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雷锋网按: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逐渐步入正轨,关于“体验”的讨论正变得越来越多,业界甚至有了关于自动驾驶汽车内饰的常规例会。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自动驾驶汽车的车内体验还是要走极简路线,而且实际体验的控制权还是会被谷歌(并非 Waymo)和苹果掌握在手中,因为它们有 iOS 和 Android。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发现,只要不是司机,旅行者的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手机上,不信你就看看出租车、Uber、公交和地铁。即使是在拥有昂贵娱乐系统的飞机上,大家也不想关掉手机,而且别说车里。大家下了车也离不开手机。所以,无论你多爱 4K 大屏幕,你终究也是个少数派,毕竟很多人家里笔记本和台式机都“吃灰”了。
至于自动驾驶汽车的座椅,也不会和你家里或办公室的有什么大的差别,它们还是舒适取向,甚至会努力向商务舱的座椅靠拢。当然,车内音响和大屏幕也少不了,不过它们肯定是用户手机的“奴隶”。
确实,手机有自己独有的优势。首先,它已经是大家手中的超级终端,你的音乐、视频、游戏等都存在这里。此外,手机的用户界面学习成本很低,谁都能轻松上手。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每 1-2 年就会更换手里的手机,因此它们的设计周期比其他产品都短得多,软件升级相当频繁。别忘了,手机还有无人能及的数量优势,它们提供的价值更没有其他产品可以复制,而且很容易“成瘾”。
如果你实现的是手机能实现的功能,不好意思,你从开始就败了。即使你今天能打败手机,明年新款产品诞生后你还是会落后。
至于许多人设想的 AR 挡风玻璃,恐怕也只是想想罢了。在车上的大多数时间乘客不会在乎自己身处何方,他们下了车才会主动搜索咖啡馆和饭店,这就是现实。此外,在挡风玻璃上投广告也不是什么好点子,毕竟没人想在玩手机时被打断。
未来,昂贵的车载音响可能也会式微,因为更为私密的降噪耳机会成为主流,它提供的体验更加个性化,而且能顺带隔绝恼人的噪音。
眼下,这种方案则不太现实,因为驾驶员开车时可不能戴降噪耳机。更重要的是,降噪耳机成本更低,毕竟几万块钱的选装音响系统可不是谁都能享受的。不过,耳机分享起来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卫生问题。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如果我们乘坐的是自动驾驶观光车,那么乘客必然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车窗外,这时厂商就得花心思营造其他体验了。
其实这样的例外还不少,但极简化的大趋势恐怕难以撼动。
眼下,手机主宰一切的定律在飞机上就不太灵光,因为乘客要打发漫长的飞行时间,而没有网络的手机就成了孤岛(当然,现在许多飞机已经有了 Wi-Fi),因此大家不得不求助于飞机上的空中娱乐系统。
即使这样,许多航空公司还是取消了小型飞机上的空中娱乐系统,只有头等舱用户才能得到一台娱乐平板。随着空中 Wi-Fi 的普及,未来空中娱乐系统这种价格昂贵、重量大且占空间的玩意肯定会被逐步清除出机舱。
空中娱乐系统让人厌恶还有其他原因,比如它们超慢的反应和较低的画质。此外,每次机上广播响起,用户就会被打断,而且你一听就是三种语言。不过,空中娱乐系统也有优势,比如它们屏幕更大(虽然分辨率低),不会消耗手机电量,安装角度合适且能免费收看最新的大片(其实都包含在了机票里了)。
其实空中娱乐系统也不想变得这么讨厌,只是航空公司的验证和批准过程太繁琐且非常昂贵,等它们真正登上飞机时就已经过时,要想升级就得再经历一轮验证。
未来,自动驾驶汽车上的零部件肯定也逃不过类似的验证和批准过程,虽然其严苛程度会低上不少,但拿老古董跟手机竞争,肯定没戏。
很明显,手机属于电子体验,而车内舒适度则属于非电子体验。在座椅舒适度和内饰氛围上,自动驾驶汽车肯定也是一分价钱一分货。
不过,这些元素恐怕再怎么变也超脱不了现在的豪华车型,用户无非能得到一张束缚的躺椅和更多杯架罢了。需要注意的是,内饰上的小心思在出租车上恐怕不容易施展,因为乘客更换太频繁了。
好在,取消了司机后意味着车内的布置能更加灵活,乘客可以选择对向而坐发挥车辆社交属性,也可以独享空间,远离社交。
此外,自动驾驶领域还有个物理问题没解决,那就是晕车,有些人实在是没办法在车上看书或玩手机,他们必须抬起头看屏幕或者分心到其他事物上。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肯定会有特殊玻璃或其他技术来减轻乘客的晕车问题。此外,由于自动驾驶汽车不再需要给司机传递路感,因此车辆悬挂的反馈可以尽量模糊化以提升舒适度。
既然大家上了车会继续沉迷于手机,设计师还大费周章搞那么多复杂的设计干什么?
业内人士找的原因倒是不少。
首先,与飞机类似,自动驾驶汽车的乘客全程也是“卡”在座位里,他们必然会对特殊的体验兴趣十足。不过,这个原因有点站不住脚,因为与飞行不同,乘车出行以短途为主,因此大家玩玩手机就把时间打发了。此外,那么多品牌的出租车服务,用户哪有功夫学车上那些复杂的用户界面啊,但大家对自己的手机可是熟得很。
其次,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也是业内看好的未来之星,但这个理念诞生已经几十年了,却一直没怎么出成绩。
也许这类服务能在观光车上火一把,但在普通的通勤和短途旅行,恐怕没有乘客愿意被打扰,毕竟大家现在连路标都懒得看了。最终,对于此类服务的美好畅想也许只是广告商的一厢情愿罢了,因为谁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哪。
所以这一局还是极简设计胜。
所谓的“乘车体验”指的是用户乘车过程中所做的事,这与车辆的“用户体验”有所不同。现在,“乘车体验”可以极简化,但用户界面不行。
不过,未来界面可能也会极简化,毕竟对出租车和富人来说,他们乘坐的汽车其实已经“自动驾驶化”一个多世纪了。
从历史来看,真正的终极界面还得是富人那一套。你走出办公室,车就在哪里等着,“驾驶员”知道你什么时候要离开。等你上了车,驾驶员就会启动车辆带你回家,你可以客套两句,也可以什么都不说。整个体验过程行云流水,舒服至极。因此,未来语音将成为最高级的命令,大家不用在手机上打字,只需动动嘴就能享受自动驾驶汽车的服务,没有屏幕,甚至连用户界面都不再需要。
当然,极简设计只是大趋势,自动驾驶汽车还是会有一个多元化的未来。到时,你能根据需要叫到 观光车、家庭旅行车和睡眠车等,它们都有特殊元素和体验。至于普通的通勤和旅行车辆,恐怕会“相当简陋”。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雷锋网新智驾(微信:AI-Drive)
雷锋网推荐阅读: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