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 2016-11-17 15:20 |
目前已经上线的直播产品保有量在300个左右,还听说这是前几个月的数据了……还听说有很多个团队还在民房里吭哧吭哧得赶工。
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半年前一个人冒雨前去深圳面试的一家做直播的创业团队时的情景。
团队是一家做化妆品海淘的企业内部孵化的,CEO说是腾讯出来的,记得当时我问了他一个问题“你为什么做直播?”,他的回答是“直播赚钱啊”。嗯,就是这样答的,就是这么耿直。
当时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情景,他们办公的场所原来是母公司的办公场所,然后母公司都搬走了挪出一大层给他们团队使用,但我当时看到的团队人员也就7,8个人。然后,接待的妹子说“这一层过几天就会有很多网红来上班了”,当时我的内心简直期待死了,要是能和这么多网红上班真爽啊……如今不知那些网红们可都安好?
所以,看完我上面描述的这个小故事之后,你知道今年上半年直播有多火了吧?同时你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的泡沫都快赶上房地产了,动不动就说我要在APP里加个直播入口。
一、一纸文书,横空出世
无规矩不成方圆,野蛮生长终究受到约束,这就是游戏规则。从专车到直播,今年的监管部门做足全套。11月4日网信办颁布了互联网直播领域的首个正式明文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 ,正式对互联网直播行业做出了正式规定。 反正对于法律文件,你们也不爱看,我就直接给买划重点吧~
白纸黑字的首次规定了什么东西叫做互联网直播:
基于互联网技术,以视频、音频、图文等向公众持续发布实时信息的活动。
看完这定义我还是一脸惆怅,完全没办法定义。那请问公众号图文直播骑行318、各种FM的电台语音直播岂不也是都要受到监管了?
1.针对直播平台的规定:
你得持证上岗:第一个证是9月份广电总局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其次如果你平台涉及到新闻信息直播时,你还得有国新办规定的互联网新闻服务的资质,具体叫啥证我还真不知道。但目前国内大多数直播网站取得证是《互联网文化经营许可证》
直播平台的软件硬件你得提高,首先人员配备要充足,其次你要能保证信息安全,做到值班巡查,技术你要有保障,做到可以及时阻断传播的能力。简单的将就是你得有能力保证信息安全,有能力在出现危机事件的时候,“拉闸段断网”阻止平台的内容扩散。 最后一点,就是如果你要作新闻信息直播的,你必须设立总编辑。了解新闻行业的都应该知道总编辑责任制。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平台还有保存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内容,最少60天,同时要在内容加以标注来源。服务器又得买买买了。
2.针对直播服务发布者(主播):
提供直播服务的用户必须是实名认证,才可以提供直播服务。如果提供的是新闻信息直播服务的,你还得拥有国新办规定的新闻信息服务的相关规定。也就是说今后个人如果没有新闻信息传播的资质,遇到哪里发生突发事件、火灾、实事新闻的就不能再进行直播服务。这个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以后没事遇到突发新闻别动不动就开直播,不然可不是喝茶这么简单的事。
此外,对提供涉及到新闻信息的直播,要执行“先审核后发布”(那还叫直播?)
对互联网直播发布者,建立信用等级体系,建立黑名单制度,对于纳入黑名单的主播将禁止再注册。同时还向当地的网信办汇报(今后可能全部平台会横向打通黑名单制度,一家拉黑其他家你照样被拉黑)。
3.针对直播服务观看者(吃瓜群众):
对于围观的吃瓜群众,此次规定也做出了限制。比如发布弹幕,评论也将受到监管,可能存在先审核,后发布的情况(a站还有的玩?)。
二、几家欢喜,几家愁
1.资质堵死,创业小团队开始自然死亡
本次规定,对于广大的直播领域初创团队来说,简直就是核打击,几乎90%的团队都会宣告死亡。就拿第一条来说,要取得根据广电总局发布的规定,直播平台要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必须要满足如下条件:“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所以从这点来说,很多初创团队,估计还没等到融资这口毒奶,产品还没上线就被堵死在半路上了。
目前国内的直播平台大多数,把自己定位于“秀场”所以,申请的是文化经营许可证,能拿到这个视听许可证的就只有YY和虎牙等寥寥几家。
2.直播服务平台,人工运营成本将增加
如果说上半年,当直播野蛮生长之时,所有直播平台就如当初的专车平台一样,都将钱砸到了圈地,圈主播中去了。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平台之间互相花大价钱,挖对方的墙角,千万签约知名主播来引流。所以上半年的运营成本,大多数平台都是将资金投入到了内容生产这一环节,比如奥运期间,花椒策划的一系列的奥运选手直播活动中,都是属于“版权引入”。
