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郁葱葱 | 2014-12-27 16:05 |
本周汽车领域Google、腾讯、特斯拉、奔驰、LG、星谷皆上榜,有个别你可能觉得和汽车毫无关系都上榜了,我们来看看上榜理由。
Google 近日声称对成为一个汽车厂商并不感兴趣。该公司正在寻求与其他车厂合作,推进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并试图在 5 年内将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商业化。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负责人 Chris Urmson 在一次访谈中表示:
我们无意成为一个汽车厂商。我们正在寻找并与汽车厂商展开合作对话。试图去做一个汽车厂商、复制那些车厂的专业造车经验?这种做法对 Google 来说是愚蠢的行为。Google 能够提供技术,而车厂则能够专注于打造产品,并在车辆安全和监管方面发挥专业本领。”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行驶时无需人为操控,车辆传感器结合专门定制的软件,可以让汽车同时检测道路上数百个不同的对象,包括行人、路标、骑行者、其他车辆等。系统将分析这些数据,并促使汽车采取相应行动。今年上半年,Google 首次展示了自动驾驶原型车。该车完全由计算机驱动行驶,乘客只需按几下按钮,汽车就可以开到目的地。
今年 5 月份,腾讯推出了旗下第一款面向市场的硬件产品路宝盒子。从功能上看,“汽车安全检测+驾驶行为分析”跟以往的 OBD 产品并无差异。不过小公司玩硬件,IT 巨头玩得是平台。
伴随路宝盒子的亮相,腾讯携手中国人保、壳牌等公司成立了“i 车生活平台”。这个平台的意义在于,联合多个行业玩家将汽车后市场服务聚合起来呈现给用户。
12 月 23 日,“i 车生活平台”首款落地产品——“i 保养”,正式向用户及全行业发布。许多创业公司苦苦挖掘的保养 O2O 机会,腾讯倚仗“有钱任性”及资源整合能力一下给免费了。
根据腾讯介绍,符合条件的车主只要投保人保车险,通过下载使用腾讯路宝 app 或关注腾讯路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指定服务网点享受到全年的、不限次数的、免费的常规保养服务(包括机油、机滤和工时三个部分)。腾讯宣称“i 保养”可为车主每年节省数千元的养护费用。
目前暂限上海、厦门、青岛地区的车主可以率先体验“i 保养”产品,其他地区将陆续上线。
今年 7 月,特斯拉 CEO Elon Musk 在年度股东大会上颇为神秘地表示,特斯拉正在为旗下第一代车型 Roadster 准备一项“相当令人兴奋”的更新。如今这项更新的细节信息即将公布。
Musk 近日在 twitter 上谈到,Roadster 更新细节将在本周公布。相信这对 Roadster 车主来说,是个让人兴奋的消息。
考虑到 Roadster 此前的续航为 395 公里,因而此次电池组更新无疑将 Roadster 的耐力拉升了一个档次。不过 Musk 当时并未透漏更多的相关信息,包括价格、更换政策等。而这些信息有望在本周正式与公众见面。
Roadster 是特斯拉推出的首款车型,于 2008 年开售,北美地区 2011 年停产,全球其他市场则于 2012 年停产。该车在全球范围累计一共卖出了 2418 辆。
周一 Google 公布了首个正式完成的无人车原型 ,原型车已经「功能完备」,已经能够完全的自主驾驶,可能在 2015 年这款汽车就可以量产。而面对前景一片光明的无人车市场, 奔驰也不甘心落后于 Google 和 Audi,本周四,LG 和梅塞勒斯奔驰公司共同宣布,他们正在合作开发一款为无人驾驶汽车服务的立体摄像系统。
整个无人驾驶系统将使用多台摄像机去检测周边的驾驶环境。通过计算立体视觉和传感器,无人驾驶汽车能够收集交通信息,识别危险,如发生意外,并激活了汽车的安全系统。例如,当汽车即将通过人行道时,如果驾驶员尚并为直接响应,那么通过立体摄像机系统,汽车将自主停下。
另外,无人汽车操作系统还可以让汽车他们适当的车道行使。一旦司机睡着时,汽车偏离了自己的车道,它会发出警告信号,协助司机重新回到自己的驾驶车道。LG 补充道,立体摄像系统将会读取道路上的限速标志,并保持车辆超出监管限速。
此次奔驰与 LG 公司的合作,被双方称之为两个全球知名品牌的联姻。在 LG 一个对外的邮件中,这个无人驾驶的操作系统的核心部件都将由 LG 公司独立提供。
星谷实验室是LINC决赛最佳项目奖的获得者。不论是“性能是特斯拉所用电机2.5倍,成本是其三分之一”,还是“我们想做的事情,是让中国人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电机”,都让星谷实验室的CEO陈拯民成为了LINC决赛当天人气最高的创业者。
据创始人陈拯民介绍,星谷实验室目前的研发成果是两款星谷电机,一款SuperMotor性能是特斯拉Model S上电机的2.5倍,成本相同,SuperCheapMotor是SuperMotor的成本改进版,性能略高于Model S,成本更低一点。
一直以来,电动机的限制其实并不在于功率密度的高低,在电动机的设计比赛中就出现过功率密度为7千瓦/千克的产品,代价就是成本高得让人无法直视。性能与成本无法兼顾,或者说高性能的电机无法以较低成本进行量产和商业化,才是扼制电动机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身为电动机狂热爱好者,陈拯民同样熟知这一点,所以他说,星谷想做的并不单纯是研发出一个产品,而是设计出一条产能足够的自动化生产线。
未来星谷要做的产品不会局限于电机,而是着重于车辆的底层硬件技术,把所有的功能集成到底层硬件之上。比如说,可以在电机中嵌入无线通讯模块,开放API给第三方开发应用。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