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慧安防 正文
发私信给AI掘金志
发送

0

行稳海康,何以致远?

本文作者: AI掘金志 2020-11-25 09:47
导语:始终跟用户在一起,共同创新,这是海康威视的基因之一。

行稳海康,何以致远?

安防是片“小池塘”,而城市数字化、企业数字化业务却是“新蓝海”。

在安防“池塘”里耕耘了近20年,得益于AI的加持与落地,龙头海康得以从安防的“小池塘”驶航到数字化业务的“大蓝海”中。

海康EBG,这个承担海康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重任的事业群,今年前三季度,在海康三大BG中保持领先增速,并被外界所看好。

海康做数字化转型业务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其竞争力何在?

近日,海康高级副总裁、EBG负责人徐习明在接受雷锋网AI掘金志采访时表示:

数字化转型与传统信息化有很大不同。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实现为目标的,是基于场景、敏捷迭代的,数字化转型要全方位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今天做数字化转型,要跟业务与管理深度融合,用户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企业业务中,海康以前服务的是安保部门,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但今天企业也需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来提质增效。现在,海康开始延伸服务到企业用户的业务和管理部门,逐渐渗透到了用户的核心经营和管理领域。


始终跟用户在一起,共同创新,这是海康威视的基因之一。不会强行要求用户接受厂家统一的解决方案,企业要有初心,要以终为始,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价值。


所有优秀的产品都是一步步打磨出来的。云眸是海康威视企业业务的一项创新探索,已经成为海康威视服务大连锁企业用户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关于海康EBG业务,以下为采访实录,AI掘金志作了不改变原意的整理与编辑:

简单介绍下海康的EBG业务?

徐习明:这个事业群主要针对企业和民生市场,我们将它分成5个行业群:金融服务、能源冶金、工商企业、智慧建筑、文教卫。

海康EBG会在这五个领域为用户提供安全防范、智慧物联、智能应用、数据分析等服务。

你怎么看待EBG业务未来在海康的角色定位?

徐习明:它是公司业务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公司业务升级的动力引擎之一。

我相信,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随着对构建数字孪生的成本控制和覆盖范围的要求越来越高,至少在感知智能、场景物联方面,我们有很大的机会。

相比PBG、SMBG业务,EBG业务的市场开拓和技术应用有何不同?

徐习明:SMBG会构建闭环的产业互联网。

PBG战场更大、格局更大、投入也更大、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毕竟这是做城市级的数字化转型。

EBG的定位是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这块业务以前未能被大家所关注,这两年借助AI大潮,等到了一个发展的机遇期。

海康EBG业务这几年增速迅猛,你站在管理者的位置上看,是团队的作用更大还是大势就是这样?

徐习明:应该讲是团队抓住了大势。目前来看,挑战还是非常大的,而且我们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

那么自2016年9月加入海康,四年间你所负责的EBG业务发生了哪些目所能及的改变?

徐习明:从“安防”到“业务”,从弱电到IT的转变。

以前我们服务的是用户的安保部门,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但今天也需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来提质增效。

今天,我们开始服务企业用户的核心业务管理需求,通过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服务,譬如安全生产、远程巡店等。

安全生产、远程巡店...这些需求不是一直都存在的吗?

徐习明:对,但是我们应用AI等技术更全面、更细致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很强的技术壁垒吗?或者说,海康凭什么满足了用户的这些需求?

徐习明:一、连接能力。

这一点就不多赘述了,场景越大、设备越多,对产品连接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二、技术基础。

这些年,我们通过AI开放平台把泛在的、低成本的AI应用变成了现实。

通过这个自学习、自标定、自增长的人工智能平台,可以很开放地和各个IT系统紧密结合,帮助用户把低价值密度的视频大数据变成高价值密度场景数字化。

三、贴近用户。

我一直有个观点,AI应用最早是科研化,一些科研型企业会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

再来是场景化,这一点海康已经做得不错,譬如帮助养猪场点个猪、帮助便利店数个烤肠。

最后是工程化,它考验AI的综合落地能力,而且不止是视觉技术的能力。譬如我们帮助用户打造的安全生产体系,这实际上是视觉技术、AI技术、多维感知技术与管理信息系统的紧密结合。AI的落地需要做到软硬一体的结合。

未来哪个公司在这方面做得好,就越有可能将AI、IoT的能力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通过物信融合支持用户的数字化转型。

对于数字化转型,你有哪些独特见解?它和信息化有何本质不同?

