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果高通要做机器人,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硅谷的一票机器人创业公司。
美国机器人创业公司的“两极”是波士顿和硅谷。其中波士顿更“硬”一些(波士顿历史上曾是美国最大的制造业中心之一),那里的机器人创业企业也更偏向前瞻研究和更有科技范,而硅谷相对来说就要“软一些”,不仅表现在创业人员的背景更多偏向软件方面,而且在选择的领域上要更偏向消费者。
而在今天高通机器人孵化器毕业典礼(Demo Day)上,高通提的口号是“Qualcomm Snapdragon Redefining Comsumer Robotics”(高通骁龙重新定义消费机器人)。随后高通举的例子是基于骁龙的无人机解决方案Qualcomm Snapdragon Flight,将包含RF、视频传输、GPS、摄像头、Wifi、飞控、主板在内总共面积189cm²的7块线路板集成到一块23.2cm²的小板上,使得开发者能够以此DIY体积更小、更轻和飞行时间更久的无人机。在会后的Demo环节,我在Snapdrangon Fright的展示场问,“最近我在Kickstarter等众筹平台上看到不少基于3DR Pixhawk的无人机项目...”问题还没说完马上就被高通负责IOT消费电子的高级总监Hugo Swart打断:“That doesn't work!”(这他喵的能有个卵用?)
完全不顾3DR还是高通自家投资的公司啊,还好高通投资的兄弟不在旁边(顺便说一句, 据透露第一家将使用Qualcomm Snapdragon Flight的公司将是上个月刚拿了Intel的6000万美元投资的Yuneec,也没有3DR什么卵事)...
第一个上台Demo的项目Carbon Robotics的美女创始人Rosanna Myers用类似计算机的“产品+平台”的模式来描述他们眼中的机器人行业。Rosanna所指的产品是她们自家的KAITA机械手,而平台指的正是高通骁龙。基于高通骁龙平台开发自己的机器人产品,这也是这十家公司的共同点。
这或许就是高通要将消费级机器人一网打尽的野心(波士顿愿意用老办法自己做的那帮MIT学生就管不了了...)。
高通机器人孵化器每年招收一期,10月正式开放申请,5月-9月入选企业将来到圣地亚哥进行为期4个月的孵化。来看看本次Demo Day上的这十家机器人公司的简单介绍吧:
Carbon Robotic
Carbon Robotic的产品是一款叫做KATIA(Kick Ass Trainable Intelligent Arm)的低成本机器手。这款机器手便于开发扩展其功能,并可通过引导其运动进行学习。Carbon Robotic之前曾是HAX的孵化企业。
CtrlWorks
Ctrl+C,Ctrl+V,CtrlWorks希望在显示世界中“从A到B”的运送也像电脑的复制粘贴一样简单,他们开发了一款可以拖动400KGs重物、可持续工作6小时的智能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可以附加在现有的轮椅、购物车、拉板车上,帮助机场、医院、商场、仓储等企业实现无人运输。
Skysense
Skysense运营地球村第一个商业无人机基础平台,如果把无人机比作汽车,那么Skysense就是无人机的自动加油站。典型客户包括NASA、JPL、Singapore AeroSpace等无人机重度用户,帮助客户解决诸如航拍、安防等需求。这些客户无需自己买无人机,想要用无人机干活的时候只需要登陆Skysense平台上敲几个键,无人机就会从Skysense的机库中起飞,干完活回来自动回到Skysense充电,当甩手掌柜就好。为什么这样的东西有市场?答案是规模经济,当然前提是Skysense能不能铺足够多的机库达到这个规模经济。
Rational Robotics
Rational Robotics瞄准的是修车行给汽车进行重新喷漆以及类似需要喷漆的这一块市场。通过3D建模,可以更精细和有效地控制机器人在部件上喷漆。为什么不说细分市场?Rational Robotics的印度CEO Ashley Reddy告诉我仅在美国喷漆的潜在市场就有210亿美元,吓尿了有木有。对了,这哥们说原型是在华强北呆了3个月做出来的,一问果然又是HAX的孵化项目...
Skyfront
Skyfront的口号是:只能飞二三十分钟的无人机都是耍流氓。那叫无人机么?应该叫玩具。他们傲娇地宣布,Skyfront的无人机能飞3个小时,是大多数玩具的10倍,听起来很吸引人吧?但当我看到Skyfront比我们印象中的无人机大10倍的样子的时候,我整个人感觉都不好了。为什么这么大?这货是靠烧油发电给电机驱动的,光里面的引擎重量恐怕就要顶一台大疆精灵3了...
CleverPet
10个团队中最人多势众的一个。他们做的是一款让汪星人的主人不在家里,汪星人也能自娱自乐的机器人,原理很简单:汪星人会看到三个按钮中的一个或两个亮起,按下按钮就能吃到奖励(这真的是机器人吗,这真的是机器人吗,这真的是机器人吗,重要的事情连说3遍)。虽然简单,但从视频上看汪星人还是玩得不亦乐乎,按创始人Leo Trottier所说,他们抢的其实是每天40美元汪星人日托服务的市场,潜在市场规模有600亿美元(钱都让汪赚了)。
InovaDrone
一家专业级无人机创业公司,半数核心员工来自3DR,让人怀疑这就是3DR的内部创业项目。专业级体现在高分辨率摄像上,其采用的“电子鹰眼”可用于一般无人机拍摄无法达到精度要求的安防等专业用途。这家公司和之前提到的Skysense是合作伙伴,一个出飞机,一个帮做O2O,典型的一鱼二吃。
MuseRobotics
这家公司做的是一个机器关节,他们希望在机器人行业也像100年前的工业化大生产一样,通过标准化来提高效率,而所有机器人都能用上的机器关节就是他们提高效率的标准化工具。按CEO Alexandros Nikolakakis举的例子,过去做一个生化实验室用滴管吸样的机器人可能需要两年时间和数百万美元,但用了他们的机器关节和3D打印,仅需10天就可以完成。那么这个机器关节卖多少呢?不要几十万美元,也不要几万美元,最低499你就可以拥有(虽然有点电视购物的即视感,但却是我最喜欢的一家)。
Solenica
Solenia团队来自意大利,他们做的是叫做lucy的世界第一个太阳智能采光镜,Lucy的外观像一个水晶球,只需放在窗外,将其反射口对准室内,Lucy就会根据太阳不同位置自动调整角度,保证整个房间都能得到充足的采光。这样的功能可能也只有不晒太阳会死又死懒不愿挪窝的意大利人才想得出来(顺便说一句,创始人妹子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读了个剑桥的博士到NASA上班,难道现在创业的门槛那么高了吗)。
Reach Robotic
Reach Robotic做的是一款基于AR的游戏机器人MekaMon。你可以将其想象成Anki的机器战警形态,用户通过手机可操作机器人,消灭在屏幕上显示的虚拟敌人或者进行对抗游戏。该产品预计在2016年圣诞节上市。
硅谷锋向标是智能硬件第一媒体雷锋网旗下关注硅谷创新生态系统的公众号,由雷锋网北美新闻中心运营。除特别注明外,所有内容均为原创,转载请在开头注明出处,并原文链接回本文。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