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本文作者: 刘芳平 | 2015-11-25 14:30 |
如果你在雷锋网搜索“智能行李箱”,会看到排在前面的是一整列的产品,有自动跟随的,可以骑行的,可以折叠的,以及集各种智能于一身的产品。它们多来自海外。
(雷锋网“智能行李箱“搜索截图)
记者之前并不知道有这么多智能行李箱存在,直到ALLOY+找到我。ALLOY+是中关村创业公司越甲科技做的一个箱包品牌。一开始没有很大报道欲望,因为觉得它不过又是一款通过加入几个传感器和通讯模块,做个App,然后自称“智能XXX”的产品。
但是后来答应了去采访,因为一直想知道智能在一款产品中到底占据了多大比例。
把这个问题抛给越甲的创始人Sara刘,她透露了ALLOY+箱体的成本与智能模块的成本(仅物料)分别大概是多少,不过应请求,此处不方便写出来,只能说智能确实是小头,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块。
(可用App控制滑动开锁的TSA海关锁)
箱体成本高,原因在于采用了铝镁合金这种新材质。它智能的部分包括自带10000mAh的电池,通讯模块(蓝牙、GPS、2G移动网络、WiFi),TSA海关锁。智能的功能包括给手机充电、GPS定位、距离报警以及App一键开锁。
(ALLOY+各项功能的App截图)
除了一键开锁,其它功能都很普通,现场记者也在手板上试用了这项功能,确实很流畅(由于手板比较粗糙,所以在此不便配上实物照片)。然而细问起来Sara对锁却不愿多说,只表示正在申请发明专利,因为其它公司也在做这项功能。
ALLOY+定位中高端的市场,接下来在12月会举行一个产品品鉴会,并上线众筹。
如果只是一般介绍产品的文章,那本文可能到此为止了,但记者接下来又采访了该公司的设计师和市场总监。
前文提到国外已经有相当多各式各样的智能行李箱了,其实国内的这类产品也不少,去百度或各个众筹平台搜索就能找到很多,而功能也大同小异。记者希望从ALLOY+身上挖出技术设计上的创新点,但市场总监廖中圣表示:
坦白讲,各家的核心技术都差不多。这些技术可能看似已经成熟,但最大问题就是稳定。其实我们现在不追求技术多么超前,而是更强调使用者体验的问题,即如何让客户使用更方便。做一款智能硬件,说实在的,一个产品经理加OEM就能做出来,但最后如何落地到用户才是最核心的。
从廖那里得知,ALLOY+的产品团队目前正在做的事情是箱体的防水防震设计,主要的目标就是提高稳定性。另外,由于箱体采用全金属机身,和iPhone一样需要解决天线信号问题,因此他们还在做布线和结构改造。“如果下一步结构稳定下来,我们会把它做一个专利的体现,但目前,很诚实地说还没有到这一步,还没有一个title。”他说。
定位也是一项很成熟的技术,此前在各类防丢产品中非常常见,但也还有许多发展空间,比如室内定位的完善。ALLOY+使用了GPS+北斗+WiFi+蓝牙的定位方式,据廖中圣介绍,在WiFi通畅的情况下,室内定位的精度在5米左右。他们也在谋求与地图产商的合作,以获得更精准的室内定位。
关于定位还有一个特殊应用场景——传送带定位,让用户在抵达机场时能够直接找到行李箱在传送带上的位置。但这项功能的实现有赖于机场方面的配合,廖表示仍在接洽当中。
(可以跟着你跑的机器人行李箱NUA)
记者在给ALLOY+提供采访提纲时提到了上面这款一家硅谷创业公司做的智能行李箱,Sara看到觉得很惊讶,因为他们对国外的同类产品了如指掌,之前却没有见过这款产品。
对于这一代产品如何与同行竞争,Sara表示主要是把功能做到最佳,接下来产品会快速迭代。而下一代产品会有怎样的功能,记者从设计师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端倪。他展示了一些下一代设计的草稿,其中就包括自动跟随、骑行以及可折叠的概念图。
要说这是C2C(Copy to China)案例的话还很难下定论,但很明显产品方面他们在积极借鉴国外同行。
对于智能产品来说软件同样重要,Sara多次提到的产品“打法”包括打造一个出行平台,行李箱则要变成用户的出行小秘书。这主要通过在App端加入各种各样的功能来实现,比如订票、打车、LBS社交等等。(说不定未来行李箱也能约炮)
但是这种靠硬件来讲一个互联网用户故事是许多厂商都在做的,其前提条件需要硬件有足够的销量,因此对ALLOY+来说现在谈还为时尚早。而且即便有了销量,要把故事变成现实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作为一位女性创业者,Sara因为喜欢时尚所以选择了箱包这个领域,她表示自己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国产知名品牌,希望成为百年老店。这话说起来容易,但100年的路他们才走了1%,对创业公司来说,能活下来已属不易,能活100年的就是奇迹了。希望他们能实现这个奇迹。
相关: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