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管,作为家家户户都必不可少的用品,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提到水管,就不得不提日丰管。
成立于1996年位于广东佛山的日丰集团,是一家致力于新型塑料管道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技术企业,截止目前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亿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日丰集团高速发展,目前,已在佛山市、天津市、湖北黄石、陕西渭南、重庆等地建立了五大生产基地,拥有超过200条管材生产线、300台注塑机、400多台金属管件加工设备,另有卫浴规模化成型车间、年产4800吨的密封胶全套设备,俨然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生产条件和产业化基础。
近些年,日丰集团持续保持在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且业务形态由单一分销渠道走向多渠道、多产业并存,因此如果没有一整套完善的数字化体系,很难支撑企业稳健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新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供给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如何在保持产品高品质的同时,提高营销与服务的响应速度成为抢占市场的重要指标。
“日丰要保持集团技术的市场与技术优势,这就需要引入新型的互联网、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就要以核心业务流程为主线,搭建具备数据、网络与平台要素的企业级数字化平台,这样就能将集团管理过程透明化、优化资源利用、提质增效。”日丰集团IT中心总监尹浪表示,推动业务与经营的改善成为了日丰集团的必选之路。
从2014年起,日丰集团在信息化和自动化改造方面的进行了高额投入,并已经搭建自己的信息化系统体系,涵盖了从用户、市场、研发、销售、制造、财务、采购、服务等企业全价值链体系建设,实现管理透明化,建设成以核心经营数据驱动、网络(IT+OT)互联、平台共享的高效、科学管理模式,这些可以助力企业进行流程化、数字化转型。
并且,随着集团业务及基地的战略性扩张,高层管理人员、营销体系、营运部门、财务部门及供应链等部门,为了掌控公司的相关营运情况不得不做很多营销分析报表、营运分析报表或者其他决策支持系列报表以提供数据支持。
然而,在当前系统条件下,制作报表仍面临着以下的问题:
1、报表数据滞后
报表和数据形成在业务发生后,员工在系统中或者通过手工搜集的数据汇总、分析后加工后的结果,高层通常需要一两天以后才能看到结果,获取信息相对滞后,无法做到实时,无法准确掌握。
2、由于各部门数据口径不统一,部分报表相同数据的数据源部门间取数逻辑有差异。
3、手工处理报表时间长,从统计数据到最后的报表制作,一张报表需要花半天时间,人力成本高。
4、涉及跨系统业务报表或时间区间跨度较大的数据分析人工处理,月度报表工作量较大。
5、缺乏快速全局掌控企业整体经营状况工具。
基于此,在2018年,日丰集团决定搭建BI系统。“市面上的BI产品众多,选择一款适合公司自身需求的BI产品,对整个BI系统建设的成功至关重要。”尹浪表示,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需要基于易用性、敏捷型开发、本地化服务等因素,而在对比了多家产品后,选择与帆软合作,共同搭建数字化分析平台建设项目。
“搭建复杂的系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分阶段去实施。”尹浪表示。
2018年,日丰集团开始实施项目一期,在持续了近3年的时间里不断进行需求迭代,在企业商业智能的建设长跑中,从初期的企业策略和目标蓝本,到最终体现满意的成效,是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可持续优化的流程。
“商业智能平台的建设必须不断地与公司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围绕企业发展战略是成功部署企业商业智能平台的先决条件之一。”尹浪表示。
而在项目刚开始合作的时候,两个团队共同确立项目实施总目标和阶段分目标,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推进方案和计划。
首先,帆软的技术团队要对日丰的需求进行充分的调研,并以文档形式固化确定下来,在确定需求之后,需要梳理出关键指标,设计日丰的BI架构体系。
两个团队的分工很明确,需求调研、上线验收以日丰为主,在设计开发阶段是以帆软的实施团队为主,日丰的团队为辅;在数据验证阶段以日丰团队为主,帆软为辅,上线后日常需求管理由日丰主导。
而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帆软团队的挑战最大的就是对管道业务需求的理解。
“如果对日丰业务理解不足,分析维度和指标的设计将会偏离正确方向,设计的分析主题宽度和深度不够理想;其次是对数据质量的评估,如果对数据质量评估不足,将影响数据治理,也会因不良数据清洗失败而导致项目延期。”
尹浪坦言,在项目初期,帆软实施团队和日丰的IT技术团队存在架构设计上的分歧,因此在数据仓库设计时,帆软团队提出需要对业务系统数据来源进行封装,以接口形式抽取到数据仓库,而日丰团队更希望通过常规的BI实施方法,通过抽取业务系统数据库表的形式,按业务主体在数据仓库搭建模型。
“这种实现方法虽然实施周期会长,但能够满足我们灵活,多维度的分析数据,最终帆软和我们达成一致,按照日丰的思路搭建数据仓库。”尹浪表示。
最终,双方团队达成了一致,并在预定时间实现了建设目标。搭建日丰数字化分析平台框架如下图所示:
截至目前,数字化分析平台建设项目帮助日丰集团达成了如下三大场景的改善。
1、销售数据前线与总部互动
