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文作者: 丛末 | 2019-08-20 16:56 |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随着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交互等 AI 技术的日益成熟,城市作为对这些 AI 技术进行整合应用以及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舞台,自然充满着非常多的可能性以及极大的想象空间。由此,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企业掀起了一阵叫做「智慧城市」的汹涌波涛,创业企业乃至传统企业都纷纷进驻到这一赛道。 雷锋网
以国内为例,近几年来,以 BAT 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企业更是凭借本身在业务以及技术体系等方面的积累,纷纷发布了一系列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将该赛道拉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于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而言,智慧城市仿佛触手可及。
而作为拥有建筑师、工程师、发明家、教育者等多重身份的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Carlo Ratti 对智慧城市有着另一个角度的认识和思考。在他的最新作品《智能城市:全面解析关于智能城市的十大预测》中,Carlo Ratti 基于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从事先驱性探索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从城市设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中的应用等历史维度,探索了智慧城市发展所面临的若干问题,并提供了城市走向智能化的许多可能性和新愿景。
日前,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与 Carlo Ratti 主要围绕《智能城市》一书、他对于智慧城市目前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见解以及其负责的聚焦智慧城市研究的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相关情况展开了一次对话。
卡洛·拉蒂(Carlo Ratti),建筑师,工程师,教育者,MIT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负责人。《福布斯》杂志评为“2011年你需要知道的人”;《快公司》杂志评为“美国*具影响力的50位设计师”之一;《在线》杂志“智慧名单:50位改变世界的人物”;TED主题演讲点击超200万
以下为 AI 科技评论与 Carlo Ratti 的对话实录,AI 科技评论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译。
AI 科技评论:您写作《智能城市:全面解析关于智能城市的十大预测》一书的背景是什么?
Carlo Ratti:建筑学、城市化和新科技的交叉研究是我们过去十五年来的工作重点,无论是在位于波士顿的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还是在位于意大利都灵市和纽约的建筑事务所 Carlo Ratti Associati(CRA),都是如此。
在本书中,我们尝试解释当下科技驱动城市变化背后的强制力,并为未来城市的更多可能性提供新的视角。
AI 科技评论:您在本书中最想传达给读者的信息点是什么?
Carlo Ratti: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网络进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构建出了一个物联网(IoT)世界,对我们理解、设计城市乃至最后在城市中生活的方式都产生了影响。
这本书最重要的一个观点在于,为了将我们的城市设计成我们未来最想要的样子,我们必须统筹兼顾底层和上层的反馈和想法,而不是仅仅自上而下找解决发方案,正如 Alan Kay 所说的:预测未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去创造未来。
AI 科技评论:在书中您指出,塑造未来并不是修补现在(一项艰巨的任务)或者预测未来(令人失望的无用功),而是要产生积极的影响。您能更详细地阐述这一观点吗?
Carlo Ratti:塑造未来结合了对现在进行设计和对未来进行创造的需求。这个概念说的是,虽然我们无法很好地预测未来,但我们依旧可以努力地去对未来施加影响。
塑造未来目前尚未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是存在很多可能性,并且我们应该共同为其出谋划策、发表意见和偏好。这种思维倾向会为一些创新项目开辟道路。它将设计构造成了能够释放纯碎的创造力的进化概念。
因此,建筑师和设计者的角色与生物物种中的有机诱变因素相类似,都承担着生物的自然演化和潜能培养的责任。
AI 科技评论:您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智慧城市或大家对于智慧城市的认知带来怎样的影响?
Carlo Ratti:我不是很热衷于使用「智慧城市」这个术语,因为我认为它太聚焦于科技元素。相较而言,我更喜欢使用「可感知城市」这个概念,它意味着城市通过数字化技术变得可感知以及拥有智慧,因为它能够倾听人们的需求。这本书就汇聚了一系列案例研究,能够推动我们朝着能够与人类实现对话的「可感知城市」的目标前进。这正是我在本书中所希望传递给读者的。
AI 科技评论:在本书中,建筑学(城市规划)和 AI 技术似乎是实现智慧城市最重要的因素之二,而您作为一位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工程师,您认为二者在未来智慧城市中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
Carlo Ratti:作为一位建筑师、设计师以及工程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共同突破城市中的 AI 边界,同时促进围绕隐私、安全、道德和数据所有权等问题展开对话。在今年的深圳双年展上,我将作为首席策展人之一,与大家共同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AI 科技评论:就您看来,AI 领域的哪些技术给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哪个?
