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智慧城市 正文
发私信给刘路遥
发送

0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本文作者: 刘路遥 2022-08-10 11:44
导语:搭载“浙渔安”系统的渔船,驶入东海。

这几天,大家应该都曾被这段视频刷屏。

视频中,一幕是插满国旗千帆竞发的渔船,一幕是实时海上渔船地图,标有“浙岱渔”编号的船只密密麻麻地出现在台湾岛附近,甚至有几个船只显示已登录台湾岛。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官方最新消息称涉事船名号和MMSI码非岱山籍渔船使用。

虽然并非真正登录,但看着视频中实时显示画面,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猛然意识到,印象中装潢简陋、设备老化,与“数字化”相去甚远的渔船,什么时候如此先进了?

雷峰网不禁好奇了下浙江出海渔民相关技术——“浙渔安”系统。

“浙渔安”系统是一套智慧化、数字化的系统,依托卫星宽带通信网、智慧渔港网和安全生产预警网,可以集成并升级多项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功能。

在今年伏季休渔期结束前,浙江舟山渔业部门为2400多艘渔船安装上了浙江省渔船安全精密智控系统。

出海渔民最需要什么设备?

细数历史上的海难事件,会发现大多数的不幸都源于深藏在大海中的未知,以及被大海切断的通信。

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常常陷渔民于险境,与外界断绝的通信,则无情吞噬他们斗争的勇气,等待命运的最终裁决。

因此可以说,智能的监控摄像头、智慧的显示屏、良好畅通的通信,是承载渔民的生命之舟的重要部分。

从2022年起,浙江将在农村建设了十九年的“千万工程”项目,全面带向大海,意在架起一张无形的数字网络,改造出一批智慧化渔船,帮助渔船实现作业区域的自主防碰撞,以及将救助信号接收范围扩大到整个东海。

浙江是全国唯一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建设试点省份,在海上“千万项目”背景下诞生的“浙渔安”系统,正是为解决这些痛点而来。

事实上,今年因政治及军事因素而备受关注的东海渔船,并非第一批下海的智慧化渔船。

去年9月16日,第二十四届中国(象山)开渔节上,浙江发布并上线了全国第一个将系统性重塑渔船安全监管机制的数字化平台——“浙渔安”系统1.0测试版。

当时,象山石浦港内近2000艘整装待发的大马力渔船中,有200艘已经接入“浙渔安”系统,并且按照海上“千万工程”项目的最新标准改造一新。

“浙渔安”系统的核心离不开“三张网”:卫星宽带通信网、智慧渔港网和安全生产预警网,能在港口对不符合进出港条件的船舶、船员即时告警、快速处置,还能在海上智能识别渔船危险状态和船员危险行为,及时进行预警。

具体到渔业场景,分为渔船(船员)码、船上AI巡检、海上“斑马线”等13个子系统应用,以实现渔船安全生产的“全覆盖、全实时、全闭环、全协同”治理。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搭载了“浙渔安”系统的渔船,船身遍布预警摄像头,随处可见智慧显示屏,还能和外界保持良好的实时通讯。

安装在渔船各个关键位置的摄像头,会对渔船全程行为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预警,以及实时上传云端后台。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在捕捉到船员未穿救生衣、驾驶舱无人值守等情况时,会自动触发警报功能。在渔船遇到险情如台风时,执法和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后台信息,第一时间做出人工干预,指导渔船脱离险情。

安装在船头驾驶舱、卧室休息区的可触控操作屏,则可以帮助渔民掌握整艘船的运行情况,实时显示渔船具体位置,及当下海底障碍物等。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海上作业,保持通讯设备24小时开机至关重要。

以往渔船通讯主要通过单边带(短波通讯)、渔用对讲机(超短波通讯)、电话或短信(高频卫星通讯)三种方式,通话质量相对较差。搭载了“浙渔安”系统的渔船,通过卫星宽带通信网,可直接通过触控操作屏或者微信与外界直接通话,根本性解决了海陆互联互通难的难题。

