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木子 | 2019-01-28 10:47 |
十年前,没有人知道人工智能能做什么,人工智能只出现在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A.I.》电影中;
五年前,深度学习的突破推动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爆发,大批研究人员走入工业界,开启了人工智能的创业潮;
三年前,美国白宫发布的报告中提到,中国关于“深度学习”的论文数量已经超越美国,居于领跑者地位;
最近两年,从智慧城市、金融服务、个人生活乃至医疗制药,人工智能大规模落地。人工智能的落地和技术更上升为国家战略;
人工智能已经驱动全世界经济和科技格局新一次复兴的全新动能,而在这一次工业革命中,只有掌握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人才,才能够成为这一次革命的“头雁”。
在依图科技联合创始林晨曦看来,有三个要素对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分别是人才、数据和市场。其中,人才更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生命线。林晨曦认为,领军人物对人工智能技术和商业边界的未来分布判断无法替代。而顶级人才可以带动更多人才聚集、多类型人才的集结能量最大、对AI的热情和想象力能够为未来带来无限可能。
顶级人才可以吸引和带来更多优秀人才的加入,这对中国的AI创新发展是一大宝贵的财富。很多国内新锐AI企业的高层都是其中代表。时下中国AI领域刮起的“海归潮”,也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而显现出来的。
在去年2月,依图科技吸引到了前谷歌科学家研究员、美国华盛顿大学计算机博士吕昊回国加盟,担任依图科技的首席创新官。吕昊当时表示很看重合作对象,十分认同林晨曦和朱珑的远见,并充满信心。而且,他当时感到国内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和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坦言再不回国,会错过很多事情。
孙剑同样是一位典型代表,他在2016年离开了工作了13年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加盟旷视科技担任首席科学家。作为印奇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启蒙老师,双方的相互认可促成了此次合作,而孙剑在加入后也将人才视为是研发的生命线。
推动AI的进步,技术的迭代进步速度至关重要,因此很多人认为,从事AI核心算法的人才最具价值,并因此构成了AI人才的典型画像。但事实上,企业真正需要的是由具备不同技能、有不同侧重的多元AI人才所组成的一本形象丰富的画册。
这本画册的名称或许可以用“跨界”来命名,其中“跨界”指的是突破学科的边界。因为了解行业的人不一定了解AI,而懂AI的人,如果不了解行业,也无法改变行业。而跨界人才对两个领域都有了解,最终就能够做出大量创新。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就曾指出,人工智能时代需要有更多的跨界人才。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相较于主攻技术革新的研究型人才,他建议培养能够高效产出、快速对接行业的应用型人才。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杜鹃曾撰文提到人工智能最需要三类人才:一是从事基础论研究的创新型领军人才,二是具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三是技艺精湛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
在依图林晨曦眼中,AI的算法型人才、工程型人才、业务型人才,再到传统行业所需要的AI人才,不同领域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并非完全一样。但是,真正100%理想的AI人才可能永远也找不到,但是不同类型的人集结在一起,就可以爆发最大的能量。
对AI人才来说,除了能力之外,同样重要的便是拥有想象力。依图在吸纳人才时,也会首先评价他们对AI的想象力、对AI的热情和好奇心,以及是否具备冒险性。
AI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时代,顶尖的学者会持续输入全新的思想,学术界会不间断地将技术的能力突破边界,工业界则致力于将现金的技术转化成产品,赋能于生产和生活当中。AI就是一个技术界限在不断刷新,行业应用不断创造全新可能的高速赛道。这是非常令人激动人心的。
吴恩达在担任百度首席科学家时也曾提到“人工智能考验的是想象力”。他曾将百度开发的多种成熟技术模型交给了内部团队,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创建各类人工智能产品,最终的成果让吴恩达十分满意。
所以,不难看出,具有想象力的冒险主义者,是AI最具价值的人才类型之一。很多内容可以不断学习,但是最重要的事情,即是对AI是否真的充满热情和好奇心。
充分把握核心人才的价值,是在AI赛道上能否成为“领头雁”的关键。而人工智能的竞争就是顶级人才的争夺。据领英大数据显示,全球AI人才整体供给在340万人左右,而其中深度学习人才仅9.5万人,且流动性较大,进一步加大了缺口。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开设“人工智能+X”等特色专业,以及企业和院校之间合作的深入,AI人才的培育将大大加速,并逐渐形成良性循环和自造血能力。AI人才“基础设施”的完善,有望助推我们在未来AI的竞争中成为真正的“头雁”。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