但是,随着此次规定的出台,对于直播平台的资质和内容审核的要求,今后各大直播平台必将提高对于直播内容的审核力度。那么相应的人工成本也将增加,因为人工不仅投入到简单审核,巡查中,对于技术人才的成本也将提高。直播服务基于其实时状态,以及海量的数据很难做到实时人工筛查,那么相应的技术支持就非常必要。比如图像识别,信息安全防护,应对多在线的高并发,信息舆论监督机制等。
这些都会造成运营成本的增加。
3.按照套路,组团取暖,面临洗牌
纵观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总是会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初期的野蛮生长,疯狂扩张大肆圈地;再到慢慢的趋于稳定,监管落实,淘汰掉那些凑人数的;然后有的开始互相抱团取暖,形成几个寡头垄断市场。不管是当初的百团大战,还是OTA,还是出行市场。
对于直播行业也是一样,目前国内前几名的直播平台各个都有自己的靠山。斗鱼背靠腾讯金主,仗着钱多,游戏多,稳居国内游戏直播老大。虎牙,背靠美国上市的YY,不缺钱,流量也不缺,也还过得去。 至于移动直播的龙头老大映客,凭着在APP store上下架一闹,目前已被评估为独角兽。但是背靠360的花椒也不是吃素的,如果今年说运营策略最成功的当属花椒团队。此外最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就当大家在花大钱圈地时陌陌直播闷声在哪发大财?
那么,直播还有机会存在?
直播,本质上是技术的进步,是一个工具。好比当初我们通过磁带,听着张学友的歌,然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可以把音频拷进小小的MP3,可以随时随地的听着音乐,再进步到在线流媒体时代,智能机时代我们可以把自己的音乐放到手机里,连下载都不需要就可以听音乐。那么,对对于直播我的观点也是这样的,本质上还是一个工具的进步。
直播,很早就被应用在电台,广播电视上,只不过在智能机时代到来之后,随着带宽技术不断提升,资费下降,直播技术的突破,已经短视频行业的爆发都间接直接的引起了互联网直播的爆炸性增长。 经过将近一年的烧钱,买主播,圈地如今国内的视频直播行业已经发展成明显得梯队, 第一第二梯队基本在内容生产,技术,直径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有的背靠BAT巨头。所以,作为后来者想加入抢得一杯羹的创业者来说,难度不小。
那么未来,直播行业的发展方向,都会有哪些方向?(个人观点不要信)
1.电商,变现最为直接的方向
电商传统的营销手段,经过这几年的消耗,现在对于平台交易量的刺激已经开始下降,刚刚过去的双11,经过马老师又一次打破了自己创造的记录,但是增长速度却降下了了。所以,电商急需一个强心剂,作为90、95、00后的网购消费主力军,经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教育,如今对于购物消费习惯都已经深受网红、明星、KOL的影响。
那么直播作为生产网红最快最直接的工具,自然是希望这帮网红和KOL可以引导普通消费者的购物风向。所以,做直播的最后转去做电商寻求变现,做电商的最后也做直播,寻求通过直播的帮助提升平台的转化。
而随着淘宝、蘑菇街、聚美等电商平台上线直播功能,加上各类的海淘平台也加入了直播选购的的阵营中来,也让这个行业的竞争变得越发激烈。
2.在线教育,似乎公认的方向
之前看到一个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我国重点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自1990年代开始开始不断的下降,北大农村的学生所占比例从以前的三成落到了一成,2010年清华的农村生源仅占17%。至于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我们在这不展开;就本着这个现状,谈谈直播技术对于在线教育是否有帮助或者是否还有创业的机会。
短期内移动直播,对于在线教育的应用还很难做到大范围推广
按照我国传统的教育思维,读名校,拿高学历的动机来说,在线教育很难开展。博士毕业的鄙视硕士研究生,研究生鄙视本科生,本科生鄙视专科生,985/211的鄙视普本,普本的鄙视专科生、专科生鄙视职高的;普招的看不起自考的,自考的看不起成人的、成人的看不起函授的,函授的瞧不上夜大的……
你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鄙视链,如果当你别人问你说“哥们,你是那毕业的”,如果你的回答是“我是在XX平台看直播完成学业的”,你觉得对方会拿什么眼神看你?
此外,目前在整个农村或者教育欠发达地区来说,不管是学校机构还是个体来说。对于观看直播教育的软硬件还得不到提升,推进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直播对于在线教育的机会在哪?
