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说起可以开展自动驾驶路测的城市,大家可能会联想到苏州的相城、上海的嘉定、北京的亦庄等等。但要是把这些地区称为自动驾驶示范区,可能就并不那么准确。
事实上,自动驾驶示范区的名称五花八门,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等等。
虽然名称上各有不同,等级上也有国家级、省级之分,但这些示范区或先导区的落成,其实都代表着一座城市发展智能网联产业的规划和决心。
而像相城、嘉定这些区级行政区,一般而言都是因为其最先承载了这座城市的自动驾驶产业,尤其是技术测试验证的功能,从而成为了先导区或示范区的地标。
通常来说,智能网联领域的先导区、示范区的建设都是以测试场为中心,由点到面,逐步向外拓展至半开放、开放性道路,并逐步放开应用试点区域。
同样地,一辆自动驾驶汽车,要全面推向市场,也要经过实验室、封闭道路、有条件的开放道路测试、开放道路上面向公众的试运营等诸多阶段的测试和验证。
可以说,示范区的建设和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从公众层面上看,普通市民对自动驾驶技术的信心,正是在这种循序渐进、可标准化的测试和验证过程中逐步建立。
从企业层面上看,由政府建设并提供的测试场,既可以通过搭建多样化的模拟环境和道路状况,帮助企业积累道路数据,实现后续的技术更迭,还可以为企业节省一大笔自建测试场地的成本。
总的来说,智能网联示范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为自动驾驶产业营造标准化的测试和应用示范环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对公众道路安全的重视,有助于未来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藉由此,雷锋网《新智驾》梳理出过去几年对中国自动驾驶事业发展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十大示范区,以及这些示范区的所做工作、所持成绩。(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2015年6月,工信部批准同意在上海建设国内首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
按照规划,该示范区的建设主要从封闭测试区与体验区、开放道路测试区、典型城市综合示范区、城际共享交通走廊四个阶段展开。
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嘉定、临港、奉贤和金桥四地联动发展的格局。
2016年6月,建于上海嘉定的第一个封闭测试区正式投入运营。
2018年3月,嘉定区在安亭镇进行了首次开放道路测试。
目前,嘉定区已设有315公里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其中,开放测试道路在去年6月已达到53.6公里,覆盖面积65平方公里,涵盖不同类型与等级的道路,测试场景达到1580个,智能网联汽车的活动范围已延伸至工业区、商业区、交通枢纽、住宅区等各个生活场景。
这些开放测试道路,不仅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还建有V2X车路协同应用系统、全息道路感知系统、安全监管监控平台、路侧智能终端等基础设施。
此外,测试区内还建立了国内首个智能驾驶全息场景库,已积累2000例交通事故深度调查数据,完成二十余类场景提取。
截至2020年上半年,嘉定区域内已经集聚了90余家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企业,包括大陆、舍弗勒、法雷奥等外资企业以及地平线、欧菲光、滴滴等国内企业。
未来,嘉定区还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全域开放,道路总里程将近1300公里,覆盖全区464平方公里。
上海临港智能网联汽车综合测试示范区,则于2019年8月23日正式开园。
该测试示范区一期在当时已建成26.1公里的开放测试道路、3.2平方公里的封闭测试区及数据中心,并实现了区域内4G、5G网络全覆盖,初步构建了车路协同智能交通系统环境。
其中,封闭测试区内还设有国内最长的隧道测试场景,以及国内最长的雨雾测试道路。
通过搭建和组合不同类型的自定义场景,临港示范区可提供33类功能场景以及130项逻辑场景等测试服务,满足自动驾驶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能力测试。
此外,依托其区位优势,临港还可以为智能网联商用车、工程车、乘用车等提供城市、郊区、高速公路和港口码头等真实商业模式下的测试和示范运营条件。
相比嘉定的开放道路测试区注重乘用车测试,临港综合测试区注重商用车测试,于今年1月9日正式开园的奉贤智能驾驶全出行链创新示范区,则是国内唯一拥有全出行链、全风险类别、全测试链条,向全车种开放的多场景示范区,可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提供社区、园区、校区、景区、商区、城区六大典型场景。
目前,整个上海已累计开放测试道路560公里,已向22家企业共152辆车颁发了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企业数量和牌照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未来,洋山港跨东海大桥智能重卡示范运行、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规模化示范应用也将相继启动。
