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品牌迎来了里程碑式的历史时刻。” 乘联会发出了如此评论。
4月11日,乘联会公布了今年3月份国内乘用车市场厂商排名。在批发销量的排行中,长安汽车以13.2万辆的成绩超越南北大众,夺得榜首。
尽管长安在燃油车市场的成绩无可挑剔,但一直以来,其在新能源车市场的数据显得有些单薄,没有代表性的新能源车型是最主要的症结所在。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许很快就会迎来变化。
4月13日,长安正式官宣了其纯电新品牌的名字:“长安深蓝”。长安董事长朱华荣直言,长安深蓝对于长安汽车电动化战略转型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今天,长安深蓝首款车型C385的更多细节也迎来曝光,包括氢能、增程、纯电三大技术路线。
据长安新能源总经理邓承浩介绍,深蓝C385将推出三种动力版本供消费者选择。
C385纯电动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最高功率可达190千瓦以上,电耗低至12.3千瓦时/100km以下。
C385增程版满油满电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1200公里以上,单纯电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200公里以上,馈电油耗低至4.5L/100km以下。
C385氢电版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以上,馈电氢耗低至0.65公斤/100km以下,可实现3分钟超快补能。
值得注意的是,C385氢电版本将是中国首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轿车。
其实氢燃料电池并不是什么新技术,关于氢和锂究竟谁才是新能源车的尽头这个问题,已形成观点鲜明的两派,而且双方的争论持续了数十年。
由于氢燃料电池零碳排放、能量密度高、充电速度快等特点,“挺氢”一派对其信心十足,坚信氢燃料电池汽车会替代锂电池汽车。
但受限于成本与政策等诸多问题,氢燃料电池一直未得到大规模应用,目前只是在商用车领域有所渗透。
干线物流重卡是目前诸多公司布局氢能的主要领域。而计划生产氢能重卡的企业,目前进度也多在研发阶段,或者仅有样车/概念车展示,且单车成本高昂。
如此看来,深蓝C385的氢电版可能短时间内都是氢能乘用车的一根“独苗”。
国内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并不成熟,上游的生产绿氢、运氢、储氢、加氢,到中下游对氢燃料电池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及应用,都还处于产品导入阶段。
此前新智驾所采访的氢能专业人士也认为:“现在做氢能项目,不为盈利,而是为了五年后的率先占道和十年后的收回成本。”
因此,深蓝C385氢电版的推出可能更多是布局氢能的战略意义,氢电版的价格也是一个不好揣测的数字。未来支撑深蓝C385销量的车型,估计还是增程版和纯电版。
此次发布会的另一亮点无疑是深蓝C385所搭载全电数字平台EPA1。该平台号称做到了四高:高效率、高性能、高智能、高安全。
高效率方面,EPA1平台搭载了长安新一代超集电驱,最高效率可达95% 。其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能在-30℃环境下,实现电池升温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低温充电时间缩短15%。
高性能方面,EPA1平台已经实现了后轮驱动为根本,支持双电机四驱拓展的巨大进步。其搭载的最新一代制动双冗余系统与H臂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的组合可以有效缩短制动距离,提升乘坐舒适性。
高智能方面, EPA1平台支持全域极速OTA,并搭载了智能整车域控制器“长安智慧芯”,该域控制器可以实现性能提升70%,体积降低70% ,并可远程诊断全覆盖。此外,其高算力智能座舱域控制器搭载8155芯片,算力可达105K DMIPS。
高安全方面,长安采用五横九纵环抱式车身设计,超过45%的高强钢占比,确保平台与电池周边安全。
随着深蓝C385多项首发技术的曝光,再加上氢电版将该车型推到了一个更高的战略地位,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决心之强可见端倪。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长安此番新能源之战俨然已大军开拔,赶赴战场。
长安对新能源市场的布局由来已久。
2015年时,长安首次发布新能源战略规划,明确将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同步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以及纯电动技术平台。彼时“蔚小理”刚刚成立,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空白一片,长安汽车当时的战略已是“高瞻远瞩”。
2017年时,长安汽车进行第二次新能源战略调整,发布香格里拉战略。
香格里拉战略也是今天推出的EPA1平台的开端,近年来已经研发出了MPA架构、EPA架构、CHN平台等多种代表长安智能化、电动化决心与技术水平的新能源平台架构。
第二次战略调整还曾制定北斗天枢计划,主攻在软件层面,围绕智能网联领域进行深度研发。目前为止,长安的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比已提升至72.4%,2020年后新上市的乘用车已实现100%联网。
