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正在使用IE低版浏览器,为了您的雷峰网账号安全和更好的产品体验,强烈建议使用更快更安全的浏览器
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文章预览,将在时失效
人工智能 正文
发私信给丛末
发送

0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本文作者: 丛末 2018-09-03 09:50
导语:一定要有普惠大众的愿景。

如今,相机在无人机产品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无人机的自主飞行和执行任务的智能化需求突出,特别是在资源受限的小型消费级无人机领域,三维重构、目标检测识别和长时跟踪三类算法都有广泛应用。

星图智控的武汉 AI 研发中心便专注于研究嵌入式端任务重构框架,致力于不断提高资源受限环境下的相机端智能水平,打造更安全有趣的消费级智能相机产品。

 近日,在雷锋网 AI 研习社第一期职播间上,陈辉博士就介绍了星图智控这家无人机公司,并阐述了该公司的人才需求,进行了招聘宣讲。公开课回放视频网址:http://www.mooc.ai/open/course/536#nav-tabs

陈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星图智控武汉分公司负责人,分管公司智能相机产品线。主要研究方向为可重构网络、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等。其研究工作在 EI 和 SCI 收录论文 17 篇。

分享主题: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分享提纲:

1. 公司和研发中心介绍

2. 文化氛围

3. 技术发展路线

4. 人才培养制度

5. 社招、校招信息

雷锋网 AI 研习社将其分享内容整理如下:

很高兴在雷锋网 AI 研习社的直播间与大家进行交流。今天我受 CEO 的委托来跟大家介绍一下星图智控这家公司,也配合 2019 年公司马上就开始的秋招以及一直进行的社招,在这里做一下宣传。无论是在原有的无人机领域,还是在现在正在做的 AI 相机领域,星图都是一家相当不错的低调做产品的公司。

我们秋招主题是:开启机器视觉,共享 AI 生活。作为一家无人机产品起家的人工智能公司,星图智控最关注的自然就是 AI  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公司和研发中心介绍

我们公司全称为深圳市星图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5 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是一家目前以无人机、AI 硬件(这里说的硬件主要就是相机)等高科技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集团公司。目前公司总部位于深圳,在武汉设有一个研发中心——也是独立子公司,由我负责管理和产品研发;在中国香港、美国也设有销售方面的分支机构。公司目前有超过 100 位员工,主要为无人机和 AI 相机两个产品线服务。

现在,武汉研发中心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共同设立了联合实验室。而 2019 年,公司还会根据人才招收情况,择机在西安设人工智能视觉计算中心。

融资情况方面,公司已于 2017 年完成 7200 万人民币的 B 轮融资,跻身全球消费级专业无人机年出货量前三,并于 2018 年 5 月公司完成 C 轮融资。

无人机很重要的部件之一就是相机,今年公司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会将 AI 相机这款产品独立出来,联合 Intel、网易以及天猫等公司,去重新定义一款家庭智能相机产品,次时代是我自己取的,因为目前这款相机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竞品,需求也是几家公司一起讨论和定义的,名为 Revo Magic,这款产品将于秋季在全球亮相。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先介绍下星图的发展历程。在 2015 年之前,星图智控的主要研发人员就已经开始研发和销售飞控;后来在无人机风口,即 2015 年 10 月正式进入整机市场,发布第一代蜻蜓无人机;在 2016 年底,星图武汉研发中心成立,正式进入人工智能科技研发——这也是星图比较重要的一个时间点,星图作为一个面向海外的无人机公司转变为一个开始开发中国大陆市场的公司,目前以武汉的客户为主,进行相机类定制项目与产品开发; 2017 年 4 月,星图发布 MOMENT 无人机,并于 2018 年 4 月发布 FARIY 无人机。而相机这块——刚刚提到 AI CAMERA 系列产品将于 今年秋季首发北美地区。

专利方面,我统计了一下——整个集团申请专利 72 项,实用新型 23 项,外观设计 8 项,发明 41 项,软著 18 项。公司还是比较注重专利保护,力度也比较大,大家从数字上就可以看出来。

公司的主要管理团队在深圳: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为什么我个人将这三个人列出来?因为是张总、王总将我带进这个行业的。

我原来从事工业方面的智能化,无论是在学习阶段还是工作阶段,我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研究比较多。2016 年星图武汉公司成立的时候,也是接触到无人机这款产品,我觉得 AI(当然,当年没有 AI,华中科技大学有一门学科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毕业那会也没有工程师这一说法)这项技术要真正落地应用,被消费者接受,就要加强前端计算性能优化,当然做贴近生活的产品也更有挑战和趣味。