「浙岱渔」渔船登录台湾岛?扒一扒背后的 C 位技术

如果说去年9月推出的“浙渔安”系统1.0,将海上渔船安全生产工作,推入了智治时代。

那么今年4月推出的“浙渔安”系统2.0,则在实用性、实战性、实效性上更进了一步。

升级迭代后“浙渔安”系统,呈现为“1+3+1+N”架构体系。

其核心架构体系是一仓三网:在三张基础网的基础上,设计构建1个渔业综合数据仓。

此外,还将原本的渔船(船员)码进行分别区分为渔船码、船员码,升级为1套“浙农码”;针对商渔船碰撞、自然灾害沉船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上,开发了5个场景及与之对应的6个监管模块,形成“5+6”多跨应用场景。

上个月,为了确保此次渔民高效出海,安全回家,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又印发《关于做好“浙渔安”系统贯通应用工作的通知》,监督“浙渔安”系统的安装工作。

不可否认,面对不确定性极大的海上作业,渔民的个人经验至关重要,但这份经验常常需以生命为筹码进行等价交换。

“浙渔安”渔船安全精密智控平台,是用数字化对渔船进行重新武装,帮助渔民成为更加优秀的海洋捕手,也让他们更加安全、舒适地满载而归。

数字上渔船,一个重要但不能着急的问题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拥有6486.24公里的漫长海岸线,为全国之最。

广阔的海域意味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天然的地理优势催生出大批以海为生的渔民,坐拥全国三分之一的渔船数量,让浙江成为当之无愧的“渔业大省”。

然而,浙江又是中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大小岛屿总计3000有余。

站在渔业角度,广阔的作业面积,复杂的通航环境,意味着海上渔船事故易发频发,同时安全监管压力十分大。

“浙渔安”系统的落地以及升级迭代,在渔船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保障上,为渔民上了一重安全锁。

“浙渔安”系统是海上的数字灯塔,同时也是浙江省数字政府“浙里安全”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里安全”是浙江省全省数字化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包括农业安全、网络安全、社保基金安全、住房安全等众多场景,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观研报告网数据,2022年全国数字政府建设指数平均值为51.7,浙江省以73.4的建设指数,仅次于广东省,走在全国前列。

以海上数字化为例,我国共有9个沿海省份,但浙江至今依然是全国唯一渔船渔港精密智控建设试点省份,而其代表项目“浙渔安”的落地也才不过一年。

自古以来,渔业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占有着重要地位,海上渔船事故多发,更是一个共性问题。

那么,为什么在产业数字化热度节节攀升的当下,渔业数字化进程又为何进展的这样缓慢?众多沿海政府却表现的“无动于衷”呢?

其一,海洋渔业信息化还处于萌芽时期,短板太多,难以一时补齐。

海洋环境相对于陆域环境,更加复杂、特殊,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难以直接照搬到渔业,物联网感知设备问题、海洋通信问题、智慧渔业所需的跨学科人才等的建设与培育,均需一段时间。

其二,渔业资源分布不均,政府的财政分配侧重,影响了渔业数字化进程。

2021年全国GDP排名前四的省份都是沿海省份,浙江省排名第四位,然而排在前面的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其第一产业中的渔业资源都远不如浙江省。

其三,渔业从业者的困境,数字化设备需求不足,难以带动产业研发。

我国渔业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数字化意识不足,且多为小规模经营,经济实力薄弱,再加之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使得诸如智慧视频等高端配套设备难以普及。

因此不难得出结论,我国海洋渔业的信息化,具有众多独特的难点与挑战,无法与陆域环境下的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量齐观。

浙江省“浙渔安”系统的率先落地,尽管在信息系统互通、数据开放共享、数据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还有待完善,但已经为全国的渔业数字化做出了积极示范。

而我们知道,当一个行业的领头羊出现的时候,后面必然会有一群羊紧跟而来。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主笔

VX:MOON_ERS 欢迎交流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