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亚萌 | 2016-10-23 21:54 |
2016 世界机器人大会(简称 2016 WRC )于 10 月 20-25 日在北京举行,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举办。学术企业大咖、明星机器人齐聚!雷锋网几个编辑们在现场几乎跑断腿,为什么?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就知道了:
为期 3 天的主论坛、22 场专题论坛,嘉宾包含来自11个国家的300多位机器人领域专家,近150家国内和国外的机器人相关企业会参与WRC的展览部分;同期大会有6个机器人主题赛事,共有500余支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团队参赛。此外,会期还会有Bots开发平台和机器人团队标准公布。
组委会官方表达了想把这一会议做成机器人领域的“达沃斯”。下面回顾一下过去 4 天的大会都有哪些精彩瞬间。
在主论坛上,第一位演讲者是俄罗斯机器人协会的创始人和主席 Vitaly Nedelskiy,他用数据说话,简述了工业机器人市场的现状以及中俄工业机器人合作的未来前景。
全球机器人市场增速迅猛:从2000年到2015年这十五年间,每年工业机器人的供应量增速大概是12%左右,2015年工业机器人供应量已经达到了254,000万台,全球正在使用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到2015年底增加了11%,总共达到了160万台。
在过去三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供应状态增长速度惊人,2014年到2015年中国的市场增加了70%,非常有意思的是,中国的制造业在过去的三年当中市场份额已经占到了20%,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进展。
机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是韩国,平均密度是每万人69个,中国的密度是每万人49个,也就意味着在中国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斯坦福大学 Oussama Khatib 教授所制造的“海洋一号”(Ocean One)机器人,潜入到了 100 米左右的海底,成功从一艘法国的沉船上打捞出完整的古董文物,令人惊叹。“海洋一号”拥有令人难忘的人形外观和灵敏的操控性能,为水下机器人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
在接受雷锋网的采访时,Khatib 表示,具有多关节人形外观的“海洋一号”最大的技术难点是水下环境,他们使用“油填充结构”(Oil-filled Structures),内部油压与外部水压相互抵消。另外他们采用的是无线光通信,未来的构想是在水底建立移动充电站,让多个机器人循环作业。
日本机器人学会主席、早稻田大学教授 Atsuo Takanishi 为我们展现了日本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图景,除了能走、能跑、能干活的机器人之外,还有令人开心的颜艺机器人。
下图中的机器人能模拟人吹笛子的状态,演奏音乐。实际上这个机器人在呼吸的状态才能吹起笛子,同样的还要控制它呼吸的节奏,这样听起来的声音才比较真实。每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调,机器人的手指都在按不同的键。
另外,日本科学家们还在试图赋予机器人情感,他们把新的机器人命名为 COBIN,这算是一个比较搞笑的机器人,会做出浮夸的表情和语调,动作感也很强。
在科幻电影中,我们总能看见一些微型机器人进入人的身体为人们治疗一些疑难杂症,其实这种方式已经慢慢的成为了现实。在 10 月 22 日的主论坛上,来自意大利比萨安娜大学的教授Paolo Dairo和大家分享了一段将彻底改变肠胃诊断与治疗的内容——机器人进入体内的治疗。
目前肠胃筛查的技术也是用了柔性的内视镜,但是这种内视镜用起来病人仍然是非常痛苦的,因为需要将体型不算小的设备放入肠道中,所以很多人还是不愿意接受。现在有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用一种带有摄像功能的小胶囊进行检查,这样就能够进入到肠胃当中比较细微的地方,也能减少患者的痛苦。
它的灵感来自于那种蠕动的小虫子,能够进入肠胃进行自助的蠕动和检查。通过对两千多名病人的临床测试,人们在使用这个技术的时候还是比较舒适的,它的痛苦比传统的结肠内视镜检查要降低百分之九十。
10月 22 日主论坛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Homayoon Kazerooni 教授表示,他强调类似《钢铁侠》、《终结者》这样电影中看似“炫酷”的技术,不应是机器人发展所追求的方向。而减轻劳工的艰辛、帮助患病的孩子恢复健康、改善普通人的生活,才应是激励机器人开发者前进的动力。
他们所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设备,能够减轻繁重劳作对背部、膝盖、手臂等部位的伤害,用户戴上外骨骼设备后,能举起以往不能承受的重物,瞬间变身大力士。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帮助患有脑瘫的病人进行复健训练,这是令人感到十分有情怀的产品。
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总裁曲道奎表示,尽管中国的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但当下正处在传统机器向智能机器的转折点,中国的机器人企业具备赶超的机会。在这个节点上,机器人中“人”的属性将更多地被强调,即数据、感知、云等技术构成的智能。
以色列机器人协会主席 Zvi Shiller 教授在演讲中提出,机器人行业还面临技术发展缓慢以及资金缺乏等问题。
在接受雷锋网的采访时,Shiller 对想要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成功的企业提出两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尽量将规模做小,然后简单化,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针对某一个小的问题进行机器人的开发,比如传感器就只做传感器。另一种就是系统,这种产品就比较容易做,而且设计比较简单,成功率会比较高。
第二点是针对中长期(比如三到七年)生存年限的公司,对他们来说,有更加复杂的技术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有合作的精神,比如与大学或者其他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合作。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