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张利 | 2017-04-24 15:41 |
雷锋网按:如今,IBM Watson几乎成了认知医疗的代名词。2016年,IBM Watson落地中国。雷锋网据公开资料了解到,IBM Watson的合作医院已经有20家,并且下一步计划是扩增到100家。随着一家又一家医院的大门为其打开,一团团疑云也在公众心中升起,“Watson本土化的情况怎样了?”“Watson治病过程究竟怎样的?”“我能信任Watson么?”“Watson治病依据是什么?”
在4月17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xHealth Talk论坛上,IBM Watson Health中国区首席医疗总顾问李明就一些公众关心的问题,做了自己的分享。
以下是其演讲全文,雷锋网做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
目前,IBM Watson实现商品化落地的有六大方案:
第一是生命科学类,包括药物研发解决方案,与临床试验匹配。
第二是肿瘤和基因产品,包括临床肿瘤解决方案与基因解决方案。
第三是影像,对医学影像图片进行自动的解读帮助医生进行诊断,预计下半年推出心血管影像的方案。
第四是健康管理类,例如慢病管理方案。目前该方案在中国PICC实施部署。
第五是保险方案,利用Watson的认知计算技术进行保险的稽查工作。日本富国保险公司引用IBM Watson之后,取代34名人类保险索赔职员的工作。
第六是消费者领域,主要与第三方公司合作针对消费者领域的产品。IBM和美敦力合作推出了一款糖尿病监测APP,通过分析这些患者在美敦力的糖尿病监测设备(胰岛素泵和血糖监测仪)上的数据来找出低血糖症的预兆因素。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在低血糖发生前3小时就做出预测。
除此之外,皮肤癌测定、心血管心衰风险因素预测、中国研究院的胃镜影像研究等则属于研究部门项目性的产品。
有时候,Watson给出的解决方案跟医生的预期不一样,同样是有效的治疗方案,只是风格不同。Watson是有MSK培训的,所以带有MSK专家的经验和风格。
向Watson中输入关键临床信息,在十秒内,就能给出一个解决方案,比如告诉乳腺癌患者首先进行化疗,之后到某一明确的时间点后,进行手术治疗,之后做放射性治疗;还会以不同的颜色标注,绿色是推荐的方案;橙色是参考方案,意思是方案有效,但MSK统计结果不如绿色方案好;红色告诉医生此路不通,不应该采取某种疗法。
Watson推荐的每个治疗方案的背后都有相应的实证支持,但最新疗法还未产生大量数据,所以其中未收录最新疗法。并且,Watson会倾向于保留更数据量更大的、更早期一点的临床数据和结论,医生可以看到这些临床数据的具体细节。
目前为止,Watson已经推出七种癌症解决方案,预计今年12月底会增加到12种,具体包括种类的扩散和更深度的挖掘,拿乳腺癌解决方案来说,现阶段Watson只是推荐做什么样的手术,但没有说具体数值,但它之后不断学习,会提供更多的内容。Watson的学习过程有人工干预成分,主要是考虑医学的严谨性问题和实际应用场景。
Watson在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对于专科医生而言,Watson给出治疗方案并有相应文献,增强医生的决策信心。医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寻找所需的文献信息,Watson有助于医生节省大量时间,可以给他们精准地提供文献,同时也可以培养年轻医生。
有的医生愿意把Watson当做一个医生来看,医生讨论的时候,其实都是拿他们已有的文献知识在讨论,这时就会咨询Watson,它可以对相应文献进行公允地排序。另外,在当前中国医疗环境,医生给出的方案Watson有相应的文献支持,也增强了医患之间的信任。
在大多数医院中,我们会介绍说Watson是会诊的医生助手,你可以听它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要医生与病患讨论后确认,这也是我们一直对于Watson的定位,它永远不会取代医生。
很多人都谈到在中国本地化问题,他们说要反映中国的治疗特色,这里不仅仅指的是中国治疗指南的本地化。
Watson在学习中国病例、本土化过程中遇到医疗数据质量和中国临床最佳实践的总结问题,医疗数据质量方面,智能影像诊断会好一些,但电子病历则考验着医院信息化的程度。此外,患者数据还面临基于数据整合的问题,临床数据不仅是病患的检验检查报告,还包括其整个生活日常内容。
随着中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很多学者也在国际上发表自己的文章,Watson也引用这些文章作为实证支持。所以,一些学者会认为Watson最好不要太本土化,只要中国学者做得好,Watson会不断吸纳中国学者的声音,中国学者的治疗方案也会成为Watson推荐的方案。
相关文章:
IBM人工智能技术商业化落地现状:目前已渗透到60多个职业领域
牵手百洋,IBM Watson Health要如何加速中国AI医疗市场布局?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