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机器人 正文
发私信给王金旺
发送

0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本文作者: 王金旺 2019-07-16 17:59 专题:CCF-GAIR 2019
导语:配送机器人何时进入人类生活?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雷锋网按:7月12日-7月14日,2019第四届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 2019)于深圳正式召开。峰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承办,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协办,得到了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指导,是国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学术界、工业界及投资界三大领域的顶级交流博览盛会,旨在打造国内人工智能领域极具实力的跨界交流合作平台。

机器人“热”已经不是一两年的事,其中,配送机器人在近两年尤为火热。

在CCF-GAIR 2019的「机器人前沿专场」论坛上,擎朗机器人CEO李通发表了《室内无人配送机器人规模化普及》的主题演讲,介绍了当下配送机器人的商业模式和发展趋势。

以下为李通的演讲全文,雷锋网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配送机器人普及,当下恰逢其时

配送机器人是以移动为核心,类似于一个在室内进行配送的工作的小号无人驾驶车。“我们研究了很多年,我们认为现在已经开始规模化的普及。”

2018年10月28日,海底捞首家智慧餐厅在北京正式运营。海底捞第一家智慧餐厅位于北京中骏世界大厦地下一层,该餐厅配备了10台机器人,其中有6台传送机器人和4台回收机器人,该智慧餐厅的开业轰动了整个餐饮界。

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现在配送机器人在餐饮领域已经开始全面普及,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当然,除了海底捞开出的第一家智慧餐厅以外,它将带动很多新的餐饮品牌开始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工。

擎朗智能专注于落地普及室内全自主无人配送机器人,其产品主要应用于餐厅、酒店、商场、KTV、外卖、快递无人配送、医院药品配送等领域。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上图是我们的送餐机器人后台数据,平均每台机器人一天跑一两百趟,它的配送效率完全超过了一个人的效率。

我们回到商用机器人的发展规律,2016年,李开复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演讲中表示,从整个时间节点上来看,商用机器人是继工业机器人之后一个快速落地和普及的行业,只有当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架构更进一步成熟才会普及家用机器人。所以我们也认可这种路径,工业早于商业、商业早于家用(扫地机器人除外),到今天这个时间点来看,正是商用机器人普及的一个节点。

功能类机器人“以租代售”的商业模式

我们通常将商用机器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见的交互类机器人,大家看到很多迎宾机器人,实质上主要是起到陪伴、聊天作用;另一类是功能类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是在服务业、商业环境中真实干活的工具。功能类机器人中一个很重要的类型就是以移动为核心的配送机器人。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众所周知,现在我们仍处于一个弱人工智能时代,强交互是很困难的,我们认为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市场需要真正有用的机器人,也就是一个功能性的机器人。我们认为判断是否是刚需的功能性机器人有以下三点:

  • 第一,原来在这个场景下是不是有人做这个事情;

  • 第二,是否是“跑腿”类的工作;

  • 第三,它是不是一个高频的需求。

如果是的话,我们用机器来取代人,这就是一个有价值的事情。当下此类应用场景包括:在餐厅中的传菜员,送货、送快递、送外卖,这些都是高频需求;医院中设备的配送,大型公共场所的清扫,保安巡逻(每天晚上可能大家睡觉的时候,他们都要进行巡更)。我们认为这些场景都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可以落地的场景。

我们为什么说规模化普及的时间已到?我们是怎么做的呢?

我们今天实现了以租代售,做机器人的运营。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此前传统机器人可能10万、20万一台,有的甚至50万一台,我们现在是3000元/台/月的租赁价格,就是说一个餐厅拿出3000元就可以让一个机器人帮你干活,而且这个传菜机器人每天比一般的传菜员的工作时间更长。我们用这样的方法已经在各类大小餐厅中普及了数千台机器人。而且我们认为传菜机器人在商业环境当中未来一定是以租赁为主,以运营为核心。

配送机器人两次起落的“因”与“果”

