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讲到智能驾驶,似乎看到沸沸扬扬的人高举特斯拉的名牌。其实,它现在仍然是电动车,准确的定位是智能的量产电动汽车,毕竟还做不到完全的智能。对于”无人驾驶才是汽车才是未来“这样的言论,所有的车企和互联网公司破门而入,苹果和谷歌等科技公司都强调要加入电车之战,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这的确是赶超传统汽车厂商的最短路径,但奔驰、奥迪、保时捷、宝马等传统车企也全部入局,抢占电动汽车市场。
如果智能汽车是未来的趋势这个命题成立,电动汽车是否是这个命题的必要条件?又是否真的推动了这个命题的发展呢?
能源效率不同
行车状态不同
排放物不同
首先电动和燃油这两种汽车的能量来源不同,传统汽车将燃油转化热能再转化成机械能,电动车就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终转化机械能。在城市的汽车运行中,行驶速度不高的情况下,电动车停车不耗费电量,电动机自动转为发电机,能够达到制动减速时能量的再利用。另外还具有低噪声、能源效率高、零排放等优点,环保节能,所以电动车得到了商业化发展的支持。
如今很多汽车都已经可以有自适应巡航这个基本功能,从这一点上看电动汽车比燃油汽车的优势就多一些,因为更多频繁的调整速度,燃油车能量的损耗比电动车要高出很多。不过,不论哪种汽车,他们的基本结构并没有什么变化。
智能驾驶或者无人驾驶当然不止是给汽车终端联网,还需要车载雷达、激光测距仪、视频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卫星定位系统、微型传感器、高精度GPS,结合交通规则和人类驾驶员的驾驶经验,辅以已知的地图模型和各种路障模型数据,智能汽车会作出相应的驾驶决策。
除了自动驾驶的功能,汽车的智能化就像手机的智能化一样,意味着带着消费者不断走在技术升级的道路上。比如特斯拉一次次让人兴奋不已的远程升级,随时进行系统更新,让人等待几十分钟后体验前所未有的新功能,这才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最佳体现。
那么从这几个部分看,是否是电动车这个因素没有任何的影响,在能量供给方面虽然两者渠道不同,但是燃油车的电能供给绝对可以满足智能驾驶的需求。从成本角度来说,燃油汽车的利润反倒高于电动汽车,并且从现在的行驶稳定性上,动力和电力两个系统的分离是相对有益的,以及从受温度、气压、电磁干扰等因素看,传统汽车也具备更多优势,动力的来源并不是制约智能汽车发展的因素,智能驾驶的世界其实更具包容性。
内燃机经过多年的技术沉淀,核心技术掌握在少数固定传统车企手中,后来者很难有追赶跨越。但特斯拉的成功让人们看到电动汽车较低的门槛,一组电池、一组电机,通过储存电能驱动汽车前行,在这样的背景下,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驱动方式成为了新的突破口。但是对于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来说,企业基因或许是他们走向终极智能的比赛筹码。
真正将科技运用到现实除了技术制约,还有公交设施和法律法规上面临的问题,不过社会进步的初衷还是离不开环境和节能的问题,所以未来电动车还会迅速地发展。这也是互联网企业弯道超车的首选,从这个角度看,加剧市场竞争和紧迫感确实有助于加快智能汽车实现的时间,不过在其研发上,普通汽车和电动汽车处在同一起跑线,关键看用户对品牌的认可程度和企业的实力和野心。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