上海市政府还表示,将加快修订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办法,针对企业诉求强烈的高速高架测试、无安全员测试、商业化运营等开展试点工作,并进一步丰富测试和示范场景。
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
京冀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示范区的建成可以追溯到2016年。
2016年1月,工信部、北京市和河北省人民政府三方签署合作协议,确定自2016年至2020年在北京市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全面建成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产业创新示范区。
目前,该示范区在北京已经建有海淀基地、亦庄基地、顺义基地共三个自动驾驶封闭测试场。
海淀基地,于2018年2月9日正式启用,是北京首个自动驾驶车辆封闭测试场,符合T1-T3级自动驾驶车辆研发测试与能力评估的场地要求,可为乘用车和小型商用自动驾驶车辆提供相关服务。
该基地占地面积约200亩,涵盖京津冀地区城市与乡村复杂道路环境,可构建上百种静态与动态典型交通场景,并搭载了网联通信(V2X)设备与系统。
测试场还提供背景车辆、模拟行人等模拟交通流设备,以及公交车站、施工路段等模拟设施。
据称,这也是全国第一个面向自动驾驶车辆研发测试、能力评估而建设的封闭测试场地。
亦庄基地,于2019年7月通过审批,正式对外开放运营封闭测试场。
该测试场是北京市首个T1-T5级别测试场,可供测试车辆在更复杂的交通场景中进行测试评估,进而申请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试验牌照。
目前,亦庄基地已经通过交通运输部自动驾驶封闭场地测试基地认定,可面向全国提供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第三方测试服务,包括车路协同场景、城市 T1-T5 场景、高速场景测试服务。
顺义基地,于2020年11月正式揭牌。该基地总占地18万平方米,总投资4.77亿元,场区附属设施2.8万平方米,测试道路面积11万平方米,测试场包含城镇、高速、乡村等多种模拟场景,同时设有虚拟仿真板块、智慧城市车路协同板块等。
目前,顺义基地已实现5G信号全覆盖,可通过V2X、高精度地图及定位、云控平台等前沿技术为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测试、验证、评价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
随着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自动驾驶测试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以封闭测试场为建设起点的示范区,正逐渐从测试走向应用,道路测试的范围也逐渐从封闭场地,扩大到半开放、开放的道路。
2020年6月30日,北京市发布公告,全面开放海淀中关村科学城北区100平方公里的自动驾驶示范区一期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
自此,海淀将拥有从封闭测试场、科技园场景应用示范区到开放道路测试更加完善的测试环境,推动自动驾驶从技术测试进入商业模式探索阶段。
同时,作为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永久举办地,顺义区还将以封闭测试场地为中心,规划建设20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生态示范区,将北小营镇打造成北京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小镇。
截至2020年底,北京共认定封闭试验场地4个,仿真测试平台1个,可充分满足自动驾驶企业测试与研发需求。同时,在海淀、顺义、经济技术开发区、房山共4个区县开放了200条自动驾驶测试道路,合计699.58公里。
此外,北京还开放了2个自动驾驶测试区域,面积约140平方公里,以及全国首个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地图应用试点区域。
北京已累计为百度、小马智行等14家自动驾驶企业87辆车发放一般性道路测试牌照,测试里程超200万公里。其中,载人测试里程超过102万公里。
依托京冀示范区的良好发展基础,北京还将推进建设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
2019年5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公告,支持无锡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同年9月7日,国家级江苏(无锡)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成为国内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2020年10月29日,由工信部、公安部、江苏省共建的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一期)在江苏无锡正式启用,基本建成封闭的实际道路和模拟测试环境。
