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雷锋网按:近日,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入选雷锋网发布的「AI 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单」,并获得最佳人像布控系统奖。
「AI 最佳掘金案例年度榜单」从商业维度出发,评选出8大行业中的30个最佳解决方案/产品。
雷锋网根据企业提交的“解决方案/产品资料、商务合作(单个行业的业务统计)、企业自身情况”三个维度的信息,以20个明确评分项为标准,对参选企业进行首轮全面评估。
同时邀请多位传统企业CIO、系统集成商项目高管、AI企业解决方案负责人、投资机构合伙人、学界教授等数十位评委,对参选企业和脱敏后的信息,进行了第二轮分析评审。
历时两个月,融合两轮评选结果后,最终公布30强名单。
有人说,在互联网公司“闯进”安防行业的那一天开始,他们就逃不过三个“下场”:要么转型做集成商、要么转型做芯片商、要么被收购。这一说法的缘由在于,在人才缺乏期内,AI创业公司通过单一算法优势获取了机会+订单,但本质上并未对传统安防厂商产生重大影响。AI公司只有将他们的核心技术融入到安防产业链的前端到后端才是成功布局安防圈的关键,但这也是最难攻克的一关,算法的门槛正在逐渐降低,拿下安防产业链闭环的生态绝非易事。
对于这一说法,旷视科技安防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安洋向雷锋网说道,“从算法级层面来看,旷视目前可以排在第一梯队,这一层级未来大概只有一到两家的规模;从包括安防在内的所有业务层面来看,旷视目前可以排在前三名”。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自身定位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之后,用安洋的话说,旷视不可能成长为一个集成商;与此同时,旷视未来也会选择用两条腿走路:
不拒绝做芯片级的算法来赋能其他传统安防厂商,让后者有能力扩大整个AI安防市场的容量;
旷视不会仅仅充当嫁衣角色,也会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一些事情。
对于第二点,安洋称,这也是旷视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区别所在。“在进击安防行业的途中,旷视会一如既往地关注算法、关注整个业务价值的实现;但与此同时,旷视内部也深知AI只是一种工具,不能产生实际价值、不能直接服务于用户。藉由此,旷视会一直思考如何能够更好地将AI应用在产品中,并在非算法方面做出调整”。
他感慨道,“在安防赛道上玩命奔跑的创业公司的确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一不小心就会棋差一招、全盘皆输;而包括旷视在内的初创公司在这期间能做的不多,唯有小心翼翼,突破舒适区,挑战自身短板,聚焦算法的同时,为传统安防行业提供更多智能化应用、落地更多案例” 。
而这几年,旷视在安防行业的确也是这么做的。
譬如将AI产品应用于北京某几个地铁站。此前有安防厂商提到,再顶级的AI算法应用于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任何一个地铁站中都会成为“鸡肋”,瞬间拥挤进来的乘客可以让系统近乎“瘫痪”。对此,安洋提到,旷视此前已经将AI产品部署在北京的某几个地铁站之中,在重大会议保障期间,成功识别出50多个高危人员。
在他看来,人脸识别技术的确不能100%解决安防行业中出现的问题,但绝不能因此而忽略它的实际价值。在实战应用中,AI摄像机相较传统摄像机能够很好地解决 ‘发现’问题,对于公安用户来说,‘发现’是抓逃的第一步,亦是最重要的一步,发现目标后加之后期的人员对比、有效指挥等技防细节才能决定抓逃是否成功。
基于此,早在两年前,旷视就针对后期实战成立了‘成功保障团队’,该团队承担包括人流通行到逃犯识别的全过程设计,保障公安用户从发现到抓捕犯人的全过程部署。
再譬如将AI产品应用于湖北某市。在该市区,旷视又做了一次CV圈从未有过的“创举”,他们在某小区内部署几十部人脸相机,利用ReID(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技术对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都进行了准确识别,成功实现了“一脸一档”的存储。
简单来说,该系统能够针对每一个进出小区的人,进行年龄、性别、家属、活动规律的识别,之后再通过数据整合、分析,区分哪些人是常住户、哪些人是串门等等,办案民警只需要将一张人脸图片输入进去,就可以发现该人在过去十二个月的所有活动轨迹。
