可以同时做4个电机的高精度的闭环控制,而如果用来做网关路由,可以同时支持24个CAN FD、16个LIN和2个千兆以太网之间的数据实时交换。”

对此芯驰科技称,这填补了国内高端高安全级别车规MCU市场的空白

所谓MCU,指的是一类轻量化的计算芯片,它将微处理器的频率和规格适当缩减,并将内存、闪存、串口等集成到单一芯片上,从而在单芯片上实现基础的计算机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控中。

而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车规级MCU正迎来价量齐升机遇。

在市场规模方面,根据 IC Insights 数据,2021 年全球 MCU 市场规模同比攀升23%至196 亿美元,未来 5 年 CAGR 预计为 6.7%;其中车载MCU 销售额约占总销量的40%,未来五年 CAGR 预计为 7.7%。

从市场结构来看,全球车载MCU的市场份额大头由意法半导体、恩智浦、微芯、英飞凌等海外厂商瓜分,国内厂商则还在追赶阶段。

至于销售价格,由于供应紧张情况, IC Insights预测,未来五年,整体MUC市场的ASP(平均出货价格)仍会呈现上涨趋势。

进军高端市场,抢滩供应链国产化红利,芯驰科技发布车规级MCU

图片来源:IC Insight

不过当下不少车企的供应链正逐步向国产芯片企业转移。在此境况下,近年来不少本土芯片设计厂商都有在进行车载芯片产品的开发、验证和准入,越来越多企业诸如兆易创新、芯海科技、杰发科技等都已获得车规级的产品认证。

不过在这方面,芯驰科技算是走在前列。

比如这次芯驰科技发布的车规级MCU E3系列产品,最大的亮点就是同时满足了AEC-Q100 Grade 1和ISO 26262 ASIL D车规级标准,这在全球范围内,能做到的车规级MCU都屈指可数

首先,车规可靠性标准AEC-Q100 Grade 1级别要求芯片可用于环境温度在-40°C到125°C的大部分车载应用环境。而根据介绍,芯驰科技的E3系列MCU就能够在高达150°C的节温条件下,长时间地稳定工作。

ASIL则是ISO 26262标准针对道路车辆的功能安全性定义的风险分类系统,ASIL D 是要求最严格的等级。

芯驰科技CEO及联合创始人仇雨菁表示:"我们从成立的第一时间,就完成ISO26262 ASIL D级功能安全等级的车规流程认证。随后,我们获得了AEC-Q100可靠性认证、ISO26262功能安全产品认证以及国密认证,成为国内首个'四证合一'的车规芯片企业。"

要想使产品更快地推向市场,企业还需提供完整的生态。为此,在AUTOSAR基础软件上,芯驰科技透露,他们已经和Vector、EB、普华、ETAS、东软睿驰、恒润等国内外主流的AUTOSAR厂商完成了适配。

除此之外,芯驰科技还在开发套件、设计方案等完整工具链方面提供了支持,比如在开发环境上,芯驰科技可以支持IAR、Greenhills和GCC编译器等。

“在尚未正式面世时,就有近20个客户基于E3提前设计产品。目前E3的全系列产品都已经向客户开放样品和开发板申请。”芯驰科技首席架构师孙鸣乐在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智能汽车仍多采用分布式结构,但随着未来L3级功能的上车,越来越多的汽车将采取集中式架构及应用域控制器,这会导致智能汽车对ECU的需求将显著减少。

中信证券认为,当行业进入高等级自动驾驶发展阶段,部分MCU的功能将会被弱化,仅保留执行功能,运算统一由集中式域控制器负责。

而此前,芯驰科技已经陆续推出过自动驾驶芯片、智能座舱芯片、中央网关芯片,接下来,孙鸣乐表示,芯驰科技将在下半年推出单片算力为200TOPS的自动驾驶处理器

在这方面,芯驰科技将迎来相当激烈的市场竞争,毕竟此前英伟达已经正式量产了算力达200TOPS的Orin,Mobileye 也有算力为176 TOPS 的 EyeQ Ultra,另外国内还有地平线、黑芝麻等也纷纷发布了大算力芯片。

同时在国产车载高端MCU赛道,也已站着不少蓄势待发的选手,比如纳思达旗下公司极海半导体的32位工业级通用MCU芯片已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BMS核心供应链,兆易创新的车规级32位MCU计划在今年年中量产,比亚迪半导体也早早就发布了32位车规级MCU产品。

不过在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看来,芯驰科技最大的优势,除了其拥有的完整的、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还在于芯驰科技有着完整的、可量产汽车芯片产品线。

“国内市场其实非常缺少汽车高性能处理器的企业,以及相对应的本地化的服务,芯驰的出现正好非常完美地满足了市场需求的空白。”张颖在发布会上如此表示。

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vx: lujiepinga,欢迎多多交流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