封闭场地用地总面积208亩,封闭测试道路单向总长12.09公里,可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功能符合性、性能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等进行第三方权威测试评估。
而在成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前,无锡已于2019年建成国内首个专门用于自动驾驶测试的封闭高速公路环境。
该测试道路全长4.1公里,可开展高速行驶情景下的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识别及响应、跟车行驶、超车、并道行驶、自动紧急制动、人工操作接管、联网通讯等项目的驾驶能力测试。
目前,无锡已完成包含主城区、太湖新城区的280个路口和500余个点段在内的路侧设施数字化升级改造,覆盖面积达220平方公里。二期工程建成后,总覆盖面积将增至550平方公里、600个路口。
无锡现已逐步形成涵盖测试、应用、运营的车联网企业集群,已有80余家车联网企业相继落户,博世、奥迪、高德地图、四维图新等知名企业也正加速在锡布局。
锡山区、滨湖区、新吴区也将相继启动车联网项目,助推应用场景加快升级。
2018年7月17日,国家工信部、吉林省政府、中国一汽三方共同启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运营。该区是国内唯一具备天然冰雪路面测试条件的国家级示范区。
北方应用示范区正式投入运营时,已建有封闭场地面积35万平方米,封闭道路里程3公里,具有6大类99个测试场景,通过行驶场地和驾驶情景的组合可以扩展到300余个场景,智慧交通设施共有4大类100余个,实现了高精地图和5G信号的全覆盖,可满足乘用车和重型卡车等商用车的试验和测试需求。
按照规划,分三期进行建设的示范区将基于 LTE-V 技术的V2X 通信设备、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T-BOX 等设备设计共72个主测试场景和1200子测试场景,供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和V2X网联汽车进行验证测试。
第三期建成后,示范区可同时支持10000辆示范车辆进行测试,包括轿车、客车、卡车、新能源等多种车型。
今年1月,长春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北方)示范区内举行了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汽车冰雪挑战赛。
2.2公里的赛道容纳了残雪路面通行、冬季作业区域避让、降雪后车辆识别与跟行等18个典型的北方冬季城市交通场景,还有积雪、降雪、融雪环境下的复杂通行场景,尽显北方应用示范区的测试环境特色。
2019年10月,江苏省工信厅批复,支持苏州市以常熟市、相城区、工业园区为主体创建省级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
随后,江苏工信厅公布了苏州工业园区、相城区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其中,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总长8.8公里,共15个路口。相城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总里程约8.4公里。
近年来,相城区已经建成一期8.4公里、二期55公里的车路协同示范道路。
其中,一期8.4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已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
这段位于苏州高铁新城的相城区一期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包含直道、弯曲路等真实城市测试车道环境,实现5G全覆盖,配套区域级超级边缘计算中心,可满足多样化的测试需求。
截至去年12月31日,相城全区共聚集了智能车联网企业72家、产业人才1300余人,引进了一批算法、数据融合、虚拟仿真等方向的头部企业,包括智加科技、Momenta、仙途智能、华砺智行、图达通等等。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测试区同样于2019年10月正式启动。
其占地2.2平方公里,长达8.8公里的公共测试道路,是全省首条通过认定的5G全覆盖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也是园区智能网联示范区的一期核心项目。
苏州工业园区智能网联汽车公共测试道路配置多模式通信路测设备、边缘计算单元、管控平台等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复杂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满足不同企业的多场景测试需求。
目前,园区已实现核心区域的智能化全覆盖,建立秒级实时自适应信号控制平台。同时,园区还搭建了交通仿真体系、诱导发布系统、路况实时信息发布系统等,完成辖区近45%路口的智能化改造和七大主要应用平台建设。
2020年10月22日,苏州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应用项目正式启动。
作为国家首批、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该项目将建成全国首批城市级的5G车联网应用,改造5G智能网联道路224.75公里,支持百万级设备或千万级数据并发,实现20万以上接入用户及150个应用场景。