我们无人机行业的老大——大疆其实也一直在践行这一观点。我们从无人机转过来做 AI 相机,实际上很多观点在一定程度上都是比较契合的。

重点介绍一下武汉研发中心,它作为星图重要的研发中心,承担了无人机相机部分的研发。在人才建设方面,我习惯以导师的形式来管理,武汉这边由组长进行日常管理,主要分为两块:一是研发,二是研究。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研究这块由校企联合实验室负责,张校长和卢老师主抓理论研究,并帮工程师进行论文方面的解读以及进行一些方向性的探索。而我们的研发建设人才这块也分两方面: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针对研究型人才,我们联合实验室,目前将他们放在工程大学的湖北省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应用型则主要通过社招进入公司,以工作的形式来为无人机和 AI 相机研发服务。

每个公司都会有一个对人才的期望,我大概列了三句话(理念)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合星图公司,能否陪着星图智控一起努力让这个世界更加 AI 化: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第一句是「让科技融入生活」,这是公司在去年发布 MOMENT 无人机时提出的一个理念,任何一家想发展壮大的公司,都会想让产品做到 C 端消费者可以接受和使用的程度。

第二句话「视自己,便是自己」,听起来有点拗口,「视」是「视觉」的「视」。就我观察到的,目前公司百分之七八十的软件工程师也会承担算法方面的协助工作,既然大部分人都跟视觉相关,大家进公司以后也要检视自己每天的工作情况,将自己的需求反映到生活中去。如何让科技融入生活,去定义一款新产品?作为研发人员,首先要自己需要和喜欢这款产品,如果连自己都不能产生热爱,那么自己就成为了一个纯粹的员工。我希望每位员工进入星图以后,都能用自己的技术去服务自己的生活,成为一位自己想成为的 AI 工程师,而不是盲目完成项目。

这个观念已经很大程度融入了武汉视觉中心的日常,我会经常去跟他们沟通,比如说开发这款产品针对的是什么痛点、应该怎么宣传,AI 应该被塑造成一个什么角色、用什么算法、实现怎样的精度和准确度以及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都是围绕生活实际场景的现实需求来展开的。

第三句话是,Snap your moment anytime anywhere。这一句话我很喜欢,它也是当时星图在无人机发布上使用的一句话。AI 相机最重要的产品特点,就是无论它是作为一个有翅膀的无人机配件,还是作为一个相机,都应该能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我希望我们的 AI 产品能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这一点出发,星图是行业内最早推出量产便携性无人机的公司,从蜻蜓开始,我们的无人机一直没有离开「便携性」这个理念,越小、越轻、越智能。

文化氛围

我们公司的文化氛围,官方说的是:和忠同济,共赢未来。通俗来讲,就是公司想要做普惠千家万户的 AI 产品,因此公司所有文化活动和产品设计,都紧密围绕家庭、自由和团结这三个关键词展开,希望用 AI 相机来增强员工与家庭之间的联系。而公司也非常强调一点: 每个员工的家庭幸福和支持是公司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石。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左图是星图去年武汉、深圳联合团建拍的集体照,最右边那个胖胖的就是我们的 CEO,从这个图中看出来,站 C 位的从来不是老板,而是辛苦为产品付出努力的员工。

「武汉星巡 1 周年」这张照片上面的「武汉星巡」,就是武汉研发中心的另一个名字。这组照片由几张照片组成,基本上涵盖了我们最重要的几次团建,照片也是用无人机拍的。最下面那张,是我家二宝出生,大家去看我家二宝拍的照片,我还还挺感动的。家庭文化在星图智控一直是被强调的一种文化,我相信有家庭的支持,一家公司才能走得更远。

技术发展路线

公司从 2015 年成立开始,就一直专注嵌入式视觉 AI——它在业内普遍被称作边缘计算,但从我们公司内部来讲,就是一个嵌入式工程师和一个算法工程师,算法工程师可能懂深度学习、懂传统模式识别的分类器,在嵌入式工程师的配合下,把算法加进去。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这些工程师一开始肯定是在无人机这个产品中去实现比如光流、避障、跟踪这类算法,所以在算法的选择上,一直没离开过一个理念——如何在性价比和资源紧张上取得平衡。无人机因电池续航、结构上的原因,注定不能选择高功率、功耗的芯片来完成 AI 开发,从 2015 年开始,这都是 AI 工程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一个算法在 PC 端评估好后,百分之七八十的时间都用在算法的优化、逻辑修改上面。

我记得去年安防领域提出天眼工程,强调边缘计算摄像头,而在无人机相机领域,我们公司已经积累了两年的算法成果,应该能在地面这个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都知道边缘计算能处理海量本地数据,并且不需要很高的传输带宽,能够将数据结构化直接传回数据中心。

围绕这个课题,去年武汉分公司也做了很多相关项目去跟 B 端结合。因此,我们也更明确了要在今年开始,做一款能够满足普适性需求的 AI 相机产品。它跟传统的 Iot 产品进行结合,给产品加上星图的技术,形成 AIot 主动人工智能网络。大家也可以看到,Iot 这个领域也离不开家的概念,因为家庭任何一个摄像头都避免不了隐私的问题,然而更智能则避免不了要去智能云端处理数据。我们用 AI 相机解决这两个问题,希望它能够在家庭做到一些主动防护的作用。

