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张梦华 | 2017-10-30 23:37 |
上周的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开幕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谈到未来汽车发展时提到,眼下汽车市场需要提高人均保有量,而提高人均保有量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碳排放,中国签署了巴黎协议,因此如何推动低碳化将是未来汽车产业的最核心问题。对照目前的发展态势,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清晰,就是新能源和共享化。
共享出行在国内仍处于初期阶段,但新能源车的使用推广方面,已经有一系列成果显现。从 2013 年开始,国内新能源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 2016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 50.7 万辆。不过也正如美国能源基金会研究员龚慧明所说,就技术而言,现在国内厂商生产 100 万辆电动车并非难事,怎么卖出 100 万辆电动车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而后者又直接决定于行业对消费者足够的关注与了解。
今天(10 月 30 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公共数据采集与监测研究中心、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交通研究院中国能源和交通中心联合发布了《2017 年中国六城市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调查》,展示了国内六所城市的电动汽车消费情况,并试图通过了解消费者行为,检测各项政策的有效性,同时为厂商的生产设计提供更多可靠依据。
2017 年 8 月的数据显示,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的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数量占到国内总量一半以上,一、二线城市推广应用总量占比则达到 78%。去年,三家机构进行的消费者调查主要针对北京、上海两个城市,今年这份报告的样本范围则从两个一线城市扩展到了武汉、成都、石家庄、临沂共六个城市,因为对二三线城市的覆盖,报告得到了更多多层次的市场数据,由此也可一窥国内各个级别城市的新能源车市场状况。
首先,消费者购买意图方面,报告显示,新能源车更多是作为家庭第二辆车使用,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消费者的购买使用明显受号牌优惠政策影响,在二三线城市,消费行为则主要受经济性驱动。
就车型来说,北京、武汉、石家庄的新能源消费车型主要以国产纯电动中端车为主,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是上海的主力车型,作为三四线城市的临沂则以国产低端电动车最多。
几个城市在车辆使用强度上也有明显差异,像临沂这种以低端电动车为主的城市,行驶里程受技术水平制约较大,其它五个城市的新能源车出行强度则已经基本与汽油车相当。
另外,作为新能源车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有桩也关系着用户的车辆购买决策,六成以上的用户表示,没有自有桩,便不会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北京、上海的新能源车起步较早,自有桩比例较高,二三线城市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综合六座城市的调查状况,在北京、上海这类一线城市,消费者对车辆续航里程有着更高需求,而在石家庄、临沂这类二三线城市,性价比仍是用户关注的最主要因素。
上个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发布了关于《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的政策解读,公众关注的“双积分”政策进一步向前推进。根据其中的规定,传统能源乘用车年度生产量或进口量达到 3 万以上的企业,从 2019 年度开始,就必须遵守 10% 的积分比例,而到 2020 年,这一数据还将增加到 12%。可以预见,在政策驱动下,新能源车将更快占据国内乘用车的主流,了解其消费行为也显得越来越为必要。
雷锋网推荐阅读: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