深圳测试示范区于2019年3月8日在深圳坪山启用。
自去年运行以来,深圳坪山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已建成2.6公里的封闭测试路段,为13家企业提供了测试服务,累计测试总里程18000多公里。
2021年,该平台还将建成半开放测试区和开放测试区,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更丰富的测试环境。
事实上,除了坪山区的测试示范平台,深圳市的另外9个行政区早已设有开放测试道路。
2018年10月,深圳发布了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涵盖福田、南山、盐田、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大鹏共9个行政区内的部分道路,测试道路长度总计约124公里。
2020年9月,深圳公布了第二批开放测试道路,共29条,道路里程合计约20.69公里。
2021年1月7日,深圳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坪山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就深圳市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展开立法调研,该法规将于今年提请审议。
作为拥有特区立法权的深圳,或有望开全国在无人驾驶领域立法的先河。
2018年3月30日,在工信部和省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广州正式启动“国家基于宽带移动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示范区”建设。
2019年6月20日,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成立,并同步发布了广州首批开放测试道路路段与道路定级。
按照规划,广州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先行试点工作。
一是开展城市级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综合性应用试点,率先形成全域开放的城市级测试区,在2020年选择1~2个区因地制宜开展先行先试。
二是加快先行试点区城市道路智能化分级研究,推动先行试点区进行车路协同V2X路测改造示范建设,力争在2021年前完成100公里以上道路改造。
三是支持试点区域先行开展商业化运营试点,探索智能网联模式下新型出行服务新模式,在2022年前,各先行试点区开展3家以上商业化运营试点。
黄埔区在2019年7月14日开始启动“全国首个自动驾驶综合应用示范岛”建设。按照当时的规划,黄埔区将推出200台以上自动驾驶出租应用示范服务和10条以上自动驾驶公交应用示范线路服务。
南沙国家级自动驾驶及智慧交通示范区也已于2020年4月启动12亿元招标流程,在半开放环境建设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布设10公里车路协同关键装备,部署路车路协同关键设备50个以上。同时,积极推进车联网云平台等申请工作。
2021年1月26日,海珠区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启用。这条全长约11公里的二级测试道路,是广州在中心城区开放的首条测试道路,可以支持企业在更广泛和复杂的道路环境中开展测试。
据了解,广州是国内首个认可其他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许可的城市,同时也是国内推进远程驾驶测试进度最快的城市,开放道路测试路段长度居全国前列。
截至2020年8月,广州已发布67条开放测试道路,里程约135.29公里,分布于番禺、白云、花都、黄埔、南沙等区域。
得益于广州对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的开放态度,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头部企业,如百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已集聚落户广州。
2019年11月,在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共144平方公里的城市开放道路范围内,文远知行推出了国内首个面向公众完全开放的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2020年5月8日,百度与黄埔区签约,计划开展车联网先导区车路协同V2X路侧改造示范建设项目,一期建设涉及100公里以上的道路,车路协同关键设备将布设100个以上。
2020年10月13日,工信部发布公告,支持长沙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1月,湖南(长沙)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揭牌。
在此之前,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已于2018年11月17日开始正式运营。