今年四月份,长安迎来了第三次新能源战略调整。
不久前的4月13日,长安汽车宣布,长安新能源汽车更名为深蓝,并计划于2022年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
在延续香格里拉战略的同时,朱华荣还制定了新的目标,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目标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目标30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105万辆,新能源占比35%。
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达到30645辆,同比增长189.8%。数据十分亮眼。但仔细来看,奔奔EV一种车型的销量便达到26119辆,占比85%。
而长安旗下其他的新能源车包括一些“油改电”产品,在新能源车市场本身就不占优势,加之销量极少,淘汰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直白点说,长安旗下的新能源车,能打的只有一个——奔奔EV。
奔奔EV的官方指导价是29800元起,其对标的车型无疑是五菱宏光MINIEV。
低价车在新能源车市场不具备议价能力已是行业共识,即便凭借“毛利多销”的路线让其销量持续增长,这显然不是作为燃油车霸主的长安想要的未来。如若持续如此,甚至会影响长安未来能否进入主流新能源车赛道。
因此,在这个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时刻,在奔奔EV之外找出新的车型在市场中占据位置是长安目前最想要做的事。
3月的阿维塔,4月的深蓝,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长安押宝的对象。
上个月,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强联手打造出了阿维塔,400Tops算力、750km 续航里程、百公里加速 4 秒内以及200 千瓦高压超级快充等技术汇聚于一身,软硬件均是顶配。主攻的细分市场为30万以上,对特斯拉Model Y进行直接阻击。
而即将发布的深蓝C385,虽然定价也未公布,但坊间传闻的20-30万的价格应该会是大概率事件。
目前来看,20-30万这个领域是各大车企的兵家必争之地,特斯拉Model 3,小鹏P7、蔚来ES6、比亚迪-汉早已在这个细分市场战作一团。而深蓝C385的首场战役就是帮长安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其难度不可谓不大。
至此,低价车的奔奔EV,中端的深蓝C385,高端的阿维塔11,已经勾勒出了长安的新能源矩阵。
奔奔EV的销量若能持续保持,再用深蓝与阿维塔打开中高端市场,在未来的新能源时代,长安也有可能后发制人。
此次发布会之前,长安所放映的宣传片意味深长。长达一分钟的宣传片里,所有的镜头都于冰雪相关,所有的景别都设定在零下30度以下。
结合这次发布会所推出的新技术微核高频脉冲加热,可在-30℃极寒环境下亦可实现5分钟加热20℃,配合余热回收技术,提升续航里程40-70km。
长安的矛头所向呼之欲出——长江以北。
此前3月9日,阿维塔也曾高调宣布,旗下首款产品阿维塔 11 已顺利完成首轮极寒测试。阿维塔 11 成功通过了所有 38 项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零下 30° 超低温冷启动、零下 20° 超低温大功率充电、零下 10° 超低温乘员舱升温测试、大功率四驱极寒测试等。
而耐寒耐久的能力或许也将成为深蓝C385的标配。
要知道,电动车在北方的冬天素有“电动爹”之称,掉电快,续航短让人望而却步。
曾有网友实测在广州驾驶电动车前往东北过年,自江西至河北路段已让其续航里程大大缩短,山海关之后更是苦不堪言。
如若长安所推出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以让电动车在北方摘掉“电动爹”的帽子,那深蓝C385的出现确实意义非凡。
今天的发布会也对外介绍了该技术的原理。
该技术通过电驱IGBT极速开断,产生快速正负切换的大电流,进而借助低温下电池内阻大的特性,为电池快速均匀自加热。其申请专利数已超过50项。
通过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深蓝C385可实现超低温度下的极速加热,在-30℃环境下,电池加热速度可达到4℃/分钟,低温动力性提升50%以上,低温充电性能缩短15%以上。
诸多新能源车企对试图攻克北方冬天的低温问题。特斯拉与小鹏曾采用热泵空调与低温进行抗衡;蔚来的“Power North计划”通过增加换电站、充电桩的数量来对续航进行支持;北汽极狐近日也发布了相应的4C“速热速充速冷”技术。
在这种情况下,谁能真正解决北方用户的痛点,谁就能够再多一份胜算。
长安亦对外表示,深蓝C385在年内就会交付,预计产能6万辆。
朱华荣曾公开表示,"未来3-5年,将有80%的中国燃油车品牌‘关停并转’。”
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的今天,长安的新能源短板,已然跳过了腠理之疾,成为了肌肤之痛,甚至迈向了肠胃之症。
今年,阿维塔与深蓝的相继发布,即将推出的8款新能源汽车产品均为纯电而不是油改电,可见长安发力新能源的决心。
长安的新能源战略来到了决胜阶段。未来,长安是否还会是车企霸主,可能用不了几年,我们就能看到答案。
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