服务领域的配送机器人不同于工业领域应用的机器人。

在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是直接卖给工厂的,对于工厂而言,它有一个维修的班组,从而可以自己维护设备(机器人)。但是如果今天的餐厅、酒店、商场为了用机器人,还需要另外招一个修机器人的团队,显然不太现实。这意味着此类服务行业用配送机器人一定是依赖第三方提供长期维护服务的。例如汽车领域,汽车生产出厂后,由4S店负责保养;写字楼,开发商盖出来以后,一定有物业来维护。

我们认为机器人,特别是配送机器人,从商业角度来看,一定是一个长期运营的过程,包括机器人的安装、部署、系统维护都是由第三方来完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在做一个机器人运营的工作。

具体到餐饮领域的传菜机器人,我们发现所有的新技术成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从萌芽期到泡沫期、衰退期,再到第二次进入到真正的成长期。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在餐饮配送机器人行业,在2014、2015年的时候,市场上出现过一波端着盘子的磁导轨机器人,当时火过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餐厅老板都会买一个这样的机器人在自己的餐厅里用。后来因为这类机器人的实用性太差,例如,一个有有100张桌子的餐厅,送完1号桌的菜后,它无法直接返回(因为是磁导轨的),需要绕过100多张餐桌才能返回。经过市场验证,大家发现这样的产品并不实用,因此,到2016年后,整个市场开始下滑,进入市场的衰退期。

接下来两年里,随着人工智能算法的成熟、商用配送机器人供应链的成熟,使得新型的功能型配送机器人出现在餐厅中。之所以配送机器人再次被提及,也与目前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很大关系,中国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我们称之为哑铃上升。

一边是蓝领的薪资涨得特别快,一边是金领的薪资涨得特别快,在中间的白领的薪资好多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叫作哑铃型人工成本的上升。

人力成本在提升,机器人的使用成本在下降,机器人的技术在成熟,使得最终ROI(投入产出比)达到了平衡,这个平衡使得整个配送机器人进入了高速成长期。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以已覆盖的某一餐饮企业为例,我们计算一下它的人力成本,上图左边这张图是一份公开数据,中国的餐饮业中的服务员每年的综合人力成本(包括工资、社保、食宿等费用)。从上图可以看出,一线城市的综合成本已经达到了7000元/月,它包括拿到手里的薪资(4000—4500元),以及食宿费用、综合保险、每隔三个月要离职的成本(现在基层服务员一年内的离职率至少在百分之七八十)等,这使得人力成本已经高到非常吓人的程度。

而现在一台机器人的成本目前只有一二线城市餐饮业服务员成本的一半。对餐厅来讲,它的投入产出比是合理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个行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普及,而且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很多头部的餐饮企业都在尝试把“机械”工作交给机器人做。例如,一位传菜员,在一线城市的薪资为4000—4500元;如果你给他一辆电动车,他会变成一位快递员、外卖员,他的薪资从4000元变成了7000元。因此,电商兴起后,很多服务员开始转向快递行业;外卖行业兴起后,又有一批服务员转向外卖行业。到今天,在香港的餐厅中,基本上都是年纪比较大的老人在做服务人员,已经没有年轻人愿意做这样简单、重复性高的工作了。

由此可见,随着人的成本越来越昂贵,机器的成本越来越便宜,“机器换人”将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配送机器人批量化落地,开始进入人类生活

擎朗机器人李通:配送机器人的商业逻辑与行业落地因果论 | CCF-GAIR 2019


上图是我们的机器人工厂,传统的机器人是实验室里的,我们的机器人是拥有激光雷达、深度视觉、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编码器、超声波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一系列传感器的高端机器人。这样的机器人我们现在已经可以像生产冰箱一样进行生产。它不再是一个实验室里的实验设备,不再是一个少数研发工程师攒出来的样机,而是一个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的标准化机器。

因此,我认为机器人,尤其是商用的送餐机器人,因为中国强大的人工智能水平及供应链能力已经快速发展起来。

上图是我们合作的客户,你会发现基本上很多你听过名字的企业都已经开始使用机器人,有的已经全面上机器人了,有的客户正在测试。我们的机器人目前已经应用在火锅类、中餐类、西餐类,甚至烧烤类餐厅。

我经常听到说,在未来多少年服务机器人,特别是商用配送机器人会走进人们的生活,但是我在这里说,服务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不是未来,就在今天、就在现在。

雷锋网在会后对擎朗机器人CEO李通进行了采访,精彩内容节选如下:

雷锋网:您在演讲中也提到2018年之后,AI算法的成熟成为配送机器人量产落地推动力之一,具体在2018年前后,AI算法有怎样的技术突破?

