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张祥威 | 2019-01-13 18:51 | 专题:电动车百人会 2019 |
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演讲
国内对发展氢燃料电池车已部署多年,但正式进入商业化仍有一段长路要走。1月13日,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朱德权在参加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时表示,目前我国推动燃料电池商业化面临“三长两短”,建议对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更加重视。
朱德权表示,中国的经济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经济质量增长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的破坏与重塑,在经济质量型增长的过程中,中国可以通过发展氢能,去创造新的巨大的产业链引领全球。
在提到发展氢能时,他用“三长两短”概括了产业面临的现状。即,我国有丰富廉价的氢能资源,巨大的商用车市场和很大的补贴力度。但同时,我国也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以及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差距大等问题。
朱德权建议,要慎重稳健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放第一,另外,目标一定要定得高。“我认为动力系统是可以做到每千瓦时60美金的,我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所用材料重量算了一下,规模上去了就可以做到。”
以下是朱德权的演讲速记,雷锋网新智驾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今天我想说的是,燃料电池正式进入商业化阶段,它的路径和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第一,我们今天谈燃料电池汽车,实际上高度我认为要拔高。
因为燃料电池汽车只是氢能源的一种实现形式,而氢能源将对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结构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氢能源将颠覆两个行业:一是会颠覆交通,交通里主要是汽车,汽车占90%以上;二是会颠覆能源,因为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应用,中间氢能是最好的连接点。我国去年是82.7万亿的GDP,汽车和能源两个行业都超过了10万亿,再加上消费电子、房地产,四个行业是40多万亿,氢能将颠覆两个10万亿行业。所以,对氢能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还可以进一步强调。
第二,中国的经济正从数量型增长转向质量型增长。
数量增长经济是长胖,今天不行了,长胖长不动了,于是我们就往产业链上游争。经济质量增长的本质是全球产业链的破坏与重塑,就是要破坏这个产业链中间的核心部分了,然后进行重塑。
中国能不能创造新的巨大的产业链,去引领全球有没有可能?比如说像高铁这个体量不大的领域我们就做到了,这件事情引领了全球。中国这么大的消费市场,什么产业链是可以的呢?答案就是氢能。
氢能的影响会涉及到全球GDP超过1/4的额度,所以这个产业链是推动我国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同时继续和全球进行分工与分享的领域,就是不用打仗的领域。所以,我们在传统产业链上是非打仗不可的,但是氢能产业链上一定会引领并吸引全球合作的。
全球的合作我们靠什么呢?第一,靠我们并跑甚至领跑的技术,第二,靠我们巨大的市场规模。要从能源的角度去看待氢能,不能仅仅从汽车这个交通工具的角度去看。如果从能源格局的高度去看待氢能的话,汽车只是一部分,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比如怎么规模化,规模化的重点不在汽车上,重点在储能,一个中型风电场的储能所使用的燃料电池功率总量相当于1千辆公交车,1千辆公交车多费劲,但一个风电场的市场更容易开拓,更容易规模化。所以我觉得,从燃料电池规模化降成本的角度、可能储能更重要。
中国发展氢能,特别是燃料电池汽车,我们有“三长两短”,我们有三个长处是外国人没有的:
第一,我国有丰富廉价的氢能资源,这是非常适合于我们引领全球的。
我到日本、韩国、德国、挪威、加州这些地方去看加氢站基础设施的时候,大约他们平均氢气的最低使用成本8美金,加氢站还不挣钱。中国的工业副产氢气今天我们已经能够做到了4美金交给用户,制氢、储氢、运输氢是可以挣钱的,全环节都可以盈利的。4美金就是30元人民币,40元人民币和60美金的油价等同,30元人民币就意味着比柴油要便宜了,今天是可以做到的。仅仅一个氯碱行业100万吨的工业副产氢气,可以供200万辆汽车使用。氯碱算小的,还有焦化厂、钢厂,我们现在大量的石化厂的脱氢装置,更加巨大。
我们最近派了16个人、两个组进驻京东、进驻菜鸟等物流公司来研究氢能在物流车的使用场景,究竟切入口在什么地方。
调研的结果:第一是物流车;第二是公交车,公交车拉动力没有物流车大,碎片化的政府市场不好做。第三是增程式的小轿车,就是出租车的增程,平时都是用电,跑长途或者某一个关键时刻起动氢能源,因为他们的换车点几乎很固定,有少量的加氢站就可以了。第四是大卡车和固定区域车辆。我们有巨大的商用车的切入口,这个切入口也是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的。我们刚刚调研完,像京东在北京有4个分拨中心,比如顺义的分拨中心600多辆物流车,一个加氢站可以每天2吨的氢气用量,这样的加氢站怎么能不盈利?商用车这个巨大的市场是任何一个国家没有的。
第三,补贴力度很大,我自己觉得现在的技术水平基本上可以让FCV燃料电池汽车和普通的物流车、公交车几乎等价了,再过两年,如果补贴不变也许会倒挂起来了。
“两短”主要为:
第一,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中国的氢能是从小公司开始的,几乎全是初创企业,从技术部门发动的。现在大企业进来时间还很短,但是日韩是大公司发展的,所以我们的产业链不完整、不配套,成本降不下来,一个进口的空压机几乎相当于人家整个动力系统的成本,这是不可以的。
第二,关键零部件和产品的差距大,动力系统的膜电极,空压机,氢泵以及储氢瓶,加氢枪和软管等加氢站的关键部件都是进口过来的,高压氢用材料这些东西都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安全性隐患巨大。
最后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氢能源太热了,我们一定要慎重稳健的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安全放第一。第二,目标一定要定得高。
我认为,动力系统是可以做到每千瓦时60美金的,我把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所用材料重量算了一下,规模上去了就可以做到;第二,铂载量,我们做商业化的不怕铂载量大,因为铂是可以不卖的、可以回收的、是硬通货,可以用融资租赁方式解决的。
能源现在已经到4美金了,所以燃料电池成本目标对大规模商业化非常重要的,这个目标就是到了这个阶段,就可以不要补贴了,我们不需要补贴依然可以商业化,那时候氢能将飞速发展。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