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一次注意星谷实验室是今年6月份的时候, 智驾君初来上海,关注智能驾驶相关的各种神器,其中星谷实验室标榜的 “高能电机”、“电动造车”、“超越特斯拉”一下子吸引了我们,但苦于地域距离等种种原因,我们一直未能深入了解。
这一次碰巧赶上星谷来上海参加一个比赛,智驾君终于决定问些什么了,逮到创始人陈拯民陈博士亲自交流后,却发现,短短半载,星谷实验室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星谷了……
关于星谷实验室的定义,陈拯民是这样介绍的 “主核心业务是开发电机和电机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线,但我们不生产电机,换句话说,我们真正对外输出的是电机生产技术”。
“不生产电机?” “对!因为光做电机生产技术就是个很庞大的事业,在过去的半年中,我们发觉不仅仅是新能源汽车,生活中有好多领域都要应用到电机。具体来说,国内一年可能要消费到一万个亿的电机。所以我们业务线也从星谷实验室,拓展到合并了一家公司,和哈工大合作了4个实验室(高分子、金属、电气、电子)”。
“一开始做电机,确实是因为当时想做电动车,把电机模型做出来之后,发现它特别节能,在材料和体积上也有优势,放眼望去,电机又是整个工业的命脉,但可悲的是,暂时国内很多高档电机都得从日本、欧洲、美国去买。
面对一年两三千亿的进口额,转念一想,干嘛不先满足这个更大的市场呢?电动汽车可以顺势而为,高端电机的需求却不可以再有丝毫怠慢 ”。
而且更现实的是,单指望电动汽车的话,一年国内可能就卖几万到10万辆,还需要一些时日才会迎来爆发期。
“我们说任何一种设备,一种产品,他发展的瓶颈往往在于我们没有什么,而不是我们有什么,现在可能我们认为电机已经到头了,就没对它报以希望,但电池却是真的不够好,所以我们会认为电池是瓶颈。所有网上这种说法是没错的!”
“首先汽车会变轻一些; 然后车的续航里程会提升,譬如10%,对应地,效率能提高10-15百分点;
最后是成本,电机的成本降低,意味着车的制造成本会降低。就像我们上提的电动汽车的瓶颈是电池,是因为电池的成本造成的,一辆普通特斯拉成本6-7万美金,电池成本就在2-3万美金,当然电机不用这么贵,但整车成本无疑是会降低的”。
之前网上有报道说“现在有很多投资者都在排队洽谈,我一点都不担心资金的问题。”智驾君便问陈拯民何来的自信?
“关于资本我们还可以再努力一下,怎么和投资人打交道亦还在学习中,但好在项目的性质,我们毕竟不是在炒一个概念,不是说未来车联网即将到来,‘所以来投我们吧’,我们是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把这个技术做出来,然后碰巧这个技术是市面上需要的技术, 向电机生产厂授权的商业模式又是可行的,就不是很担心投资方面的问题了”。
“俺没见过有极客精神的投资人,之所以叫投资人,其实他们就是在做正常的商业活动了, 现在情怀这么普遍,虽然也有说自己年轻时是个极客,但真正要投的话,一般是为了赚钱或者做产业布局。”
说到情怀智家君就谈了些更远的问题,“从不缺情怀的中国,怎么一直没有自己的电机”?
“做制造业的明白,中国的制造业有个文化,两极分化很严重,大企业很保守,通常没什么进步;而另一部分人,特别毛躁,还局限在比较浅的应用级方面,技术壁垒比较低(非底层的)。电机就属于底层的,但在大企业你知道这个事跟你能做这个事是两码事。
你知道这个技术,但是要把它做出来,需要很多设备很多人才,很多研发费用才能搞定的,说白了就是门槛高,另外不能排除大厂里的人没有接触到核心技术,这也是门槛高的因素之一。”
智驾君要陈拯民举一个具体例子?
“前段时间在哈尔滨的时候突然想到之前憋了很久一个方案的解决办法,之前一直没想到招,当时突然想到了,能把性能提升10%,且工艺特别适合自动化生产,虽然之前的版本已工艺设备、工具、电机零件都做地差不多了,但怎么看都不满意了,我就和合伙人合计,必须把前一个版本纳入陈列品范畴,开始新的版本, 虽然要付出精力、技术、时间上非常消耗”。
听完后,智驾君心里能想到的描述就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尹消得人憔悴,这是他的工作常态。
星谷实验室从开发电机到转型为平台的这半年,正符合了智驾君对车联网的判断,年中的时候,我们奔走呼号,告诉一众互联网人士,车联网马上要爆发了,但到现在,无人驾驶依然遥遥无期;以OBD为代表的汽车智能配件如昙花一现;电动汽车的充电桩还没建好;呼声甚高的后市场革命方兴未艾,于是我们回归冷静,发现国内车联网市场从软件到硬件到服务,依然是一片混沌,而这时对于车联网的态度,可以引用陈拯民的话“顺势而为”。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