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陈伊莉 | 2017-07-17 19:28 |
雷锋网7月17日报道,7月15日至7月16日朗迪金融科技峰会(LendIt China)在上海开幕。这是朗迪金融科技峰会第二年在中国举办,议题覆盖区块链、人工智能、保险科技、网络安全、电子银行、消费金融科技、供应链金融、行业监管等各领域。
在第二天的主会场,春华资本(Primavera Capital)Michael Yang 与 尚乘集团(尚乘集团) Raymond Yung 一起探讨了“中国金融科技与全球IPO市场”话题。春华资本是一家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着50多亿美元资金,金融科技是其最重要的投资方向。尚乘集团是一家香港非银金融机构,主要提供跨境投行、保险服务。主持人是华兴资本 Elaine Zhang。
以下是对话实录,雷锋网作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主持人:事实上,真正Fintech公司登陆资本市场的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也了解到许多公司考虑或者开始启动IPO登陆海外资本市场。想跟两位交流一下资本市场的选择,目前国内的A股市场对与金融企业的限制和要求是比较高的,境外资本市场是不是更好的选择?香港或美国IPO市场对不同的Fintech公司来说分别有什么优势和劣势?
Michael Yang:过去的2、3年间,中国Fintech企业在美国、香港上市的例子非常少,原因是几方面。
第一,相对而言,整个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落后于其他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商企业的发展。只有当移动互联网整个基础设施覆盖达到一定的程度,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企业的盈利能力才会完全地释放出来。从现在来看,我觉得整个中国有机会登陆海外资本市场的企业数量是非常多的。从私募的一级市场来看,已经有大量的公司实现了规模性的盈利,从商业模式上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从长期来讲,在未来2、3年里会看到很多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不同资本市场有着不同的门槛。国内A股市场监管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在A股上市基本上都是持牌的金融机构,如果做的是类金融机构而没有金融牌照在国内A股上市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判断,大量消费金融类的企业上市目的地还是海外市场。
从香港和美国市场最传统的选项来看,美国的监管相对而言更宽松,采用信息披露制,只要把企业的业务、商业模式、风险、技术、投资亮点都展示出来,资本市场会给企业一个公允的定价,公司的估值可能高可能低,但不会过多实质性地筛选。
从法律和合规的角度来看,香港的上市门槛会比美国高一点,香港联交所的审批还是有一定门槛的。从难度的区别上来看,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会选择美国,我们可能看到更多的公司还是会去纳斯达克,去纽交所上市。这是比例上的划分。
中国上市的Fintech企业现在比较少,超大互联网公司上市的也比较少,像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都没有登陆资本市场。随着未来更多的优质企业上市,投资人认识到中国的潜力和优势之后,整个资本市场的估值会朝更加良性的方向发展,从大方向来看还是比较乐观的。
Raymond Yung:整体来说美国的市场规模相对很大,香港比较小,2016年香港总额度大概是250亿美金左右。如果我们单看未来近期会上市的企业如蚂蚁金服、陆金所,两家估值数额可能超过200亿,香港能不能容纳这么大的融资规模也是值得烤烟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美国市场上市以后的流动性还是比较好的,所以选择上市时也要考虑这些方面的因素。
主持人: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Fintech公司IPO。从估值的角度来说,资本市场会怎样去对待不同类型的公司(创业型公司或者巨头所孵化的金融平台)?或者是说科技含量在Fintech公司的估值体系里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Michael Yang:虽然现在二级市场上市的Fintech公司比较少,市值、交易量都有限,但在私募的一级市场有大量的融资发生,从A轮B轮到后面很成熟的阶段,发生的融资量非常大。我觉得影响一个Fintech有企业的估值可能有几个因素。
第一,企业的规模。如果企业规模很大,覆盖了上亿的用户,它的估值跟几十亿几百万用户规模的估值是不一样的。
第二,商业模式。不同的公司差别也会很大,中国消费金融企业一直是在演变的过程中,很多公司在5~8年的时间里都在与时俱进,适应市场的需求,所以很多公司是有变化的空间和选择的空间。纯粹从资本市场和投资人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估值,如果企业提供的是风控技术和解决方案,因为这是可迅速规模化的商业模式,所以估值会更高一些。相反,如果一个信贷的企业大量盈利是来自于风险控制,面对大量资产质量的风险,估值会有一定的折扣。
其实不同的路径会决定企业发展的规模、数量和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不能说哪个更好,我觉得是企业管理层需要面临的选择。
另外会影响估值的因素是监管。虽然整个金融科技类企业不会受到严格意义上的监管,但还是会关心企业是不是面临着大量的风险。比如说银监会保监会怎么看待商业模式,是不是存在合规上的问题。这个角度也是企业家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从商业模式上大家会更加支持普惠金融,覆盖面更广的金融商业模式。
主持人:追加一个问题,不管是从投资人的角度还是从投行的角度,如果创业公司一旦做了IPO的决定,你们会给它提哪些建议呢?
Raymond Yung:
第一,从过去的经验中发现,很多创新企业会更加关注自己的商业模式,但还有些影响IPO的因素没有考虑清楚。比如说,公司的架构。公司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同的公司,存在着不同的关联交易。公司上市要把关联交易去除,看清楚公司跟大股东的关系。
第二,会计准则的准备。如果去美国上市,美国准则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从收入的确认,从担保、表外负债等领域都是需要很早关注的。
雷锋网将持续跟进精华内容,敬请关注!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