相比高等教育的推广,专业技能、课外兴趣培训、职场提高课程更加容易推进,短期内也比较容易实现。
举个例子:
keep虽然不是实时在线直播,但是通过视频教学的方式,很好的解决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健身用户你叫他看那些健身的技巧文字、图片他很难短期内学会,容易产生厌学的,放弃的想法。但是通过视频,首先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健身的用户是直观的看到自己的运动过程的。
那么直播,对于专业技能、课外兴趣领域的作用也是相当,因为在课程中存在互动性的,可以降低学习的枯燥。此外,就是移动直播不拘于空间的局限性,对于身处大城市的普通用户来说,利用业余时间看场直播,学习下专业技能、培养爱好兴趣,提高下职场技能,也是一个不错的消费。
3. 在线医疗技术直播
医疗和教育在中国可以说是两种分布及其不公平的公共资源,一边是经济发达地区挤满了各种高精坚的专科医院,高端医疗器械,名医。另一边是在遥远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至今还靠着几个乡村医生和半路出家的在那救死扶伤。作为从农村出来的人,对于医疗资源的渴望是最强烈的需求。当家里的亲人,面临着本地医院无法救治,外地医院无法纳入医保自费治疗以及经济的困境时,渴望出现一种隔空看病救命的方法那是最真实的需求与期望。所以,对于,移动直播来说,我最期待的是可以应用到医疗方面。
看病救命的需求更加真实、强烈
在线医疗直播的技术,相比于教育这种受主观性较大的行为,医疗是存在一定客观现象。很多疾病本身的临床症状他是有可确定的,加上医疗器械的辅助,对于确定普通的疾病来说是非常简单的。关键就是在于医生的个人判断,临床经验。打比方,你去拍了一个胸部CT,拿过来给你的主治医师看,因为是个刚毕业的新兵蛋子可能半天看不出来,但是你可以通过直播的技术远程找到临床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帮忙查看。
而目前有的医院也在探寻所谓的远程会诊,但问题是成本过高单靠医院的支出很难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所以需要专业性的团队介入,所以医院也在寻求与专业的公司合作。这对于很多创业团队也是有利的一点,降低进入医院的难度。
除了治病救命,医疗技术器械培训也是个应用场景
直播技术除了直接连接患者于医生之外,另外一个方向就是连接医生与医生。这里的医生我们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第一类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水平先进的在职专科医生主治医师;第二类是各大著名专科医院,医学院的退休教授,临床专家,博导等;第三类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市,农村的医生。
相比东部的医疗技术发达的医院这些中西部的医生在临床经验,医疗器械、治疗方案制定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短板。而许多的中西部医院每年也会派很多的在职医生前往各大医疗技术水平高的医院参加培训。所以,如果能够运用直播技术实现将这两个地区的医生链接起来突破空间的局限性,不仅给各大中西部医院每年省掉一大笔培训费用。同时对于提高中西部医疗水平也是个非常不错的途径。这个也是我目前认为在医疗领域直播技术比较好突破的一个方向。
医疗常识、养生保健直播可否有想象的空间?
朋友圈中流行度最高的文章三类文章中,以心灵鸡汤、情感话题、养生保养当首。可见中国人如今是多麽的“怕死”,多麽的喜欢养生了。说到养生很多人都是带着有色的眼镜在看待,但是作为产品我们应该要透过本质看现象,随意国人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如今很多人越发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
但是又苦于没有专业的信息获得渠道,于是让广大保健品厂商、营销号打着养生的羊头,卖着劣质的保健品走进小区骗退休的老人。各种养生保健文章,在朋友圈。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们对于养生的这个迫切需求,以及获取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导致。但是如果,将直播技术,应用到保健养生的公益宣讲,会员权益公开课中是否有想象的空间?
通过正规的在职医院医生认证,由直播平台来保证头部信息的准确率,可以通过会员制的运营。对于中国人来说养生似乎越发变得重要。对于这个方向我还是抱有想象空间的。
最后,再说两句
直播行业下半场已经开始,行业大发展也已经形成了发展的梯队,腾讯这样的巨头也加入了狂欢之中了。我们常常听的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腾讯也做那你怎么办?”,但按照现在来看腾讯本身除了投资的斗鱼在游戏直播领域还处于一个领头羊的位置之外,腾讯自己做的NOW直播等也并没有算成功。
作为中途加入下半场的创业者来来说,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和成功的概率将大大减少,行业也即将面临洗牌。
最后,我个人对直播技术在垂直和细分领域的应用是非常期待的,就看谁先突破了。
一个人的眼界受他自己的知识和所处的环境总有限制,非常欢迎各位直播行业的老司机勾搭交流。
雷锋网注: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作者@豆笙 (微信公众号:dousheng95)原创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