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本文作者: 六爷 | 2016-06-14 20:21 |
以基础形态为前提,在小米的产品中,雷军特别满意的设计有两个:一是小米移动电源,二是小米WiFi放大器。原因很简单——极致。
“将几个电池合在一起,移动电源的基础形状一定是圆角矩形;小米WiFi放大器的电路板本身就是长方形,所以如果不做成这样就不是一个极致的设计。”
小米WiFi放大器产品总监陈勇告诉雷锋网。
作为把“粉丝经济”经营得最好的公司,小米获得的质疑与称赞几乎成正比。因此,在小米路由器发货之后,很多问题便迅速得到反馈,其中最敏感的便是“信号不好”。
“信号”是路由器的命门,所以这一度让唐沐的团队很紧张,不过跟进之后他们发现:
“信号不好主要是局部,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这用任何路由器都很难解决。而传统的做法有两种:加大路由器的发射功率;或推出中继器。”
小米路由器团队选择了第二种,因为前者受国家标准制约,市面上的“穿墙神器”均名不副实,盲目地加大功率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作为产品总监,陈勇首先要考虑的便是市场容量:
“两房及以上的房屋基本上会出现这个问题,该比例在4亿个家庭中大概占70%,这就是我们的市场容量。”
但在“WiFi放大器”的外衣下,小米想做的其实就是一款中继器,而这实际上是一个已经非常成熟的产业。换言之,小米需要的是“重新定义”:
竞争对手的产品卖得并不好,这与市场容量没有很强的关系,有可能是产品本身就没做好;
发现并分析竞争对手做得不好的地方,就是小米WiFi放大器能够成立的前提;
显然,这不是靠数据与直觉就能得出的,小米最宝贵的决策资源便是当时已经积累的400万小米路由器用户。“在小米路由器用户中,有5%的人使用了中继模式,这批人的使用场景具备很高的调研价值。”陈勇表示。
陈勇到现在还一直还保存着去年调研时的照片,其中有些场景令他印象深刻:
“有些用户把小米路由器作为中继,其实不是为了解决信号的覆盖问题,而是把路由器放在阳台,楼上楼下共享网络,分摊网费。”
一般来说,中国的阳台很少设置墙插。因此,陈勇看到了用户将电源线和网线从房间拉到阳台。既不美观,也不方便。这是个比较特殊的场景,但“中继器与墙插”这一点值得延伸。
“根据中继器的工作原理,要达到最好的效果一定是它与信号源之间没有阻碍。但墙插是固定的,若想灵活地移动中继器必须借助排插,这势必会带来不便。”
结合“当时市面上的中继器都是强电设计”,“移动性”便成了市场空位。一款“不带强电且低功率”的小米WiFi放大器呼之欲出。
“有了USB外接供电,将小米WiFi放大器插在10000mah的小米移动电源上,可以连续工作一周,间隔使用的话,一个月也没问题。”
附带的好处还有:“由于没有强电设计,这款产品可以做得很便宜,别人89,小米39,秒杀。”陈勇笑道。不过这还只解决了一半的问题,想把“移动”做得更彻底,网络配置远比电源适配要难,而这也是用户体验最关键的地方。
“在传统产品上,设置网络的流程对很多用户都不太友好。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我们在逆向推导时的第一个议题。”
据陈勇描述,当时小米WiFi放大器的几位负责人都有一种直觉——最简单的配置方式就是把USB插到路由器上,自动完成配置。“这个思维很原始,但它是对的。”陈勇表示。不过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功能做起来非常复杂:
“把放大器插到路由器的USB口,正常思路是通过USB传密码。但大多数USB口并不具备传输数据的能力,只能供电。而采用更高级的芯片成本必然上升,消费者不一定能接受,所以我们选择了无线配对。”
但对无线来说,简单和安全往往不能兼顾。在三个多月的研发中,开发、测试、项目经理纷纷提出质疑:既然很难实现,为了止损,要不要将配对方式换成传统的WPS——APP端和路由器相互确认。对此,站在产品角度的陈勇选择了坚持:
“我们几乎测试了市面上所有主流的路由器,只要在适配过程中出现问题,无论是连不上还是掉线,都会反向推导出问题的地方,然后一个个解决。”
一旦使不出“一招鲜”,如此枯燥的工作便在所难免。最终,“小米WiFi放大器的适配率做到了99%以上。”而“即插即用”的功能实现之后,“我们只在包装袋上印了一个简单的说明,没有了说明书。”陈勇表现得非常自信。
和唐沐一样,陈勇来小米之前也在腾讯工作,参与的项目是TOS(当时还叫Tita)。所以他很了解软件与硬件产品经理之间的差别:
“做硬件一定比做软件要更谨慎。不仅人力成本更高,硬件还需要开模、设计电路板、打样等等。而且如果这个产品卖不好,就只能砸在自己手上,损失会很大。”
因此,在一切还未开始之前,“用户的核心诉求”是否成立对他来说最为关键。至于价格和功能,那都只是延伸:前者当然要“死抠”,后者则主要是做到优雅。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