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本文作者: 六爷 | 2016-09-07 08:00 |
8月14日晚上11点半,左志坚和我约在进贤路那家“卷福小龙虾”,那家店是他朋友和张嘉佳一起开的,上过两次开始众筹,听说开张时,刷屏了上海文艺界的朋友圈。
左志坚经常来这一片宵夜,见形形色色的人,谈一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在上海待了近20年,虽然他觉得城市与城市没什么差别,但还是会指着那些粗壮的法国梧桐,以及路边小店说:“这里有一种调调。”
见面之前,他朋友告诉我,左志坚人很好,没有文人创业的那些毛病,对商业的认知很全面。当我转述这种评价时,左志坚没有回应,只是讪讪一笑,继续抽烟。
对话中左志坚很少长篇大论,是非判断下得直接,几乎让人接不住茬,再加上他说话时声调极低,朋友送的外号“左冷禅”一下就形象起来。而在“创业的小酒天天有”这种场合下,很难想象他会为什么事感到兴奋,或者焦虑。
不过当别人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说“夜里怎么也睡不着,睁眼盯着到天亮,距离服药只有一个手指头的距离”时,左又表示:“这种状态我特别熟悉。”
2012年年底,30出头的左志坚已经在《21世纪经济报道》做了10年的商业记者,用他自己的话说,“在行业有点小地位,收入也算顶尖,大可以轻松应付本职工作,过着混吃等死的生活”。
但那一年,App热潮在中国爆发,自觉晋升空间有限的左志坚表示,“是个正常的男人就想创业”,至于如何选择创业方向,现在的他认为,“应该在个人兴趣与商业前景之间取一个交集”。
可如果按这个标准,拇指阅读的立项便经不起推敲,商业的部分严重缺失。在左志坚看来,“这是在自己(当时)的认知之外”,也造成了他在创业早期夜不能寐。
拇指阅读是一款阅读社交产品,按照左志坚的构想,它应该服务于中国最高端的人群。“当时的想法就是通过社交关系来积累高频用户,然后导向图书以及其他高毛利的文化商品,类似诚品书店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至今未被互联网论证过,所以当左志坚主动去找投资时,他没有拿到一分钱。
到了2013年年中,拇指阅读还未上线,资金见底以及连续的融资失败让左志坚意识到,这个产品到底有没有未来,以及要不要把房子卖了续命?
经纬也就在这时候找上了门来。
“这个项目是丛真负责的,天使阶段他们就是投人。”不过一样的问题一样的顾虑,拇指阅读在经纬内部并没有获得多数人认可。在左志坚的自述中,经纬敲定投资前,他和张颖还有过一次对话,他说:“反正这事我干不成,别人也干不成。”
最终,在经纬的钱也快烧光之前,拇指阅读的表现让左志坚意识到:“中国最顶端人群没什么阅读需求,确实没什么文化,也不需要文化。高级内容在目前的市场上还缺乏需求,用知识分子的话来说,就是这个时代还配不上她。”
没有太多心理建设,左志坚开始考虑拇指阅读该如何收场。
实际上,从上线伊始,一直有行业巨头想收购拇指阅读,阿里、亚马逊、当当、京东在不同时期均或深或浅有过接触,不过左志坚和团队其他人的想法却是:“只卖项目不卖人,哪怕一分钱都拿不到也不回大公司上班。”
这使得候选名单仅剩京东一家,双方在补充了很多条款之后达成收购。新闻一出来,左志坚便发微博称:“没发财,这点钱真心看不上,创业绝逼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实现自己野心。”问及有没有遗憾,他突然提高音量:“能卖掉已经很好了,第一次创业能用这种方式收场,非常好。”
去年年底,左志坚以圆桌主持的身份参加了 WISE 2.0 大会,他抛出问题:“我做了十年内容(仍然没有找到良好的商业模式),是因为没有赶上这波红利?”马东回:“(那是因为你)没有做成头部内容。做到腰上的内容可以够上。如果做底部一定会赔钱。”
这个问题并没有展开,但左志坚透露,自己是一个引导者,“大会上讲不了太干的东西,实际上这个事情我有很全面的答案。”
而在当时,左志坚手上已经有两个很容易将内容变现的项目。
今年年初,左志坚作为公众号“开始吧”的联合创始人,与很多微信大V一起上了鲁豫有约,并被授予2016值得关注的温度自媒体。当主持人问到2016年的计划时,左志坚谈的事情却基本与公众号无关:
“因为我(开始众筹)是一个完全商业化的机构,这个月(2015年12月)测算了一下,众筹金额能做到1500万,然后公司会盈利。我们明年的目标应该是10个亿。”
这是左志坚第二个创业项目,一个众筹网站。这个项目成长很快,一年内完成了4轮融资,估值超过 1 亿美金。左志坚对它的期待是:“希望 2017 年年中能做到 10 亿美金,两年一个独角兽。”
不过等不到那一天,左志坚已经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下一个项目——好有财。因为他对开始众筹来说,“只是联合创始人”,而他从入伙的第一天就知道,“我还是要独立创业的。”
经历了两次创业,左志坚领会了两件事情:“拇指阅读告诉我什么不能做,开始众筹告诉我什么可以做。”所以,在内容创业这条路上,他要选一条离钱更近的跑道。
没有什么会比金融离钱更近。
“国内国外在理财方面的差别太显著了。国外的保险、基金都非常普及和流行,然后自己炒股的人很少。你去看A股市场,中国80%、90%都是散户,国外是反过来的。”
在左志坚看来,形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人的观念不一样,“像家财险在国外很多地方是强制的,家里被水淹,或发生盗窃都有保险,很多中国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个东西还要保险。”
另一方面,中国的金融产品没有跟上,“中国的保险口碑特别差,大家说保险就是传销,就是骗子,这就是产品的问题。中国人要买一个东西,就要花很多的成本去研究,他不信任。”
可未来是不确定的,踩点的时机对左志坚来说是一件不证自明的事情,“不进去,你怎么知道这个点在哪?”但是,他又对不确定性保持着乐观:“金融行业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现在这个阶段没什么爆发的机会,你认认真真,耐耐心心的做就好了。”
至于无法左右的基础建设,他相信随着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切都会慢慢走向规范。
媒体人,创业者,知识分子,精英,文人,商人,左志坚不排斥所有的标签,也让人感受不到这些标签在他身上产生的冲突。
三年前,当朋友看到他做了拇指阅读时,写道:“看到拇指阅读,(左志坚)所有的变化都显得自然了,作为一个媒体人,阅读者,还有什么样的创业项目更适合他呢?”同样的句式其实也适合今天的左志坚,甚至说更适合,而他自己也会感叹:“折腾了半天,居然,又回去干财经媒体了。”
在回去的路上,也许是出租车的轰鸣声太大,后座的左志坚又一次提高音量:
“情怀嘛还是有的,只是隐藏起来了,这是解决基础生存之后的事情。书呀,艺术啊这些东西将来肯定会有很大的市场,但是要过5到10年吧。普通人肯定是说我先吃饱了,然后再穿得好看一点,旅游一下,有点钱就理下财,很自然的。商业就是迎合人性的东西。”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