该测试区整体占地面积1232亩,建有高速环境、城市环境、乡村环境、越野模拟等228个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景。其中,高速环境模拟测试场景设有模拟收费站,城市环境模拟测试场景设有经过智能化改造的红绿灯,智慧公交可以对红绿灯进行自动识别判断。
2020年9月,长沙测试区还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无驾驶人自动驾驶测试场地。
根据测试道路选线方案,长沙市计划在175公里城市道路和封闭测试区开展无驾驶人测试,首期确定了14.9公里的测试道路以及9500平方米的封闭测试场地。
2020年,长沙测试区运营两周年时,已有43家企业的车辆到此开展了3037场测试,累计实现开放道路测试里程60万公里、园区测试里程10万公里,测试里程居全国第二。
去年,长沙开通了国内首条智慧公交示范线和智慧公交315路商业运营线路,累计发布55张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牌照、30张试运营牌照和2张无驾驶人测试牌照,发牌数量居全国第三。
目前,阿波罗智行的Robotaxi已在梅溪湖、洋湖两个片区开展免费试运营;同时,全市已有2072台公交车实现智能化升级。
2021年1月29日,长沙正式获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南)。这也是继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和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后,长沙获得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第三块国家级牌照。
据悉,目前长沙是全国唯一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获得三块国家级牌照的城市。
2020年12月21日,南京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正式落成,并正式启用市内第一个L4级别自动驾驶开放测试场地。
南京市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目前主要位于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62平方公里,覆盖15条道路、30个路口、总计10.67公里的城市公共道路。
先导区内建有车路协同基础路测系统、车路协同云控平台,以及高精度地图、差分定位、数据中心共三项支撑体系,可以面向普通用户、辅助驾驶用户、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和交管部门提供40多项车路协同功能场景服务,满足相关测试验证需求。
2020年,白下高新区2平方公里内的14条主次干道上,已经开展了5G-V2X车联网示范应用区建设,未来将为全国车企、自动驾驶公司提供车路协同测试的验证环境。
另一方面,南京建邺区目前正重点推介江心洲“新型公交都市”先导区建设。
建邺区正在全岛道路开展智能网联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智慧公交、智能驾驶网约车、智能驾驶小巴等8大应用场景的建设运营,推动全无人驾驶车辆落地应用,打造全国全无人驾驶开放道路运营测试岛屿。
日前,文远知行已宣布落地南京,建立全资控股的研发运营机构——文远苏行,并正式在南京建邺区的生态科技岛开展自动驾驶微循环小巴的常态化测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位于武汉经开区智慧生态城,于2019年9月24日正式揭牌,规划总面积90平方公里,规划开放测试道路159公里,覆盖居住区、商业区、物流区、旅游风景区和工业区。
目前,示范区一期、二期建设已累计建成5G全覆盖的106公里车路协同智能化开放测试道路,配备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路侧感知设备和车路通讯系统,具备L4及以上等级自动驾驶测试运行条件。
2020年10月19日,东风公司联合AutoX、元戎启行、驭势科技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在武汉建立全国范围最大、车辆最多、场景最丰富的自动驾驶示范运营车队和自动驾驶运营示范区。
根据规划,武汉自动驾驶示范运营将采用“5G+北斗”车路协同网络,建设成全国最先进的V2X车路协同测试区域,时延达到毫秒级、定位精度达到厘米级,在道路沿线开通自动驾驶公交示范运营线路,并布设物流末端无人派送、无人清扫、智慧停车等示范应用场景,组建Robotaxi自动驾驶车队,探索商业化运营。
当前,经开区示范运行车辆已超过80台,覆盖Robotaxi、Robobus、无人清扫、景区接驳、无人配送等多个应用场景。
同时,武汉经开区还将建设1300亩的全功能、全气候、全场景的封闭测试场,并联合全球顶尖自动驾驶仿真测试企业,建设具备华中地区道路特征的场景数据库和仿真测试平台,形成“开放+封闭+仿真”三位一体的自动驾驶测试体系。
结语
当然,以上十大示范区只是中国政府在自动驾驶领域建设的冰山一角,重庆、天津、杭州、贵阳等地也正积极开展相关的示范区建设。
如今,随着新玩家的加入、自动驾驶逐渐走向示范应用,智能汽车要转向产业化、商业化,还需要更加多样的测试场景和更长的测试里程,以更迭技术,进一步走向落地运营。而这对示范区的规模和基础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期待中国各地在先导区建设上再度展现“基建狂魔”的实力。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