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从抢购最新的iPhone到等待下一款iPhone的轮回中,时间好像过得特别快。坊间iPhone 7的传闻已经逐渐升温,而大部分人的反应可能是iPhone 6/6 Plus好像刚卖不久。其实时间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按照老罗的说法,早就过了一款数码消费品的关注期。所以那些真假难辨的小道消息或多或少也是空穴来风,就像当年被廉价版iPhone呼唤出来的iPhone 5C,和大屏iPhone召唤出的iPhone 6&6 Plus。
可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在这次的传言中,苹果将推出4寸的iPhone 6S mini。要知道iPhone的更新节奏一直很稳定,这和三星的机海战术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每新开一条产品线,苹果都必然十分谨慎。众所周知,手机作为一款消费类电子产品,软件层面的创新都属于功能和交互的范畴,而工业设计主要与美学和心理相关。从苹果所有的产品可以看出,视觉优先级在产品驱动中是非常高的。这也有利于苹果的设计水准一直维持在领先的地位。
创新有没有终点?
从严格意义上讲,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对此,我们可以简单回顾下历代iPhone那些最激动人心的改变,第一代iPhone(iPhone 2G):全触屏&大屏,第二代(iPhone 3G/3GS):App Store上线,第三代(iPhone 4/4S):工业设计&iOS&Siri,第四代(iPhone 5/5C/5S):彩色后盖&指纹识别&土豪金,第五代(iPhone6/6 Plus)Big And Bigger。我相信资深果粉在满满的回忆之中,情绪定然跌宕起伏。
可以发现,苹果其实早就做过“大屏手机”,在第一次的iPhone发布会上,乔布斯就骄傲地对所有人说:“你从未见过如此令人心动的屏幕”,那时市面上最经典的四款手机彻底沦为了尴尬的背景。当然乔布斯也说过:“手机最佳尺寸是3.5英寸”,没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对单手操作的追求而已。其实屏幕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如果没有三星这样的“极端分子”将手机越做越大,我想也没有人会诟病iPhone的尺寸问题。而苹果要是固守住自己的设计理念,至少我们也不用如此较真地讨论手机的终极形态。
小屏已经末路?
既然iPhone已经妥协地做了大屏,并且iPhone 6&6 Plus一直刷新着销售数据,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和市场已经抛弃了小屏?实不尽然,神一样存在的iPhone 4S貌似到现在还没停产,3年多的销售周期在如今的手机市场是非常罕见的,并且根据Needham&Company公司2014年5月份的统计报告,在第一季度,iPhone 4S的销量占有全部 iPhone销量的25%,并吸引1000万新用户进入苹果生态系统。显然小屏iPhone还有着比想象中要强大很多的生命力。
这和iPad mini的遭遇是不同的,虽然都是被大屏冲击,iPad的抵抗能力却要脆弱很多。根据腾讯发布的《中国平板电脑用户行为报告》,95%的用户在家或在宿舍使用平板电脑,从这个数据来看,用户对平板的移动需求并不高。而iPhone作为一款更纯粹的移动终端,显然小屏存在的理由要更加充分。
站着也要把钱赚了
可以预见的是,小屏iPhone必然会吸引两类人群,一类是奔着廉价iPhone来的,一类是奔着单手操作来的。无论是为了保持逼格,还是从商业运作考量,苹果都不太可能会从此荡漾在大屏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所以关于会不会推出小屏iPhone已经没有太大争议了,至于到底是4寸的iPhone 6S mini,还是换药不换汤的iPhone 4S,就只能等发布会给消费者答案了。
对一个行业的布道者来说,持续的创造力需要无数的设计师灵光乍现和呕心沥血,而模仿和跟随却相对简单。所以当苹果对工业设计的解读遭遇瓶颈时,创新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非常奢侈的。iPhone 4之后,苹果已经很久没有尝到用设计来艳惊四座的滋味。虽然每年的新品都在追求着突破,但改变的姿态已然从当初的全世界,变成了自己与自己的争执。这其实没什么不好,因为相比于定期的一针鸡血,对需求的诠释和正确引导,有时候要显得更重要。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