李通:实际上,AI算法的成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逐渐成熟起来的。从2015年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爆发开始,其实配送机器人就已经一直随之更新迭代了。

硬件迭代是有周期的,经过三年技术、产品迭代,到2018年,配送机器人的产品设计、测试、生产、供应链实际上已经逐渐成熟起来。这是一个逐渐迭代的过程,而不是说2018年这一时间节点上突然产生了什么革命性的变化。

雷锋网:擎朗机器人在2018年前后就AI算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通:其实配送机器人就是一个小号的无人车,与无人驾驶一样需要定位导航,知道自己在哪里、去哪里、怎么去;然后,在硬件配置上,有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等。

配送机器人的AI算法与无人驾驶汽车的AI算法一样,是一个多传感器融合的算法,并以此探测周边环境,建立地图模型,从而反馈出自己的位置,并通过餐厅的相关数据逐渐提升机器人的定位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雷锋网:配送机器人之所以能够更早落地,是因为是封闭场景的无人驾驶?

李通:是的,这就是为什么配送机器人现在可以实现,无人驾驶汽车还需要再等几年。因为实际上在开放环境中的无人驾驶技术难度太大了,目前还难以实现。

雷锋网:现在配送机器人领域有很多厂商都在通过售卖硬件进行盈利,我们现在则是「租赁+服务运营」模式,是会一直做租赁?还是会会先做租赁,产业成熟后开始进行硬件售卖?商业逻辑是什么?

李通:我们会一直以「租赁+服务运营」为商业模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成本收回时间考虑。餐厅老板并不关心机器人的所属权,他们更关心的是这个月花了多少钱,机器人完成了多少工作。如果让餐厅老板去买,谈合作时为他们核算5年内每台设备每年的成本价,他可能会担心五年内餐厅是否会正常运营或转型。因而,对于配送机器人而言,设备销售会很难。

第二,成本投入产出比。目前来看,机器人毕竟还是一个高科技设备,需要考虑设备维护的问题。餐厅或其他服务类企业不可能为机器人再配备一个运维团队,所以这类产品一定是需要有售后服务的产品。在租赁模式中,有了问题,通过设备商的维护团队就可以实现设备维护。

雷锋网:擎朗机器人的运营团队有怎样的规模?现在在哪些城市有部署团队?

李通:擎朗机器人在全国范围内目前有两三百人规模的团队,具体包括销售、技术支持、运营人员。我们现在在北京、天津、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长沙等地都有部署运营团队,目前仍在不断在新的城市进行团队部署。

雷锋网:目前配送机器人领域有众多配送机器人厂商,如何看待当下行业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

李通:从客户角度来讲,首先,餐饮类厂商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厂商需要想办法解决劳动力问题;其次,机器人只是用来替代传送等场景,诸如海底捞这类特别强调服务的应用场所,它是把一些后厨的传送环节通过机器人来取代,也就是把机械的事情让机器人去干,将有限的人力全部投入到服务中,因此,应用机器人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

从行业角度来讲,配送机器人真的是要想实用和普及,其实你要做很多工作。现在配送机器人行业已经起来,我希望这个时候从事这个行业的人一定要做到底将很多细节完善后,配送机器人才能真正地普及和推广。

「AI投研邦」将在近期上线CCF GAIR 2019峰会完整视频与各大主题专场白皮书,包括机器人前沿专场、智能交通专场、智慧城市专场、AI芯片专场、AI金融专场、AI医疗专场、智慧教育专场等。「AI投研邦」会员们可免费观看全年峰会视频与研报内容,扫码进入会员页面了解更多,或私信助教小慕(微信:moocmm)咨询。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主编

关注AIoT、机器人、智能硬件,新闻爆料、行业交流(注明公司、职位和名字)微信:18210039208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