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AIoT 正文
发私信给刘路遥
发送

0

走进「运营时代」,产业园区有了「烟火气」

本文作者:刘路遥 2024-08-13 19:01
导语:是什么重构了产业园区的秩序,又给了冰冷的建筑以情感的温度?

在人与城市关系的宏大叙事中,有两股并行的线索:一股围绕生活的琐碎和温馨,铺陈出城市的烟火气息;另一股深植于生产的脉动中,通过遍布各处的产业园区,勾勒着现代经济社会起伏的脉搏。

产业园区的角色与滚滚向前的时代一齐演进,早已超越传统工业聚集地的范畴,从“制造”走向“智造”,从对速度与规模的追求,转为产业与科创的比拼。

当产业园区试图跳出“空间只是载体”的怪圈,向后端运营管理延伸时,地方政府和园区运营商们该如何应对技术的迭代、产品的优化?有谁来为他们添砖加瓦,抹平后顾之忧?

产业园区的演进

1992年,上海浦东已吹响大开发的号角,一纸施工图,在盛产红菱与荸荠的浦东小镇,划出17平方公里的面积,这便是后来张江高科技园区的雏形。

90年代初的张江还处于开拓探索期。让张江释放潜力的转折点,是上海市政府1999年实施的“聚焦张江”战略,时代的春风过境,一时间各种政策、人才、资源、资金、项目集中涌进张江。

从半导体,到生物医药,再到智能制造,张江成为了上海的一张科创王牌。到200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上海高新区更名为“上海张江高新区”。

从农田小镇,到科创高地,张江是奇迹,但也有迹可循,时代变革、政策春风是其一,园区“拎包入住”式的贴心运营服务也是其一。

根据《中国产业园区上市公司白皮书(2023)》,如今的产业园不再粗暴的依赖资源、资金堆砌,而是创新与运营并重,许多园区都将“运营服务”当成自己最看重和拿手的能力,将数智化作为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

时至今日,以张江为缩影,回顾中国产业园区4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见证了它们从1.0到4.0的不断进化。

1.0阶段是“单一功能型”,主要是标准化厂房开发,如90年代的经济开发区;

2.0阶段是“集群发展型”,产业链开始聚集,提供基础服务;

3.0阶段是“创新驱动型”,引入高校和研究机构,与企业深度合作,提供增值服务;

4.0阶段是“智慧生态型”,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核心,强调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目前,国内大部分产业园区,处在2.0 集群发展型以及3.0创新驱动型阶段。

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当产业园们摘下低端制造的帽子,打造诸如低空经济、生物制药等高端产业时,如何吸引企业,招揽相关人才,对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运营商,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是因为,伴随着产业升级,企业和园区的关系悄然发生变化。

以往,园区与入驻企业,就像“房东和租户”,一个上交租金,一个提供基础服务,此外双方互不打扰。

如今,园区与企业的关系宛如并肩作战的“伙伴”,园区不仅提供管理、服务、运营多方面的支持,还以企业的成长和创新为己任。

大华的“干大事”与“拘小节”

在“把产业园区运营好,把企业服务好”这件事上,是大华的优势所在。

无论最开始安防服务商的定位,还是如今以视频为核心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大华股份在不断打怪升级中,长期与各类产业园打交道。

对于产业园区的认知,也从基础的园区管理,升级到管理、服务,运营多个维度,通过整合升级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将服务与运营模式从私有化平台转变为SaaS服务等,已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如果说,技术与服务创新,决定着企业是否被市场淘汰;那么,能否贴近客户实际需求,则决定客户是否会心甘情愿买单。

正如千人千面,不同产业园也有各自不同的“脾性”,五花八门的需求,意味着产业园区的落地需要一套特别注重实操的流程。

大华是亲历了中国产业园区的变革的,在行业知识的丰富度、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成熟度上,百经锤炼。

在大华企业业务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总监程文峰看来,万变不离其宗,大华服务智慧园区主要分两个步骤:

第一步,先做一套基础的智能化管理平台以及运营招商服务,满足客户百分之七八十的需求。

第二步,针对客户有特殊需求的部分,双方坐下来细细地聊,实现量身定制。

“具体来说,一是统一的管理平台,支持不同系统接入,以适应不同园区需求,同时具备强大集成能力,能够整合不同的第三方设备;二是提供模块化的产品及服务,让客户可以按需组装。”程文峰对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解释道。