徐习明:信息化的过程是推动流程在线化,然后推动决策科学化,从总体上来讲,是一个作业标准化和管控在线化的过程。

数字化转型的数字化,要把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构建数字孪生。数字孪生的完整性、及时性影响了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在构建数字孪生过程当中,海康的“视频+AI”技术能够更高效地帮助用户实现场景数字化。

当然,传统信息化在数字化转型里仍然会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支撑业务流程和业务交易的数字化。很多用户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用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了企业的各方参与者,包括用户、员工和上下游供应链的数字化。

同时,工业物联网实现设备设施的物联,推动生产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数字化,在这个过程中,海康主要为工业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供应商提供“眼睛”。海康的重点在于场景物联,譬如,门店、工地、教室、车间都是一个个场景,在场景内有多少人、有多少设备、有没有危险、有没有违规行为等,完全可以通过感知技术实现数字化。

通过场景物联、设施物联,之后再结合信息网,就形成了海康提出的物信融合、形成了完整的数字孪生。

然后,就是数字化转型的转型部分了。围绕场景,以用户的体验和价值实现为核心,推动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智能能够使企业在市场、服务、生产、供应等领域更敏锐,认知智能能帮助企业洞察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发现规律,预测未来。成功的企业还会在数字模型上进行创新和重塑,找到新的发展模式。

这些应用与传统的视频结构化有何区别?

徐习明:如果停在了视频结构化这一步,就只是实现了AI场景化。我认为未来更重要的应该是AI工程化。

AI工程化?

徐习明:也可以理解为AI综合应用。

譬如门店AI应用,首先要有巡检计划,然后有巡检目标、巡检方法,之后出现了巡检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形成巡检模板,生成巡检报告,这是一个工作闭环。

下一步,甚至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去反思当中问题,通过各类软件的运用,形成一套管理系统。

从硬件为王到软件优先,如果未来EBG体量做到很大,可以说行业进入了软件为王的时代吗?

徐习明:我个人认为不会。

因为这也不是一个软件可以定义的战场,它里面也有很多差异化硬件。

而且,大家不太会为了差异化的赛道,去通过规模优势做一个冗余配置的硬件。这个行业和手机不一样,手机规模足够大,对硬件的需求相对标准,可以采取冗余配置,今天每个人用到自己手机的算法和算力应该只是自己手机很小一部分。

海康的基因适合这样的碎片化市场。我们一直基于底层的技术平台,和用户一起在不同领域做微创新。

你怎么理解并去实践微创新?

徐习明:譬如物业公司有加装摄像头预防高空抛物的需求。

我了解到的是,一般公司会通过安装一个摄像头管理15层。假如某个楼盘有45层,就用三个摄像头叠加管理,成本很高、安装繁琐、后期巡查也麻烦。

海康针对这个场景研发了一款摄像机,将两个广角摄像头做到一起、做好图像拼接,50层以下装一个摄像机就可以全面覆盖。

通过这个微创新,我们降低了用户成本,颜值高,效果还好。

海康是如何洞察、判断这些需求的?

徐习明:第一、始终跟用户在一起,共同创新,这是海康威视的基因之一。我们上到总裁,下到员工,用一个很扁平的组织来保障更贴近用户。

第二,理解商业。哪些场景能带来价值、价值点在哪里?需要下沉到很细的层面去考量,这方面能力需要不断提升。

在帮用户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海康更多是问题导向还是结果导向?换句话说,海康是根据客户的问题去做系统,还是给到一套系统,用户去匹配。

徐习明:早期一定是问题导向,帮助用户解决巡店中的问题、帮用户解决识别中的问题、帮用户解决AI的应用问题。

今天,比如,我们云眸已经服务超15万的门店,我们就有了一些成功经验和积累,后面就会有一些最佳实践的输出。

这个过程中,某些非标准化问题就会和合作伙伴一起去解决。

不会强行要求用户接受厂家统一的解决方案,企业要有初心,要以终为始,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价值。

你认为数字化转型是当前每个企业必须要去实践的吗?

