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早期的智慧物联大厂们,一路高歌猛进,恨不得做到毛细血管。如今你仔细看,似有不同:
他们在划定边界,悄悄后退。
产品层面,轻量化、平台化属性趋显。
海康的AI开放平台、智慧城市数智底座,大华的“一体系、两平台”、云睿、巨灵AI开放平台,他们卯起劲,不知不觉中建立了软件平台底座能力。
战略层面,放弃主动集成,退居幕后,培养生态。
大华曾对AI掘金志表示,大华对定制化项目非常克制,未来大华会往后退。
“主动集成我坚定不干,合作伙伴去干,把合作伙伴给培养起来。”
海康也表示,SMBG会围绕服务渠道伙伴、工程伙伴做更多的工作,连通线上线下,让生态里的从业者更专业、更规范的开展工作,也用互联网后台的建设和管理帮他们提升运转效率。
他们通过“被集成”的方式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让利合作伙伴,后者承担总集成商或工程商的角色,以保证生态链的平衡。
表面看,他们依然无处不在,但为何不再高歌猛进?
首先要明白一点,后退不是退步,而是智慧物联转型的必然,是更多地让利他人,以求长期的共赢。
从外部需求侧看,近年入局B端者派系各异,路径打法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普遍共识:ToB业务庞杂繁复且极其碎片化。
智能化时代,ToB业务散碎程度更突出、差异化更强、速度更快、发散度更高。
比如交通领域,未来可能诞生上千种算法;比如井下煤矿领域,应用场景多、需求细碎、产线极多,全线铺开差异化非常大。
内部供给侧看,没有一家厂商可以大包大揽解决各个环节的问题,场景也无法由任何一个主体完全覆盖。
业内多位专家告诉AI掘金志,围绕客户需求做各类定制,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算法的定制,这是行业的长期要求,甚至可能是本质特征。
这些大举进入B端的企业,无不多线覆盖,产品求全、场景求广。
要hold住差异化大、颗粒度细、定制化大的B端业务,就意味着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投入。
他们需要回答的一个核心问题:成本的矛盾。
没有底层平台能力和规模经济,边际成本投入将面临失控。
海康曾提到,海康聚焦在感知和数据的能力上,从竞争的角度说,最后方案是不是站得住脚,还是要看有没有足够的经验积累,能不能产生规模经济。
在碎片化的市场中找相对通用的方案、相对有规模效应的需求,是行业巨头的责任,也是义务。
其实,于他们自身,作为集团级别企业,无论是员工规模、产品规模、业务规模,要与边际成本抗衡,底层平台化支撑、生态合作是必然选择。
以海康为例,员工从28个人到如今超4万人,产品线之长让人咂舌:从前端摄像机,中间传输,后端录像机,再到中心存储、服务器,从软件到硬件、从屏显到网线。
一个惊人的数字,海康在售产品SKU已近30000种产品。
近3万的SKU、细碎的场景、万千的方案,行业碎片化带来的成本,需要规模化来填补,需要标准化平台,提高模块复用率,如此才能降低边际成本。
而在业务层面,他们的“后退”,更多是针对中小企业。
行业头部企业在定制化程度、业务复杂程度等等方面都极具代表性,资金较为充足,转型更为迫切。
海康曾提到,在拓展更多客户还是头部客户深化的问题上,海康倾向于认为大部分行业的份额都会逐渐向头部企业聚集,而头部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自身营收的比例会更大,投资更集中。
“我们直接去甲方招标的项目比例真不高,我们做一些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做试点,完善解决方案,更好地摸索行业细分领域。比如做ToB时,挑某个行业的Top3,选一家一起合作。”大华股份白培林(化名)告诉AI掘金志。
换句话说,行业头部的数字化转型案例集百家之所长,是海康、大华ToB业务的核心,ToSMB,则是扩大规模的基础。
大企业的经验沉淀到产业和平台,中小企业以标准化需求为主,可以导入行业头部经验和方案,他们通过生态伙伴做定制和交付,实现快速响应。
合作伙伴分为两个大的方向:第一,大的集成商,第二,中小工程方。
合作伙伴借助海康、大华的力量增强客户信服度,海康、大华借助合作伙伴力量持续拓宽覆盖范围。
通过渠道下沉,提炼出终端用户的共性需求优质的解决方案,通过合作伙伴更有效地推广解决方案。
下沉的销售人员、技术人员与合作伙伴进行捆绑,比如一起覆盖区域中的企业,在整体分工中构建共建、共赢的模式。
如此,销售从被动变为主动,销售推广更有效率和质量。
“我们自己的下沉核心绝不是和合作伙伴抢生意,而是一方面让市场更加活跃,另一方面通过下沉人员赋能合作伙伴,当合作伙伴能力更强,我们的覆盖也将更广。”大华股份先进研究院院长殷俊表示。
这一招,以退为进,变潜在敌人为合作伙伴。
为什么说SMB业务被低估?
此前,海、大一直承包大G城市级的集中型项目,转舵ToB后,聚焦各个行业龙头。
每每公开场合,当ToB业务享受着众心捧月的待遇时,SMB鲜少是重点。但,不要小看长期位居角落的SMB业务的潜力。
SMB身上具备一种时代滞后效应。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平安城市、智能交通、雪亮工程占中国安防市场的53%,一直以来,行业也大多将目光放在那耀眼的53%上,忽视了47%的巨大潜力。
而后雪亮工程步入尾声,AI等技术日趋成熟,碎片化的数字城市市场暗流涌动。
逐渐消失的安防边界,让那剩下的47%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酵。
社区、园区、商业、工地、楼宇、商铺、工厂、景区......
