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刘伟 | 2017-08-02 15:01 |
智慧仓储和物流相关技术给快递行业带来的巨大提升已经有目共睹,而传统制造企业仓储物流的改造和提升才刚刚开始。
2015年,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计划,提出在2025年之前,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的目标。在迈向“中国制造2025”的过程中,仓储物流作为物品流通的载体、电子商务的血液,成了传统制造企业内心深处的痛。
汽车、大型电子设备等产品通常包含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零件,从零件、半成品到成品,并最终抵达经销商和消费者手中,需要经历多次出库入库,过程十分繁琐。库存过高对于企业的经营成本构成了严峻挑战,库存不足又会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由于智能化程度低下,缺少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在很多传统制造企业的老式仓库中,长久以来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总感觉仓库不够用,东西太多;想要的东西总是找不到,不想要的东西又没有及时丢掉。仓库建设缺乏长远规划,大多使用手工管理模式,导致仓库数据不准确,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处理缺货、爆仓等情况,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
智慧仓储和物流技术的引入,可以帮助传统制造企业更加精准,高效地管理仓储,以及零件、半成品和成品的流通;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此外,随着物流成本降低,产品流通的地域将更加广泛,覆盖更多的受众群体。并根据不同区域的特殊情况形成细分市场,进而影响到企业的产品、运营和营销。
未来物流发展到理想状态,甚至可以直接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动态地调整生产和经营战略。
今年4月26日,奥康投资3.8亿元,耗时4年建成的“中国鞋行业首家智能运营中心”——上海华东运营中心正式启用。该运营中心集办公、运营、仓储、物流、售后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高度智能化、自动化。
其中,物流仓储区采用全自动流水线和进口机器人,从产品进仓卸货到扫单入库、存储、提货、打包、发货全部由机器完成。其日处理电商订单可超5万单,订单生成到商品出库只需要30分钟,同时还能完成奥康线下门店5000箱的发货任务。
此外,国内安防巨头海康威视从2014年起就积极布局智慧仓储和物流的相关技术。据雷锋网了解,目前海康威视位于桐庐的工厂已经投入了约800台自主研发的仓储机器人,用AGV承担全生产链条的仓储搬运工作。海康威视移动机器人先进制造行业组总监傅高翔向雷锋网介绍,使用该智慧仓储系统以来,桐庐工厂的仓库节约了58%的人力成本,与此同时工作效率却提升了84%。
海康智能仓储系统还支持与上层业务系统ERP及外围设备对接,能够大幅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减少人为的不确定因素。
制造业物流是一级供应商的接入口以及通往客户/分销商的输出口,通常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接收并管理供应商的物料
配送物料到生产线
接收下线的完成品并配送到一级客户手中
前两个属于原材料仓储,后一个属于完成品仓储,一般而言制造型企业会将二者分开管理。
原材料仓储
●自动入库
物料进入制造企业流通的第一个环节是收货。通过条码读取技术快速将物料信息录入系统,可以促进物流体系各个作业环节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目前主要的条码采集手段是手持设备扫描,其优点是移动性较好,灵活度高,缺点是效率较低,错误率高,需要人工操作,人力成本高。
先进的固定式扫描方式,可通过传感器和智能摄像机完成对包装上的数字码信息的采集、识别、管理与分析,大幅提升条码的处理速度和准确率,并借助体积测量模块,快速测量包装体积,实现自动扫描入库。
●库存优化
理想状态下,制造企业总是希望仓库尽可能大,且堆满充足的原材料;但现实中仓库和原材料都是有成本的。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库存成本,包括人员成本、断货成本、调货成本,以及仓库大小、调拨时间等约束条件,决策出最佳的库存量。
物料进入仓库以后,企业还需要根据物料的包装体积决定如何摆放,以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同时又必须兼顾各种物料的取货频次以及取货距离,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以往这些决策都是根据相关负责人的主观感受做出的,缺少科学依据,效果自然参差不齐。人工智能以及运筹学算法的进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和行之有效的工具。
●物料搬运
近两年来,以亚马逊的KIVA为代表的AGV已经为人们所熟知。据傅高翔介绍,AGV发展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并逐渐演变出了三种主流形态——磁条方案、激光方案和二维码方案。
亚马逊的KIVA和海康的“阡陌”机器人采用的都是视觉识别二维码加惯性导航的方式,傅高翔认为这将是AGV未来的发展方向。
AGV不过是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的一部分,以海康威视的智能仓储机器人方案为例,它还包括RCS(机器人调度系统)、iWMS(智能仓储管理系统)两大系统。该方案以“货到人”的理念为核心,将仓库分为“无人区”与“工作区”两大区域。员工只需在工作台操作终端就可实现物料的准确入库与出库。该方案可实现仓储作业的单据和数据全过程监控,并提供仓储作业工作和效率的统计分析。全面涵盖原料、半成品、成品仓库管理,车间供料,在制品管理,成品入库和成品发货等多个业务场景。
完成品仓储
商品生产出来以后,制造企业还需要将它们运输到全国各地的仓储中心,并最终送到客户和分销商手中。那么制造企业该如何选择仓储中心的地理位置,以实现最大范围的区域覆盖?每个仓储中心该分配多少商品,才不会形成货物积压?产品运输途中如何选择车辆行驶路线,才能将运输成本最小化呢?这些都是制造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算法为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思路。
以人工智能和运筹学算法为核心的智慧仓储和物流技术,其优势显而易见,传统制造企业更关心的是如何才能用上这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
标准化程度低
不得不说,智慧仓储和物流是个系统级工程,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即便如物流行业的佼佼者顺丰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从单点切入,再慢慢实现全局的智能化。顺丰集团CTO、顺丰科技CEO田民曾指出,物流行业智能化的前提是所有物流要素互联互通并且数字化,但这一目标短期内难以实现。
杉数科技CTO王子卓也曾向雷锋网表示,将运筹学算法用于物流行业,技术本身的挑战并不大,目前针对大公司的定制化方案已经很成熟。但行业内标准化程度低,要从不同企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提取出共同点,制定一套能够推广到整个行业,给每个企业带来实际帮助的方案仍然十分困难。
前期投入大
考虑到国内制造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要为每个企业提供一套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成本过于高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运筹学方面的人才尚且很稀缺。此外,硬件升级改造的成本也考验着企业决策者的魄力。
不过,毋庸置疑,制造企业物流和仓储系统智能化改造带来的收益将远大于投入。而且,未来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其成本将还大幅降低。据了解,海康威视的智能仓储机器人方案目前已经能够实现两至三年收回成本。
《中国制造2025》是在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政府立足于国际产业变革大势,作出的全面提升中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根本目标在于改变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经营模式,提升生产和经营效率,智慧仓储和物流也许正是最好的契机。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