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过纪录片《寿司之神》的朋友肯定会被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匠人精神所震撼。他在做寿司时会根据顾客性别调整寿司的大小,女士的寿司会比男士的稍小,以便达到最佳的口感。如果顾客惯用左手,他会把寿司放在左手边的位置。就连座位都是事先根据每位顾客独有的特性安排好的。
这种级别的消费体验如果嫁接到寻常线下餐饮服务甚至其他线下实体行业中可以做到吗?如果真能实现,是否可以拯救线下实体商铺被线上电商压得喘不过气的颓态?
掌贝创始人宿凯认为:仅凭传统人力实现个性化线下营销不是易事,需要借助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
6月7日下午,掌贝对外宣布将进行战略升级,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为线下商户解决自动化精准营销的问题,并将此次战略升级称为智慧店铺2.0时代。
什么是智慧店铺时代?概念?炒作?会对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掌贝给出的官方解释是:
融合(有机整合)大数据、智能软件和硬件配给并通过CRM实现店铺互联网化、数据化、电子化的消费管理和营销服务平台。
雷锋网来给你通俗解释一下,就是掌贝通过收集顾客在线下实体商户(饭馆、超市、酒店等场所)的活动足迹与偏好习惯,用人工智能算法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帮实体商户确定顾客更喜欢为哪一类商品买单、他们的消费习惯等,建立相应的顾客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替店铺提供管理营销策略。像是小野二郎观察食客的过程。
如果说智慧店铺1.0时代是在做数据沉淀,帮线下实体商户与消费者之间牵起一跟互动连接的麻绳,那么实惠店铺2.0时代则很像将这根麻绳加固为钢丝锁链,强调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算法的地位。
掌贝品牌定位中提到:“致力于成为线下店铺流量的BAT。”不难看出,掌贝表现出了对未来线下实体流量掌控的渴望。
线上电商其实早已实现了类似效果的精准营销。打个比方,淘宝商品的搜索仿佛能看穿消费者的心思,今天在淘宝上搜索了“鞋”这个关键词,随后几天淘宝推荐的商品可能都跟“鞋”有关。
掌贝想实现同样的效果,假如我们今天在某个饭馆吃了一顿饭,点的菜品是川菜系。那么系统便会替我们打上多个标签:性别“男”,口味“川菜”,忌口“香菜”。随着去的饭馆越来越多,他们收集到的数据也越来越多,食客的标签随之增加并且更加精确,比如:口味可能变成“川菜的鱼香肉丝、宫保鸡丁”。而这也契合了掌贝数据收集的途径。
可是线下实体店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兴趣爱好的呢?雷锋网了解到,掌贝的数据收集方式有两种:
1.与掌贝合作的商家:比如,掌贝的合作伙伴味千拉面在为顾客点单的时候会收集顾客的信息做用户画像,包括性别,偏好等。
2.消费场景中的二维码支付与扫码点单:在掌贝友商中使用扫码点单或二维码支付时的界面由掌贝控制,从而对消费者偏好等信息进行收集。
商户得知了这些信息便可有针对性的服务消费者,同时掌贝基于这些数据对商户提供相应的销售策略与运营方法。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有可能会更迎合他们的喜好。
一个老问题来了,信息搜集容易,但作为店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营销平台,掌贝收集到的顾客足迹与偏好信息,安全有保障吗?掌贝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们挖来了微信的安全团队,打造类似微信支付的安全体系,并力图让其数据安全达到金融级标准。
5年前,马云与王健林曾立下“十年后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的份额能否过半“的一亿元赌约,如今二人都不再提当年的玩笑。两年前王健林就曾坦言:“如今谈这个赌局已是笑话,单纯的互联网公司都会死亡,需要线上与线下的结合。”2016年马云则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电子商务将消亡,取而代之的是新零售”的观点,新零售是指讲究智慧化、个性化和定制化。
宿凯自信的表示:“中国未来互联网的商业流量一定在线下,目前我们正孕育着很多餐饮公司和零售公司巨头,五到十年内将会产生一万多家线下连锁餐饮公司。”
雷锋网观察:
早些时候,消费者的商品认知为能用就好。于是工厂的拳头最大,他们紧握着最终话语权,产品做成什么样由不得他人评判。
后来,经济进步与互联网的出现为贫瘠的商品市场带来一丝生机,开启了消费观念的萌芽,人们开始追求商品的多样化。以前是没得选,现在一旦开启了一丝窥得世界的门,回头便不再可能,这一改变促使了电商巨头的发展壮大,趋势让强者更强,而应运而生的电商巨头也为多样化的商品市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良性的市场竞争带来高加速度的产品升级,简单、品质、态度等回归消费观念本真特质站在了市场的风口浪尖,追求品质化商品的时代到来。进化与变革的车轮一往无前的加速着它的步伐在历史上狠狠碾出深痕。
若线下实体店铺继续维持着多年前的运营思维如何能干的过已经实现自动化精准营销的电商?穷则变,变则通。求变适用于太多领域,线下实体店不适应商品市场一样如此。变革有时候像被蚊子叮在嘴唇上的包,搔之舒爽,难言的痛感却如影随形。
电商当道,线下纯实体店铺仰之鼻息?也许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真的是它最后的良药。我们如果想看到有野心的掌贝最终成为线下店铺流量的制霸者,也许还要再静候些许时间。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