无数散落在全国各地区、各行业的智能化需求,像潺潺流水的小溪,正流淌、贯穿出一副山河巨制。
它碎片化、分布零散、单个体量小、项目规模小、营收小,但数量多、范围广,如毛细血管般的市场,规模累积效应大,正成为数字城市走上台前的重要砝码。
海康、大华SMB对准的,正是雪亮、平安等背后寂寂无名的、极具代表性的“小”市场、长尾市场。
SMB身上具备一种时代普惠效应。
纵观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共同特点:机器劳动取代体力劳动,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即将开启智能化时代,则由机器取代体力,向机器取代脑力变革。
注意一个关键词:取代。
何为取代?用某一件事物代替另一件事物。要实现这一点,离不开“广泛地、大规模地”应用。
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分别是:
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内燃机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因此,要实现真正的智能化,是全社会、全行业范围内的应用落地。
如果说大B是数字化、智能化的机动车部队,那么小B就是浩瀚庞大的非机动车大军,后者身段灵活,且无处不在。
SMB代表的,是国家政策之外的市场自发驱动力量。
那些碎片化市场,那些在万千被忽视的小场景,是推动智能化时代进一步的核心要素,是AI全面落地的主力军。
除了范围广、规模大,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作为B端分支,SMB的行业特性里,具备平台经济的基因。
海康曾提到,ToB、ToG业务的市场中,厂商很难成为平台级的公司,而定位泛安防产业互联网的SMBG,是有可能衍生出小平台来发挥主导作用。
大华股份ToB业务研发中心副总裁李广义和国内营销中心副总裁史东也曾对AI掘金志表示,SMB端,不像G端大包大揽,不像B端技术壁垒高,也不像C端重个人体验,SMB端偏向于生态和业务的管理制度。
而以通用化和场景化的基础业务,让SMB的技术逻辑最简单。
一旦通用化份额占据主导,就具备规模化效应的温室,加之生态效益,就能催生平台型经济。
平台经济的魅力在于凝聚资源,将传统经济链条式的上中下游组织,重构成围绕平台的环形链条。
平台将原本冗长的产业链弯曲成了环形,B端用户通过平台直接触及C端用户,节省的各个环节步骤,提高了产业效率。
海康、大华需要这样的平台经济模式,而SMB也具备这个潜力。所以我们看到,他们的确这么做了。
海康在2019年年报中首次对SMB业务进行了详细描述,明确了SMB业务定位:产业互联网,并推出海康互联和海康云商两个主线平台。
在海康之后,2020年大华也首次明确提出SMB战略并推出云商平台。
SMB业务,背后是一条工业品产业链。
它并不是普通认知里的交易型、流通型或者社交型的互联网平台,在这条产业链上,涉及到设计、施工、验收等非标准环节。
它需要一个非强业务联系的形式,让经销商和工程商去开拓市场,三、四级代理开始下沉,形成低成本、高效率、高质量的团队,海康、大华站在他们背后提供技术、方案和营销的支持,如此,才不失为一种共赢方式。
与此同时,SMB市场中的众多主体,工程商、服务商和个体从业者虽然具有碎片化的覆盖能力,但是方案能力需要提升和更新,业务开展难以标准化,经销商面对繁杂而不断迭代的产品方案,业务学习压力大,经营管理难度高。
海康、大华的SMB平台,正是取平台经济之所长,弥补产业链之短。
海康、大华,有产品、有项目、有方案、有工具、有资金、有运维和售后需求,需要三四级经销商、安防从业者、第三方生态和中小企业用户的推广能力和本土化优势;
SMB市场主体,有覆盖能力、响应速度快、人脉资源广、有服务效率和质量,需要产品、需要方案,需要新的利润。
当供需组成了一个闭环,再整合到云端,实现互联网前后端的采、购、销,售前售后的一站式服务,就形成了我们朝思暮念的产业互联网闭环。
线下体验店为用户提供咨询、勘测、方案设计、安装、售后、评价等服务,线上提供派单、售前、培训、认证、案例、资讯等服务。线下体验,线上购买,打通线上线下,链接消费者和服务商。
既有整合产业链伙伴之功,又有盘活渠道店铺之效。
这一前一后进入的中小企业业务,成绩如何?
以海康为例,2021年上半年,海康SMBG营业收入61.74亿元,可与其他两大BG相较,更因疫情后反弹,同比增速惊人,达105.80%。
海康曾提到,SMBG业务增速在三个BG之中一直是最大的,近两年复合增速超过20%。
他们这一步,应该走,也走对了。
其实海康、大华此前并无大B、小B之分。
SMB诞生于2-3年前的组织架构调整,这一步,由行业属性转变为业务属性,不仅理清了业务脉络,也扩宽了前行航道。
横向上,安防只是一个子行业,以ToG和ToB为主线,可以迈向交通、制造、园区、工厂、医疗、教育等等智慧物联领域。
纵向上,可以贯通产业链,联合产业链更多的环节,从一变二、从二变三,去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SMB是他们贯通纵向产业链、扩大横向业务面的重要一城。
过去10年,是安防市场疯狂增长的10年。其中,海、大赖以生存的渠道建设已经足够强大。
但实际上,即使渠道下沉多年,双龙头也仅能覆盖到地市一级,部分区域到县一级,更别谈乡镇和村。
原因无他:SMB市场中的细分场景,极其散碎,难以直接高效覆盖,在全国各个县、乡、镇去完整部署自己的售后、运维团队,一家家地推,成本极高。
在SMB领域,与其说是后退,不如是换一种方式的前进。引用一句俗语:退一步,也许是海阔天空、星辰大海。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