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前一阵子,《Nature》要推出机器学习子刊《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的消息引发了许多争论。这本来其实是一件好事,但机器学习领域内已经成为共识的「开放、免费」和《Nature》代表的传统科学期刊的收费出版及阅读的做法之间产生了剧烈的冲突。
对于机器学习领域的人来说,研究成果的免费、开放(开源)几乎是默认的,以免费的会议论文、免费的 arXiv 预印本、开源的 Github 项目为主要研究成果传播方式的做法实际上恰恰是这个领域得以快速发展和兴盛的重要原因。所以当《Nature》要把传统的收费、封闭阅读的做法重新呈现给大家之时就引来了激烈的反对之声。
法兰克福高级研究学院的物理学家 Sabine Hossenfelder 对传统自然科学科研更为熟悉,她在 Twitter 上提醒大家不要以天真、片面的视角看待这件事:任何机构提供论文服务都是有成本的,那如果你不掏钱、我不掏钱,他们要怎么过日子呢。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把她的完整表态整理如下。
没错,商业化学术出版机构目前可以拿到高昂的利润。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我更喜欢把学术成果免费开放(open-access),实际上我所有的论文都可以在网上免费查看。但是那些希望学术出版巨头们关门大吉的人可能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样做的后果如何。
首先我列举一些客观事实。出版商们提供了切切实实的服务。除了编辑、制版、印刷成纸面的杂志之外,这背后的数据存储和检索系统是不可以被忽略的;还有索引、标签以及其他与搜索相关的功能,再加上时不时需要进行的系统软件更新维护。仅仅是有一大堆信息是不行的,你还需要有办法能从里面找到需要的东西。
出版商也协助了论文评审的过程。虽然论文评审也并不是非要借助出版商不可,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这样做的。不管你喜不喜欢这个现状,这项服务对整个科学界来说至关重要。如果你把所有的开销都算上,有很多针对非常具体的问题的论文根本无法让出版商盈利。比如某个大学里只有两个人有可能会读某篇论文,那么为了出版这篇论文,出版商的开销肯定要比大学犹犹豫豫愿意付给出版社的价格更高。
而且,大家不要忘了,免费开放的学术服务器也不是零成本运行的。是的,提供这些服务的人也是要吃喝、要付房租的。实际上我都觉得有些内疚,我和我所在的研究机构很依赖他们的服务,但我们从来都没有付过钱。但最终,有些人、以某些方式,是要把这个帐补上的。
目前的出版商生存的方式是,亏本印期刊,然后要求别人付钱打包购买论文的阅读权。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好。但是我们需要注意,如果完全从资本主义的盈利至上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他们需要把期刊出版的业务也一起全部停掉。这对科学界来说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了。
大多数时候人们宣扬科学论文应当是免费的,他们认为纳税人已经为研究本身付过钱了。但其实,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的资金都是来自税收。更重要的是,即便资金确实是来自税收的,这些资金也并没有同时包括研究本身的费用和出版费用。出版期刊的这件事会给学术研究增加价值,而研究人员们通常没有钱来付给出版商。想要给免费开放的学术服务找到资金支持是很难的一件事,对于有些国家的研究人员来说,他们的研究经费已经是不足的了,那么这样的学术服务就更难得到支持。
所以这里的重点是,出版商的人是做出了切切实实的工作成果的,这些成果对于科学的运转也不可或缺,那么也就需要有人以种种办法付给他们工资。一个纯粹的商业化的模型对于科技文献的出版是坏事,同样地,它对于学术研究也会是坏事。
「以后就别收钱了」并不是一个执行得了的选项。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免费的。所有这些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因为科学出版是一项公共服务,但它并没有像别的公共服务一样得到直接的资金支持。
总结一下:仅仅对当前的状况报怨个没完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想出一些替代性的办法,而且不要让状况变得更糟。我看到了一些人提出的建议,大多数都无可救药地天真,根本没有仔细思考这些因果关系。
补充数字:对于高影响因子的期刊,平均每篇论文的审稿、编辑费用大概要高出普通期刊 10 倍。比如《Nature》杂志估计自己的开销大约是「每发表一篇论文,需要一万以及三万英镑」。
via Twitter @skdh,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编译
雷峰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