Carlo Ratti:深度学习。这项技术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建筑和城市,以及利用这些知识来实现变革。
AI 科技评论:您认为当前智慧城市发展到了哪个阶段?当下该领域的发展还面临哪些挑战?
Carlo Ratti:目前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很多智慧城市相关的创业公司,然而我们还应该关注政府在智慧城市领域所发挥的作用。
我认为政府的工作并不是决定要实施哪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或者用纳税人的钱来增加目前主导该领域的技术跨国公司的力量,而是应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来推动创新的蓬勃发展。而这并不仅仅意味着支持传统的孵化器,而且还需要建立不妨碍自下而上发挥创造力的监管框架。
AI 科技评论:您和 Anthony M. Townsend 在 Scientific American 上合作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您比较了技术专家关于智慧城市的普遍观点,而强调城市技术的「人性化面孔」以及它们在推动自下而上的社会赋能上的潜能。您能具体解释下这里的「人性化面孔」吗?
Carlo Ratti:它是指生活在世界各地城市中、作为城市创新的最终利益相关者的数十亿人的面孔,是他们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公共资本的总和。城市源于社交性,因而社交性应该仍然是当今智慧城市的核心所在。与此同时,效率很重要,但它不能成为唯一的考虑因素,因为它遗漏了关于生活质量、民主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信息。
AI 科技评论:作为有着建筑师、工程师、发明家、教育者等多重身份的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负责人,您认为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Carlo Ratti:简而言之,我认为智慧城市的终极目标是「智慧市民」。
AI 科技评论: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研究领域,涉及到例如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交互等诸多 AI 技术,其中哪项技术是 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重点研究方向?
Carlo Ratti:我们对于人类、技术以及城市的交汇很感兴趣。我们使用许多技术,但绝不会以这些技术作为我们的起点。我们研究的出发点其实是——市民。
AI 科技评论:目前,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在自动驾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 DriveWAVE,能够指挥整个城市的交通状况。除此以外,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在其他 AI 领域还取得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成果?
Carlo Ratti:我们已开展了多个研究项目。我们与阿姆斯特丹高级大都市解决方案研究所合作开发了「Roboat」(机器人船),基于此,我们正在探索如何使用自动驾驶船在城市运河中收集垃圾、运输货物和为人类提供交通方便,甚至能够组装临时的基础设置。同时,这些船上也安装了感应器,能够收集城市数据以及监控运河环境,并同时基于其自身的应用来收集收据,从而为其之后在设计上的改进提供信息依据。
几年前,我们开发的 Hub Cab,为出租车开展拼车业务提供了基础;而在 Urban Sensing 项目中,我们则探索了移动车辆如何从环境的视角去扫描城市。
AI 科技评论:就您看来,在智慧城市这一研究领域,MIT 可感知城市实验室的优势和劣势分别在哪?
Carlo Ratti:一般而言,MIT 最强的优势之一在于它能够促进来自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之间实现高水准的合作。我们实验室内部同样如此,这里汇聚了不同学科背景出身的研究者们,如设计师、建筑学家以及各个类别的工程师、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社会科学家等。
此外,我们同样引以为豪的一点是我们对于多样性更广泛的定义,不仅能容纳跨学科的研究人员,而且能够包容不同出身、不同教育路径、不同性别乃至不同性取向的研究者。这一点也教会我们去容纳和拥抱多样性以及因此而带来的新思想。
AI 科技评论:实验室的愿景为何?
Carlo Ratti:不断了解城市,从而也让城市更加了解我们。
各位读者可前往博客留言区进行留言,谈谈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的看法,AI 研习社将抽取其中的三名赠送《智能城市》一本。
活动规则:
必须是AI研习社用户;
留言必须是有内容留言,例如“我想要这本书”不会获得赠书资格;
本次活动赠书名额为 3 名;
截止统计时间为:2019 年9 月 1 日 23:59:59。
图书简介:
纵观历史,城市经历过无数次沧桑巨变——而也正是这些转折点,重新定义了城市的要素和精神。来自MIT麻省理工学院的卡洛·拉蒂和马修·克劳德尔认为,我们目前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巨变转折的时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系统正在构建城市的基底,改变城市生活。
这本书以站在历史前沿的高度,研究分析了这一变革。作者依托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可感知城市实验室从事先驱性探索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展示了高新科技如何改变我们在城市的生活方式,介绍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创意、理念、各种新举措,以及相关试验和实践探索。作者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建筑设计、基础设施、城市公共空间等都需要更为智能化,才能支撑并不断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本书探索了智能城市发展的若干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并提供了城市走向智能化的许多可能性和新愿景。
购买通道:
京东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