和单点监控相比,ReID 方案通过多组摄像机的抓拍记录及人员比对让安防工作变得更为立体,方便办案民警对目标嫌疑人的行为轨迹、出行规律进行分析,进而为案情线索和实施灵活布控打击提供依据;其另外一个高能之处还体现在不需要与传统意义上的数据库对接,除了黑名单之外,它能够对自身看到的图片、情形有选择的‘抓拍’,从而‘自己’总结规律,一旦发现某人的行为异常达到阈值时,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报警信息,充分保证‘白名单’‘红名单’‘灰名单’的安全。
“该系统之所以可以做到精准识别、“一脸一档”存储,是因为人脸相机能够对相同的人进行不同角度的,没有视野重叠覆盖的信息抓拍,” 安洋说道,“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技术升级,这个落地案例金额并不大,但意义非凡。在没有那么多逃犯可以抓的和平年代,对于公安部门来说,最大的需求就是做到人口管控。而在现实社会中,由于很多人都会人户分离,很难做到实时掌控,通过该技术就可以充分满足此需求” 。
“其实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产品的每一次迭代,背后都有数万人的彻夜努力,” 他补充道,“欲想让这些AI产品成功落地,‘好’算法、‘大’数据缺一不可”。
而过去几年,在竞争近乎白热化的安防行业,旷视能够逆水行舟、愈战愈勇主要还是得益于其独有的整体生态。旁人只知旷视算法非常精准,但不知是因为旷视自产的业务系统级的产品应用在自有系统中能够产生很多数据,数据会自动喂给算法,算法也会反馈给更多的业务系统,循环往复,它也就形成了一个生态,这也是旷视能够快速落地产品、快速成长的核心原因之一。
除了企业自身发展定位及案例落地,谈至兴起,安洋还向雷锋网分享了他眼中安防行业存在的问题及机会。
他提到,目前安防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互联网初创公司不懂安防行业;传统安企缺乏顶尖的AI人才,如果某个公司能够结合这两点,兴许可以在传统安防行业中引发变革。
而在他看来,旷视正是这么一家公司。
他介绍说,目前旷视安防团队中有二十多名同事在安防行业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同时他们非常聪明,能够迅速学习,并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形成竞争力。
但他同时也感慨这个过程并不轻松。从用户思维角度来讲,目前安防行业对AI的出现产生了两个认识偏差:
毫不信任,这个群体认为AI非常不靠谱,只是科幻电影中存在的技术,这一看法在很多三四线城市依旧存在;
过渡信任,这个群体认为AI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人脸识别在抓逃过程中不会出现一次失误。两种对AI的极端看法使得AI产品在推向市场时出现了一些用户认知落差。
从工程应用角度出发,如今大街小巷布满了人脸相机,但在抓拍人脸时,不一定就具备所有的客观必需条件:比如需要人脸相机的高度在两米八到三米二之间、俯角不能太大、光线不能太暗等等,而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也会造成很多AI产品不‘AI’。
针对以上两点,旷视也一直做着努力。
安洋提到, 用户思维不是旷视一家的责任,所有产业中的企业都应该参与进来,告诉用户什么才是真正的AI,它到底能够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而对于工程上的问题,旷视在后期落地实践中发现,视频中蕴含着多种信息资源,除了面部特征外,还包括年龄、性别、发型、衣着等,而这些特征可以在安防场景中成为侦破案件的关键线索和突破口。比如说相机A抓到了某人的背部;而相机B看到了人脸但不清晰,相机C看到了此人行进的方向,从而依靠这些联动线索能够确定此人的真实身份。
从以上来看,自2011年底创始至今,旷视的确一直以为安防用户打造更佳的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加大对技术、产品的投入,通过完善的人才产业链将AI更好地融入到安防行业;同时也在进一步思索,如何在算法迭代加速的今天,通过其他的方式,为安防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多元的公共服务,在企业发展及高质高效中找到最佳平衡点。
对于刚刚拉开帷幕的2018年,旷视的发展目标也非常明确:
在战略层,致力于向三个方向扩张:其一、金融安全;其二、安防(城市大脑);其三、手机智能;
在技术层,在精度不做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算力的要求;
在业务层,全面拓展“一头一脚”。‘一头’可以体现在安防(城市大脑)版块,将更多的AI黑科技应用其中,在城市治理中识别人、车、物;‘一脚’是将算法部署在一些低功耗的设备中,比如AGV机器人,依靠AI技术实现全面工业化。
总结来说,未来旷视将会在技术上往上游拓展,做芯片级应用;业务上往下游渗透,布局到产业链更底端的行业中去,做更多努力与探索。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