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枯竭、公共安全堪忧……城市作为科技最大的应用场景,正被智能化全面改造,迎来新形态。
同时,概念模糊、各自为政、脱离实际、安全隐患是以往智慧城市建设普遍存在的四大误区,也是这么多年来智慧城市更多停留在概念和测试阶段的重要原因。
随着阿里ET大脑、京东城市计算、旷视万象城市管理等系统的不断涌现,它们正重新定义我们对于城市管理所持的保守印象。
前天,2020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以下简称“上海城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
会上,旷视城市业务事业部就携“万象城市管理视频智能分析识别系统”以及智慧城市治理解决方案重磅亮相。
他们围绕“宜居、绿色、智造、智慧、韧性”五大方面,以实战应用效果向业界全面展现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在城市精细化治理中的核心价值。
图:旷视万象亮相2020上海城博会“智慧”主题展区
从实际玩法来看,城市赛道的各个企业眼下都已形成自己的战略打法及布局。
华为的优势在于构建基础设施,也就是希望做智能时代的“黑土地”;
百度建设智慧城市的逻辑在于打通智慧交通及智能家居环节;
阿里的最大护城河在于商业能力,着重打造基于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城市运算大脑;
腾讯则将落足点放在其所擅长的社交上,强调连接器作用;
而旷视则想通过对云、物联网、视频、边缘计算等技术与AI的协同,精细化地去解决城市的问题。
在旷视看来,如果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像绣花,那人工智能就是一枚击穿和缝合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鸿沟的“绣花针”,尤其是对于特大城市、超大城市来说,人工智能的规模化感知和辅助决策能力更为凸显。
面向上述提到的“城市病”,旷视推出“万象”城市管理系统依托存量的视频监控网络或全新部署智能设备,通过图像识别、视频结构化等图像感知技术,系统可主动对辖区内人、车、事、物等信息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对异常情况或者突发事件发出警报,不仅能够全面释放人的生产力,还可以大幅提升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
目前,旷视城市治理相关产品与解决方案已在北京、上海、浙江、湖北多地上线。
其中,在上海某地镇网格化管理中,旷视针对垃圾治理难题提供了基于AI技术的解决方案,可通过对垃圾桶摆放数量和位置的识别、垃圾满溢识别、乱丢垃圾的行为识别,对辖区内数百个小区垃圾站点进行智慧化管控。
据粗略统计,系统上线后日均问题上报量提升50%,总体运营成本节约20%,垃圾处理效率提升30%。
作为旷视城市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旷视万象针对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街面秩序、市政设施5大类,16种城市管理场景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或现象提出了解决方案。
超强感知
通过集成高效能的算法,万象可对辖区内的人脸、人体、机动车、非机动车和牌照等对象进行特征检测,与传统的人力巡查相比,能够大幅提升案/事件的发现与处置效率。
针对城市复杂、长尾且碎片化的新需求,旷视可基于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Brain++和Objects365通用物品检测数据集,为行业客户用相对更低的成本在本地实现定制算法的研发
业务闭环
除了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提升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能力,万象最大的产品价值在于通过系统平台化,打通了城市管理部门“智能识别、智能预警、智能研判、智能转发”的业务闭环,帮助城管部门高效处理问题。
自治培养
AI和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应用还能够很大程度引导责任主体对城市管理问题的主动整改与自治。
比如,在“店外经营”的违规事件处理过程中,系统AI智能视频分析及时完成现场取证的同时,可利用结构化分析辨别责任主体,通过业务短信接口向责任主体推送整改通知;在街道或公共空间内,甚至可以将扩音器与摄像头连接起来,以提示乱丢垃圾的行人,提高城市居民自我约束意识。
在万象的核心能力之上,旷视针对典型场景推出了智慧城市综合治理解决方案。通过统一的智慧城市综合治理平台,全面支撑疫情防控、门前三包、渣土车管理、垃圾治理、辅助非现场执法、井盖治理、园林管理、专项普查、环卫治理、地摊帮管等子系统建设,帮助城市管理者全方位掌控城市综合态势,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与精细化治理水平。
文明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永远是文明城市创建的主角。
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为城市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无论城市如何发展,城市的核心始终都应该是人。
“绣花针”一样的人工智能只是一种辅助工具,监管不是目的而是手段,AI在城市治理场景的应用是希望通过技术释放城市管理的资源和生产力以更好地服务城市,同时引导群众自治,提升市民综合素质。
在未来的城市数字化建设中,旷视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宏观和微观场景不同层面的问题和需求,打造出更好用、更实用的AI创新应用助力传统业务模式升级,激活城市的生命力,让城市更有温度。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