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六爷 | 2014-11-18 19:38 |
在中国培养一个孩子的成本,大概是50-100万人民币。在福利制度更加健全的美国,这个数字也稳定在144万人民币左右。当然这都还是在没有特殊开销的前提下。我想这或多或少可以说明,在孩子身上投钱这事上,不遗余力的父母是没有国界的。
一切为了孩子?
Dynepic是一家官网上只售卖着两件T恤和三条跳绳的体育用品公司。在跨界成风的时代,Dynepic做智能硬件无可厚非。现在,Dynepic以79美元的价格在为DynePod进行众筹,后者是一款为儿童定制的智能产品。不是手环,不是手表,不是玩具,当然笔者也不是为了卖关子,而是真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根据官方说法,我们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这朵奇葩的功能是:控制、防丢。当然,为了显得炫酷,控制的方式是儿童级的编程加传感器。联想起Google在德国小学推出的“Open Roberta”平台,其实做的也是类似的事情。不同的是,“Open Roberta”的开发套件直接由乐高提供。Google只是在云端帮助学生们规避技术难题。
新奇不是刚需
即使不在功能上做横向对比,两者在对小孩的启发方式上,选择了完全不同的逻辑。Google的产品定位是工具,无非是以极低的学习门槛,用舒服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而Dynepic的定位是控制终端,开发的动机是让玩具能和任何物体交流。这不就是概念已经烂大街的物联网吗?且不讨论物联网大潮的不可逆转,对孩子们来说,他们真的希望通过一个25像素LED块状物,实现“玩具总动员”吗?
曾经有人很形象地将小孩的思维机制比喻成单核处理器,所以他们对外界的映射,往往表现出两个极端,涣散和专注。而玩具充当的角色,更多是情感和创造力的载体。孩子们根本不需要再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与周边世界的对话。并且是在这种方式除了新奇一无是处的情况下。
谁是“智能”的受害者
无论是智能玩具还是“老人机”,使用者和消费者都是不同的群体。所以这里存在三种用户体验,一种是厂家宣传的,一种是消费者以为的,一种是使用者感受到的。理想状况下,三者不应该有丝毫偏差。但现实状况是,总有一些开发者,在技术和成本的限制下,意淫出很多贴心的“人文关怀”。假定这些关怀的初衷都很美好,那么总得有人为此买单。货砸自己手上那叫自作孽,卖出去了那叫坑爹,左右都不是好事。
话说回来,消费者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左右市场,虽然大部分是被引导和暗示的。但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在没有恶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市场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消费者们当然不可能集体变身产品经理。特别是在自己并非产品受众的时候,我们应该对小孩和老人多一分细腻的思考。不被“智能”迷惑,不被“道德”绑架,出于关怀的选择一般都不会太差。
伪智能的原罪
我很能理解那些传统厂商,被智能大军冲击下的尴尬。到底是该从了“智能”,还是忠于品质?谁都会纠结一下。按理来说智能和品质,完全没有理由站在选择的对立面。而智能在普及的过程中成为标配的话,矫枉过正也就应运而生。即使每个从业者都保持个体的清醒,也很难保证在大势之下不会肆意妄为。科技是本质是带来便利与享受,因此变着法地让人感受科技的存在是很傻逼的事情。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有市场就有产品,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们在喜闻乐见产品形态日趋丰富的同时,总会发现有什么奇怪的东西胡乱插入。行业现状到底是百家争鸣还是群魔乱舞,这取决于从业者的智商门槛。所以对于那些动机不纯,为了获取利润而获取利润的产品,请滚得跟思想一样远吧。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