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AIoT 正文
发私信给余快
发送

0

美的举办2023远见者大会!内外专家共谋创新产业未来

本文作者: 余快 2023-10-17 09:23
导语:机器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


10月16日,以“心向光明,共赴未来”为主题的美的远见者大会顺利召开,正式拉开美的第28届科技月的帷幕。

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上升为全球行动

如今,双碳战略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发展。作为绿色低碳的坚定践行者,2021年美的对外发布“绿色战略”,打造全流程绿色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绿色供给支撑,推动自身加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长期以来,美的专注绿色发展和前瞻探索,将绿色理念融入产品与制造等各个环节,持续为社会提供领先的绿色产品,引领行业生态向绿色发展。

美的家用空调事业部创新研究院主任李金波表示,在百年未见的大变局下,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的最大“公约数”,碳中和已从全球共识上升为全球行动。对于空调而言,在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技术发展要解决能耗问题,也要解决环保制冷剂的问题。其中,R290是未来冷媒发展的重要技术路线之一,经过14年研发,美的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技术难题,已实现产业化的突破。他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家应该更加开放、合作、交流、信任,共同应对气候挑战,构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存,构建美好的未来。”

“建筑领域实现超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由此引出一个非常前沿的概念就是零碳建筑。”美的中央研究院电工技术研究所所长胡建说,零碳建筑并不是说建筑本身就没有碳排放,而是通过充分利用建筑本体的节能措施以及可再生能源,让建筑由传统能源消费侧转变为能源供给侧。除此之外,还需要能源供给侧、消费侧、储能三方面协同发展。其中,能源的供给侧和消费侧可以依托于可再生能源的供给和消纳,提升效率,降低能耗。但是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所以需要通过配置储能来平抑这种供需波动。

胡建认为,随着能源低碳转型的不断深入,以光伏、风电为主的新能源,对于储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灵活,新型储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新型储能仍旧面临安全性以及经济性的共性挑战。现在储能技术的发展是百家争鸣的状态,其中,美的集团围绕零碳楼宇,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在能源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布局,包括工商业储能领域,目前在户用和工商业领域分别推出多款产品以及服务。

国内知名储能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正国教授带来了《储热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储热技术就是一项热能储存技术,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材料来实现热能储存措施。“相变储热技术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之一,其中高性能相变材料及高效储热器的开发是相变储热技术应用的核心。”他说,“未来将持续推进储热技术在 太阳能热利用、热泵空调系统、建筑节能等领域的应用。” 

机器人将从工业走向商业和人的日常生活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产业也将迎来新一轮融合创新发展浪潮。

美的蓝橙实验室副主任兼中央研究院机电一体化研究所所长陈文杰介绍称,美的在机器人产业做了非常宏大的一个布局,除了大家所熟知的国际一流的库卡机器人,美的在机器人整个产业链上,从核心部件和应用层面也做了大量的布局,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陈文杰将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武术理念进行类比,一是“形意合一”,也就是机器人的形态和性能要一体化,二是“举重若轻”,要做到以轻巧之力实现重型作业,“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机器人的发展趋势,也是我们的目标。”他认为,长远来看,随着机器人重载化和精巧化的不断演进,势必会让机器人从工业走向商业,最后走向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机器人家电化与家电机器人化,大幅提升家电智能属性和服务能力,从而替代人类日常劳动,让人类彻底摆脱劳动负担成为可能。

今年一季度,国内首个综合性家庭服务机器人小惟正式上市,并交付到用户手里。小惟机器人具备AI管家、家庭助理、安全卫士,以及科技玩伴四个功能。

家居大脑与机器人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美的集团首席AI官兼AI创新中心总经理唐剑介绍,首先是交互的全面升级,大模型能提升小惟机器人的交互能力,让它更加智能;然后是主动服务,小惟机器人是家庭特别好的入口级设备,可以在全屋找到目标用户,主动为他提供服务。“畅想未来,如果家庭服务机器人有了机械手臂,家居大脑能够自动拆解用户复杂的语音指令,在家居环境中完成各类任务。”他说。

美的AI创新中心在本届科技月上发布了“美的家居大脑”。唐剑表示,我们坚信有了家居大脑,家居大脑能够通过家电以及机器人把最重要的两个空间,数字空间和物理空间深度融合在一起。”他说,“美的也会持续努力不断迭代和优化家居大脑和服务机器人,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推动数字与物理,生活空间的深度融合,去构建智慧生活的新方式。”

全球知名机器人专家、南方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院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戴建生教授做了《新一代机构智能进化机器人进展与前景》的主题演讲。他认为,机器人和人体结构是一样的,人类的骨骼就是机器人的骨架,骨架就确定了机器人的运动方式和可控空间,再通过自然界中生物的启发,将生物进化应用到机器人机构的改变当中。在分享中,戴建生提到了变胞原理,也就是机器人采用了生物的原理进行变胞,通过躯体的改变、组合,整体重新构造,从而让机器人的构态多样化。随着变胞理论和重构理论的推演发展,基于机构智能的变胞灵巧手应运而生,紧跟其后的是能够为了适应环境而改变自身躯体的行走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会在抢险救灾、环境探测、家用机器人等场景中展开应用。关于变胞灵巧手的未来应用,从国家政策层面上说,戴建生认为人口老龄化将会促进服务机器人的发展。而进化机器人,戴建生认为将会存在软硬融合、虚实融合、人机融合三大趋势。

未来人和机器人一定是共生共存的

未来,人和机器人到底会是一个怎么样的关系?在机器人论坛环节,戴建生、唐剑、陈文杰与刘力格共同探讨了“人与机器人的终极关系”。

唐剑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未来会是比较好的技术,可以采取端到端的控制用大模型直接输出。“未来人和机器人一定是共生共存的,机器人会全面进入人类生活,包括家庭、工作、生活等各个场所,提供各种各样的全面服务。”唐剑坚信。

陈文杰表示认同:“人跟机器人在未来肯定是共事共存的,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他认为,未来机器人的形态不一定是固定的、唯一的,它在人类物理世界里面可存在多种形态去适应人类环境,与人类和谐共存。

戴建生指出,人形机器人是后面几年发展的大方向,机器人产业也是螺旋性的发展,多种产品、多种工序、多种工艺都要综合在一块,机器人在今后怎样适应人类的环境变化和不同的需求,需要将智能与结构两者相结合。

从事机器人AI算法研究的刘力格认为,未来机器人是需要有多模态的融合,实现机器人与人的自然交互。未来机器人的形态,取决于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未来机器人还可能会结合更多传感器全方位覆盖,实现更高阶的智能化。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