徐习明:必须要做,否则肯定落后。

在深入调研企业数字化转型赛道时,我发现了一个深刻矛盾:企业四处找方案,SaaS服务商落地却很难,供需之间到底存在哪些鸿沟?另外,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几个关键成功要素,您能否根据自己的思考总结一下?

徐习明:如果一个非常大型的企业要去做完整的数字化转型,他可能还是要去找一些专业机构作辅导,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有的人乐观看问题,有的人悲观看问题。20年前做ERP系统时,不少人说不做ERP等死、做了ERP找死。今天来看,很多企业做了,也活得好好的。

回到数字化转型,它与传统信息化有很大不同,数字化转型是以价值实现为目标,是基于场景、敏捷迭代的,数字化转型要全方位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今天做数字化转型,要跟业务与管理深度融合,用户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

过去一年,海康EBG业务增速较多,更多是开发了新客户,还是依靠老客户,占比是多少?

徐习明:新客户多,或者说是我们现在重点贡献业务是老客户新业务,因为很多客户或多或少都买过海康的产品。

未来,海康EBG相关平台更多遵循集成还是被集成?

徐习明:从云眸层面来看,肯定会做完整的技术闭环。

如果在企业整个大的信息化过程中,肯定是会被集成的。

介绍下云眸?

徐习明:云眸是海康威视企业业务的一项创新探索,它是一个内部团队通过自己的想法孵化、创造出来的产品。

这个产品早期的目的是帮助用户有效地去感知和连接,后面我们逐步强化了应用。

到了今天,云眸已经成为我们服务用户数字化转型的主要解决方案之一。

有了AI开放平台之后,我们做得第一件事就是和云眸打通,支持我们云眸的用户应用AI的能力,来不断提升业务效率、扩大数字化能力的范畴。

云眸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徐习明:云眸主要基于海康威视的两大核心基础技术:

一、萤石云。它连接了海康非常多的物联设备,在很严苛的环境打磨下积累了非常厚重的技术壁垒,譬如可在各种网络下保障稳定的一个视频连接和传输。

二、AI开放平台。通过AI开放平台,然后连接萤石云,我们实现了从感知到认知的过渡。

在这个基础上,云眸在自己的赛道上做深应用,做好生态。

在云眸的规划里,哪件事的战略优先级最高?

徐习明:OpenAPI,也就是云眸开发者服务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才能将我们的生态体系建立起来,才能实现更广泛的应用。

云眸已经取得了哪些进展?

徐习明:我们2018年推出产品云眸,当时主要针对大连锁行业提供SaaS云服务。

现在,已经从零售连锁行业向社区、普教、物流等更广泛的细分行业延伸,发展成为提供SaaS与PaaS能力的企业视频云平台,助力企业提升营销与管理效率,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

截至今年10月,服务的连锁门店超15万家、社区业主160万人、学校家长130万人、办公点1万个、物流节点45万个。

云眸投入市场到现在,有无碰到一些问题?

徐习明:当然有,所有优秀的产品都是一步步打磨出来的。

一是兼容性问题,这是市场上所有从业者都应该遇到过的问题。

用户一开始安装了各类各样的设备,我们要去做兼容适配,在这块我们花了不少功夫,海康刚好也积累了很多经验,逐步在解决这些问题。

二是安装服务的需求。大连锁的情况下,用户都有经营的压力。基于此,海康也创立了E连锁,充分利用我们的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第三点也是最难的,数字化转型讲来讲去,很多人就只提数字化而忘了转型,怎么能帮用户真正实现转型,这一点到现在我们还是面临挑战,需要我们自身不断地去试错、进步,从而为用户提供更接地气的服务。

目前,包括我们还有很多工作在加快改进。数字化转型之路,任重道远。雷锋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