通俗地说,其实就是既“干大事”,又“拘小节”。

今年,大华推出了鸿鹄智能物联主机和鲁班系列产品,后者利用数智孪生和智慧物联的结合,能够实现多源数据感知融合。

并且,区别于传统的数字孪生技术,大华结合了视频算法与空间计算的双重优势,同时融合三维模型,实现了视频孪生。

应用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对智慧园区建设、运行、管理和服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模式创新。

前者的例子比如园区设计规划阶段,用三维模型模拟园区建设过程,提前预知风险,优化设计方案;园区运营中的实时监控与预测等。模式创新的典型例子是可视化管理和模型预测。

大华曾为宁波一处码头服务。码头上集装箱、货车非常多,运行轨迹依靠GPS定位。然而,由于车辆材质干扰,轨迹常常偏离,不时出现地图显示货车行驶在海里的问题。这些问题话背后,是港口运维人员,频繁跑到现场确认情况、处理问题。

在大华为其搭建了数智孪生平台,并升级视频孪生后,模型、视频、 GPS数据的融合,不仅解决了货车轨迹偏离的痛点,还能在大屏上实时展示整个港口的车辆、货物运行情况,管理的精准度与效率都明显提升。

做好“引进来”,才能更好“留下来”

这两年产业园区并不好做,归根结底,很多园区的问题出在定位不明确,没把顶层设计琢磨透。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跟风建设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几个当下热门产业,其实是一种本末倒置。

因此,从结果来看,这种奉行“机会主义”理念建成的产业园区,往往消化不良:不仅无法发挥当地优势,加剧同质化竞争,还会影响产业聚集,使产业变得杂乱无章。

大华的优势在于,兼具“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双重身份,让自己成为一束精准定向的射线,以参与园区的顶层设计为始,照亮园区从落地运营至长期维护的每一个发展阶段。

走进「运营时代」,产业园区有了「烟火气」

以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为例,明确产业定位,是将企业“引进来”的第一步。

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的所在地,原本是一家酒店,后来为了更好的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关部门与绿城科技产业集团合作,计划建立一个产业园区,绿城又找到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大华。

大华结合多年来积累的智能化管理和运维经验,以及综合评估园区及周边情况并听取专家建议后,与绿城科技产业集团共同设计规划成了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

程文峰对雷峰网表示,“参与园区顶层设计是大华的目标,希望跟更多产业园区建设方、运营方深度合作,大华有这方面的能力,也希望为客户提供这方面的能力。”

提升园区整体的智能化服务,是帮助企业“留下来”的第二步。

以建筑设备管理系统中的能耗管理为例,通过智能分析与大数据模型计算,能实时预测用电负荷,当负荷曲线异常升高,系统即自动调度,让用电负荷保持在平稳状态。

走进「运营时代」,产业园区有了「烟火气」

此外,大华产业园方案还将智能调度融入园区安全管理,结合AI场景深度应用,构建起了一个主动型立体防控系统。

对于运营商绿城而言,当招商跟进、合同管理、资产管理、企业成长跟踪和风险预警等日常管理被智能化覆盖时,就能降低成本,将更多资源和人力投入更有意义的高质量服务中。

对于入驻企业而言,透明的线上缴费,精准的政策服务和孵化培育等便利,解决了企业从初创到扩张各阶段的琐碎问题,更能专注于自身发展。

截止目前,占地6万平方米的浙江杭州知识产权创新产业园,已吸引七八十家企业入驻。程文峰认为,产业园的运营方有能力,也有义务帮助入驻企业进行孵化,“因为帮助初创企业发展壮大,同时也是为产业园区打造品牌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入驻,完善地区产业聚集。”

可以说,大华不仅与地方政府、运营商共同重构了产业园区的秩序,也通过具体而微的服务,让原本冷冰冰的建筑有了情感的温度。

结语

在产业园区向智能化变革之际,智能化基础设备如同园区的硬装,构成了其骨架;而管理运营则是软装,是贯通整个产业生态的毛细血管。

能够驾驭这一变革的企业,才能走上一条韧性发展之路。

大华的优势在于,既拥有从产品到平台到软件的整套方案能力,还负责方案的实施、运营、长期维护,对客户需求有更深的理解。

与此同时,大华也极为强调一个词,“跨界整合”。

产业园区是一个庞然大物,参与各方都有能力边界,只有紧密合作,让资源流转起来,将产业链条一点点延长,形成良性循环,一个个产业园区才能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脉搏。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分享: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