对于日丰集团来说,分布在全国的32个销售区域需要不定时查看月度、季度和年度的销售任务完成情况,然后根据每月实际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和向总部的销售副总进行汇报。由于统计维度不一样,还有销量统计需要靠总部人员进行对接,这就造成了线下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因此急需总部对市场做出有效的调整手段。
“我们选择了帆软FineReport工具,并成立了专门的实施小组。”尹浪表示。在搭建平台之前,负责帆软IT团队的项目经理李寒军表示,在搭建平台前,团队经过了诸多非常细致的需求调研、数据梳理、建模等一系列规范的实施工作,最终一个符合日丰集团运营需求的营销模块的报表分析体系逐渐建立起来。
“我们这个体系可以实现分析产品的销售趋势、达成率、同比、环比、排名等不同目的;从产品、产品分类、区域/办事处、客户(代理商)、月份、季度、年度等不同维度都可以直接在系统中查看。”李寒军表示。
而通过管理驾驶舱从公司、区域、产品、日期维度出发,用简单、直观的分析图形,集中展现与管理关键销售指标,就能够体现企业整体运营状况、价值趋势、问题情况。
“经过这样的搭建,全国32个区域都能随时通过电脑或手机查看销量完成情况。”尹浪表示。
而经此改善,能让企业根据每月实际销量情况直接在系统中进行月底的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这样就免去了人为加工数据后进行线下邮件发送。
“以前这个工作需要一周左右时间完成,现在只需几个小时就完成。营销中心的人员由原来2-3人对接,变成一个人兼职就可以完成。”尹浪表示,这样的改革不仅让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更重要是让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而通过管理驾驶舱可以让领导层快速了解到市场情况,及时下决策。
2、提升生产效率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如下情况:
1、生产现场条码扫描异常频发,如条码扫码没关联,MES与SAP条码同步失败等,影响后端条码查询及追溯;
2、车间生产完成情况无法及时了解,影响后端交付效率;
3、生产收货及时性无法保证,容易造成耗料及现场积压货品等问题;
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就要自主利用FR工具进行需求开发,通过车间现场看板方式展示,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车间看板为生产现场可视化管理带来极大帮助,有效预防了更多的生产问题产生。自从上线监控报表以来,条码上存错误率下降80%以上,收货及时率也提升了30%以上,客户对于条码查询的投诉也减少了很多。”尹浪表示。
3、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损失
日益增长的需求原有的机房服务器系统已经不能满足,因此经常会发生异常:
1、部分服务器出现停机或异常,等到用户反馈才去解决,影响用户满意度;
2、由于空调停止工作温度影响了服务器的正常工作,无法及时发现及处理;
3、无法提前通过通过数据异常发现更多的问题;
4、服务器数量较多,日常运维工作量大。
而通过BI工具把服务器的运行的重要指标数据直接以监控报表形式呈现,并且在IT办公室的墙壁上用大屏作为监控展示,IT人员可以实时发现服务器异常,并可以快速解决问题。
自从应用大屏监控,已经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事件10次以上,有效地降低了损失。同时,IT的日常运维工作也由原来的专职人员定期花费每天4-5小时维护,变成了目前只需根据异常情况处理1-2小时即可。
在选择适合日丰业务的BI产品时,提到FineReport,尹浪表示,FineReport采用了主流的三层架构模式进行设计,对于日丰的IT人员来说,只需要在报表设计人员的电脑上安装设计器,当设计完成后,将工程部署到服务器上;而系统的使用也非常便捷,用户只要通过PC浏览器或手机APP,就可以直接访问系统应用。
而FineReport决策平台提供统一的应用访问门户,通过对用户和权限的控制,使得不同角色的用户能够通过一个门户系统看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报表视图和报表功能。“FineReport的维护管理也非常方便,适合企业在数据分析较弱的阶段使用。”尹浪表示。
不仅要选对合适的产品,成立专门的BI项目小组对日丰集团的数字化转型来说也非常重要。
首先专门的BI项目小组能够通过正式的启动会议把相关部门和人员纳入到项目组,对于日丰集团来说,通过充分调研了解实际需求,特别是从管理角度出发来设计报表逻辑及展示方式。再有选择合适企业自身情况的BI工具,可以快速和全面地开发及展示报表效果。最后强调,虽然一期项目上线取得一些成效,但还是需要保持好后续运维团队,确保根据业务需求变化(数据统计口径、逻辑等因素的调整)可以及时得到响应,发挥BI更大的作用。
自2017年初以来,日丰集团编制了集团信息化建设路径,所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紧密围绕“以经营为核心、以客户为导向,支持集团向数字化、流程化企业转型”。如今,经过24年的努力,日丰现已成为国内新型管道行业的龙头企业及全球领先品牌。未来,日丰将以成就“百年老店”为长远目标,实现企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实力,还需要满足不同时代的市场环境。打造百年企业靠的不单单是产品,更需要不断地提升竞争力,顺应发展紧跟时代潮流。
数字化的浪潮正是体现了企业的学习能力,环境的发展、竞争对手在前进,如果企业只善于模仿,只能解决眼前的技术问题,就会丧失技术创新的持续不断造血能力。
而对于日丰集团来说,在数字化时代,持续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变得尤为之重,而借助集成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建立各类预测及优化模型、优化业务流程,将不断提高企业各环节的实时感知能力和优化协同能力,并在管理、销售、售后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真正实现制造、营销、客户、物流信息的全线打通。
雷锋网雷锋网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