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021年12月11日,由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AI掘金志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人工智能安防峰会」将在深圳拉开帷幕。
作为重磅嘉宾之一,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CVPR 2021程序主席、IEEE Fellow虞晶怡将在会上发表演讲。
虞晶怡,上海科技大学信息学院执行院长,同时也是IEEE CVPR 2021、IEEE WACV 2021和ICCV 2025的大会程序主席。
本科毕业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双学位,200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博士学位,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成像领域的探索,2021年入选IEEE Fellow。
2016年,他人工智能领域世界级顶尖学者马毅、麻省理工博士Jason Yang、3D成像行业专家洪煦共同创立「叠境数字」,致力将学术成果转化为落地应用,以计算机视觉技术、光场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为核心,赋能企业及智慧城市建设。
虞晶怡指出,人眼可能是世界上最精密的相机。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一是角膜,负责2/3聚焦作用,二是晶状体,两者把光线从三维空间映射到视网膜上,再通过电信号传输到大脑,产生图像。
而人之所以能看到三维世界,主要有三大原因:
其一:人的两只眼睛在正前方,相互之间有极大的重叠区域,人的第一视觉是通过两只眼睛的平移得到的。
其二:人不单有双目视觉,即使闭上一只眼也能对物体产生立体感知。
其三:大脑可以分析语义,能分清楚桌子和人,不会将两者混淆。
目前的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即利用此原理,实现对三维物体和三维环境的重现。
但虚拟现实具有局限性:缺乏立体视差、缺乏动态对焦、缺乏运动视差。
虞晶怡团队研发了一套360度3D环视系统,在立体视差上,基于核心算法完成实时拼接,在云端进行压缩和传输,在手机端实现360度3D直播,解决双目视觉问题;通过相机振列,即光场相机,采集各个方向和各个角度的光线,达到动态对焦效果;通过在计算机图形学的渲染和计算机视觉的三维重建之间搭建一个平衡点Lumigraph(光图),产生运动视差。
虞晶怡团队利用模拟人眼、计算机视觉的方式,对单个人体、多个人体、房间等进行三维重建,效果非常精确。
其团队曾利用光场技术为上海博物馆高精度重建文物,这种通过光场渲染后的三维模型,开创了全新的文物保存与记载方式。
除了娱乐,还此原理可以用VR、AR做药物研发、远程教育等领域。
主办方:雷峰网 & AI掘金志
会议时间:2021年12月11日
会议地点:深圳中洲万豪酒店
专享福利:进入大会主页 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2021,可购买399元限时早鸟票和业内代表限量免费票 https://gair.leiphone.com/gair/gair2021/ticket。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