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能驾驶 正文
发私信给思佳
发送

0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本文作者: 思佳 2017-05-18 16:41
导语:随着AR技术与HUD的整合,以及车载HUD产品逐渐向前装层面的集成,车载HUD产业正逐渐焕发活力。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目前主机厂对于HUD,特别是AR HUD非常看好,尤其在智能驾驶的背景下与ADAS应用整合,这一块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说这话的是衍视科技CEO石景华。大约一年前,衍视科技正式以公司形式创立,成立数月便拿到星河互联500万种子轮融资,如今,石景华告诉雷锋网新智驾,公司已与三家车厂签订了AR HUD的合作研发协议,届时产品将通过前装的形式与量产汽车进行整合。

石景华是汽车产业的老将,在创立衍视科技前,曾供职于海外车企和大型Tier 1厂商,前前后后20年的汽车从业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从错综的汽车产业链中选择了AR HUD和汽车全息投影的技术应用作为创业方向。

在谈及这些想法的时候,石景华对这个市场显得信心十足,但这种热情并非凭空而来。

2017年CES展上,以大陆、伟世通、松下车载为首的汽车供应商高调展出了在AR HUD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布局,从那时起,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车载HUD产业将逐渐告别低市场份额时代 ,成为未来车载领域新的增长点。

这个观点,随着阿里今年3月宣布1800万美元注资AR HUD初创公司WayRay,而得到进一步发酵。如今,阿里已官方确认,将在明年(2018年)与上汽的合作量产车型中搭载AR HUD系统,这一举动,使得国内量产车大规模集成AR HUD的时代近在眼前,又一次给这个市场带来积极的信号。

车载HUD产业两大阵营

HUD(Head Up Display,平视显示器)是从战斗机场景应用逐渐过渡到车载的一项光学投影技术,目前运用在HUD的主要技术包括LCD投影(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DLP投影(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数字光处理)、激光扫描投影、LCOS投影(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硅基液晶技术)等

几年前,由于技术、成本等因素限制,车载HUD产品在视场角、分辨率等指标上表现差强人意,不具备广泛应用的前提,逐渐沦为“鸡肋”产品。近来,随着AR技术与HUD的整合,以及车载HUD产品逐渐向前装层面的集成,车载HUD产业逐渐焕发活力。据权威机构IHS的预测数据,截至2020年,车载HUD市场出货量将达910万台,达到爆发点。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就目前而言,车载HUD产业的主流产品分为两大阵营,即CHUD (Combiner HUD,组合型HUD)和WHUD(Windshield HUD,挡风玻璃HUD)

CHUD多为翻盖式的后装显示设备,将投影显示在位于仪表上方的一块玻璃上。这种产品多为后装,代表企业如国外的Navdy,国内的car+、carobot(车萝卜)、炽云等,据悉,炽云目前也有前装方向的业务布局。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炽云车载CHUD产品图

WHUD直接将汽车前挡风玻璃作为显示屏,更有助于驾驶员的视线统一,随着AR技术的集成,WHUD还面临着投射距离的技术升级问题。此外,WHUD需要针对不同车型挡风玻璃的尺寸、曲率等因素单独开发HUD产品,这也造成了成本以及量产难度的升高。这种产品更倾向于通过前装与汽车整合。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WHUD效果图

“不做2C”

“我们很清楚一点,我们不做2C。”石景华几乎是毫不犹疑地告诉雷锋网新智驾。

这个市场正逐渐热闹起来,但即便如此,车载HUD行业的创业者们过得并不容易,早在几年前,一些车载HUD产品进入市场并掀起一股小的热潮,而如今,几家当时响亮的名号已经销声匿迹了。事实上,直到现在,一些车载HUD产品仍在遭遇“伪需求”的困局。

“噱头大于痛点”,石景华认为,这是目前车载HUD产品普遍面临的问题。衍视在现阶段不碰后装,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石景华看来,只有在上游与车厂紧密合作,并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切入汽车前装HUD领域,才能解决车载HUD市场的刚需。基于这个产品思路,衍视目前与三家车厂签订了合作研发协议,产品将大约在2019年随量产车型一同发布。

在具体产品性能上,根据衍视方面提供的资料,其产品可以将行车参数、GPS等信息投射在驾驶员前方道路上,并提供车道偏离预警、前车防碰撞、行人预警、超速提醒等ADAS功能。

石景华告诉雷锋网新智驾,其AR HUD产品基于TI(德州仪器)的DLP(数字光处理)技术开发,这种投影方式呈现的图像分辨率高、效果较好,所以目前前装HUD较多采用此种技术。据透露,未来衍视成型的AR HUD产品投射距离将达7.5米。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雷锋网新智驾在样机内拍摄的AR HUD成像效果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衍视科技CEO石景华与公司AR HUD测试设备合影

除AR HUD产品外,衍视的另一条产品线布局看准的是汽车后挡风玻璃,具体而言,是通过全息投影技术将影像投射到汽车后挡风玻璃上,下图展示了衍视技术合伙人在2008年的后投技术成果。

HUD还是鸡肋么?这家公司正通过“前装”最大化AR HUD的商业价值

通过这种方式,衍视科技希望将汽车后挡风玻璃变成内容传输的又一个出口,并基于LBS与本地厂商联合,做个性化的广告投放业务。石景华透露,目前衍视已经与包括一度在内的多家分时租赁企业建立了合作,初期合作模式以广告分成为主。“分时租赁99%是亏损的,要想盘活他们的资源,广告是很大一个优势。”

目前,衍视科技的后投设备主要以半前装形式切入市场,石景华透露,产品将于今年6月正式实现量产。而这块业务也将先于AR HUD,在今年实现商业化落地。

未来:寻找增量价值

去年Model 3发布后,雷锋网新智驾曾猜测Model 3可能用HUD系统取代仪表盘功能。无独有偶,去年11月,大众方面也透露其新款 I.D.电动车型将搭载AR HUD抬头显示系统,并计划于2020年投产。

市场为车载HUD产业开放的空间越来越大,未来,这个领域的成长点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石景华这样认为:“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HUD将与ADAS做整合,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1+1>2的效果。这就是它的增量价值。”石景华同时提到,在成像距离、大小、视场角等指标的技术打磨上,产品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总体而言,车载HUD产品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

  • 显示效果迭代:包括成像距离、视场角、分辨率等影响成像效果的参数升级。

  • 更多ADAS功能的集成:目前,摄像头、激光雷达传感器、Wi-Fi和GPS模块已经逐渐成为AR HUD设备的标配,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对周边环境和行人进行实时监测,而Wi-Fi和GPS确保车辆实现车车互联,并与其他道路基础设施通讯。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发展,与AR HUD的集成将更加紧密。

  • 高度整合,控制成本:目前,AR HUD还需要针对不同车型的挡风玻璃进行定制化设计,这造成了产品成本的提高和量产难题,未来,与汽车更好地适配和量产将成为形成竞争力的关键。

虽然目前的市场体量还十分有限,但HUD却被分析机构评估为未来增长势头最迅猛的汽车显示系统业务,据IHS预测,2022年,汽车HUD业务的增长将达到峰值。带着这种期待,衍视科技的团队驻扎在上海长泰广场的一座孵化器里,他们的热情与那片年轻热闹的街区十分相称。

石景华告诉雷锋网新智驾,目前,衍视只想踏实地把技术做好,不会把故事讲得太远。同时,他们将继续搭建团队,整合与ADAS相关的技术人员。今年年底到明年初,公司将开启下一轮(A轮)融资。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编辑

相信文字的分量。多多交流,微信(859258333)。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