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两年前,中国游客掀起了一股去日本抢购电饭煲的热潮,小米员工刘新宇便是其中之一。回国后,他向雷军和刘德提议道:“我们(小米生态链)做个电饭煲吧。”两人不以为意,均认为这事太简单了。不过剧情迅速反转,最终小米还是做了电饭煲,只是推出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一年。
图片来源:小米
在小米找上门之前,杨华已经推出过一款智能电饭煲。用他的话说:“当时是想试探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从结果上看,这次试探并不成功。因此当刘德找上门来表示要做一款纯粹的电饭煲时,两人一拍即合。
不过在当时,无论是小米还是杨华,对“做电饭煲”依然没概念。因为前者毕竟是一家3C公司,后者则把硬件工艺全外包了出去。所以“只好解锁专利,这是找人最快的办法。”就这样,压力IH电饭煲发明人内藤毅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而通过代工厂伊立浦提供的联系方式,杨华很快确定了第一次赴日拜访。
“小米在日本的认知度并不高,我得让老先生知道我们是干嘛的。”杨华表示。除此之外,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谈及具体的合作事宜。不过从日本回来之后,杨华更加坚定了要把内藤毅请到中国的决心。
于是纯米团队将市面上所有的高端电饭煲买来一一研究,将问题整理成与内藤毅第二次见面的谈话内容。“那时候有点像高手之间的对决,内藤毅先生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对这件事这么上心。而这种诚意对一个工程师来说是很难拒绝的。”因此,半年之后,内藤毅正式加入纯米。
在杨华看来,内藤毅的加入是米家电饭煲能顺利诞生的关键。为了证明这种重要性,杨华告诉雷锋网编辑:“你看了发布会就知道,在发布会上我们团队的照片一晃而过,可内藤毅先生的照片却出现了两次。”
图片来源:小米
雷军在向外界介绍刘德时总会提到:“他毕业于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当然,还得补充一句:“ACCD建校80多年来,只有20多位中国毕业生,刘德是其中之一。”从这样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在小米眼中,ACCD在工业设计方面具备一定的背书能力。
据杨华透露,米家电饭煲的设计师李宁宁便是除刘德之外,其余20多位ACCD中国毕业生之一。因此,在他看来,只要在结构和材料方面没做太多妥协,米家电饭煲的设计水准就不会低于预期。
“为了把上盖做到50毫米,我们的电磁阀、电路板这些元件都需要定制,通用的元件都太大。可一旦定制,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做测试。”当然,妥协也不是无止境的,“我们在结构设计和电控设计上能做到的极限就是50(mm),再薄就做不到了。”杨华表示。
另外,ID设计对精度的要求直接影响了前期产能,“为了美观,我们的电饭煲外壳用的是TP料,而不是ABS。ABS的收缩率是千分之三,而用了TP料之后,电饭煲从模具打出来就已经收缩2~3毫米,放一天之后还会收缩0.5(毫米)。并且收缩之后应力也不一样,所以这时候就需要用经验去判断哪个地方收得多,哪个地方收的少。如果最后的成品还有问题,就需要工程师再去调整模具。”
总之,作为一款工作时处于高温的家电,电饭煲的形态变化远比其他家电难以控制,“而目前,电脑还算不到这种程度。”杨华补充道。
图片来源:小米
在米家电饭煲发布之后,很多人调侃道:“饭好不好吃,主要还是看米。”可在杨华眼中,实际情况远比这个复杂:影响米饭口感的除了米和电饭煲以外,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变量就是海拔。
“在电饭煲样品出来之后,我们派了两个人去全国各地实测。一个电控工程师,一个米饭评价师。目的地是海拔2000米以下纬度不同的地方。”为了将实测周期降到最低,这两位纯米员工全程都背着五个米家电饭煲,以及五种不同的大米。他们每到一个地点就同时开火,实测两天,然后调整每种米在不同海拔的加热曲线。整个过程维持了两个多月。
“大家不要小看这微小的差异,到了(海拔)1500米之后,这个差异只有1~2℃,但是口感是完全不同的。”刘德在发布会上表示。
当然,相比制造工艺,电路控制以及数据处理对杨华来说相对要容易一些。因此,在搭载了2450个加热方案以外,小米索性在米家电饭煲上实现了可用手机线性调整米饭的软硬。这么做可能也是考虑到在煮饭方面也存在发烧友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