左下角是海外订购的官网,我们会结合最终的产品形态,选择内测机构和开发者在官网上进行预订。

然后讲一下小算力嵌入式硬件的 AI 算法优化,因为今天不是一个技术性的讨论,只能简单讲一下。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我们从 16 年就关注这个事情,把传统无人机的跟踪、光流算法给保留下来,结合现在深度学习一些模型去测试了很多硬件平台。最早在 PC 上测试,后来用了普通的瑞芯微、树莓派的这些平台,评估后发现都有瓶颈,最后选择了  Intel 合作的平台下做汇编级优化。目前,深度学习模型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实时处理效果。而在  Intel 合作公司中,与大疆以及海康、大华等公司相比,我们在嵌入式 AI 平台算法表现上也处于领先地位。

我们公司有两个方面的优势: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一是硬件。我们公司具备 10 年供应链管理功底,硬件全自主研发,采购,成本最低化,保证硬件性价比最高,获得 INTEL MOVIDUIS 一级开发授权——全球仅有不到十家拿到 MOVIDUIS 的直接支持。

二是软件。与武汉工程大学成立感知智能联合实验室其中 1 位教授「张彦铎」,2 位副教授「卢涛,鲁统伟」,集中研究基于嵌入式平台的人脸识别算法。目前,我们的产品在户外实测的精度和准确上,能达到主流产品的水平;而价格方面,因为不到 To B 的产品的五分之一,相信能够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

人才培养制度

作为 AI 型企业,首先要考虑盈利,其次才是「黑科技」。当然每年的「黑科技」很多,主要是 CVPR  、ICCV 这些比较顶级的会议上发布一些深度学习、增强学习和迁移学习领域的非常炫酷的模型和成果,每年我们也跟着大牛去学习。

作为发展中的企业,我们公司其实更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说到底,人才主要还是靠企业自己的项目来培养,而项目的类型很关键。只有真正量产的产品才能产生盈利的「黑科技」技术,才能有针对性地(对技术)进行优化。所以说 AI 人才需求,就是 AI 研究型人才可以依靠学习及学术路线培养,而应用型人才则必须依靠真正量产的产品项目锻炼和培养。

我对人才的要求是,如果你是软件工程师——按照现在的知识摄取途径以及我所观察到的公司员工的效率,在公司的培养体制下,你要转型为一个产品应用型 AI 工程师,换脑周期应该不超过六个月

深度学习本质上只是一种新的编程形式或者说思考问题的方式,况且整个深度网络学习模型,在我看来,只是比原来的网络模型更复杂、更不可控,所以说很多测试集上的模型并不能真正达到量产——它需要靠你的努力和坚持、技巧。但 AI 工程师,本质还是工程师。当然,研究型人才最好去学校培养。

公司的基本原则包括:总体规划、量身安排;重点培养、有所侧重(数据、算力、算法);以项目为目标按需培训、学以致用;以老带新,注重创新。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而最重要的四个字就是——不拘一格,就是谁学得快、谁能脱颖而出,就都不需要条条框框,公司保持扁平化管理。三个深圳老总和我,分管不同的业务,相机这部分每一个人的进度基本由我直接管理。

AI 工程师肯定都有一个技能树,这个是我在网上看到的,我觉得总结得挺好。整个技能树分为三层: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基础技能:这个不是公司能培养起来的,这是你在学校学的,比如线性代数、视觉神经科学等等。无论是别人教还是你自学,你肯定要学过这些基础知识。

中间层技能:这是由公司给的项目或者你的研究方向决定的。例如你特别擅长图像分类、检测、跟踪——每个人在研究生阶段都有各自的研究方向特点。

应用层技能:到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到中间有一块内容: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神经网络芯片。我们公就很关注你是否做过手势识别、人脸识别,对嵌入式的技能是否熟悉。

应用层技能是公司的一些真实的项目需求,是需要你结合基础技能和中间层技能进行合理裁剪和优化达到的产品效果。不过我们现在如果能把一款芯片的性能发挥到极致,那我们的产品就能以价格、性能、算力找到市场。实际上,你只要在应用层中任何一点能做出一个好的突破,都能为公司、个人和你的家庭带来好的前景。

社招、校招信息

目前公司招聘信息集中在智联招聘、BOSS 招聘两个网站,大家感兴趣也可以直接投简历到我的邮箱。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另外,我单挑了公司在 2018 年将要到来的第四季度中需求比较大的两个岗位:算法工程师和嵌入式工程师。这两个岗位对职业有一定要求,大家可以去招聘网站上了解。

校招信息也顺便发布一下。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9 月份第三周和第四周,我们公司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安排宣讲、笔试、面试。10 月份第二周和第三周,我们也会在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安排相关招聘工作。正好在西安和武汉的同学可以直接在校招中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刚刚介绍了公司很多在无人机和相机方面的内容。那为什么这个标题叫做:一家消费机无人机的 AI 相机人才观?

我们 2016 年在做无人机的时候,投资公司提出希望打造一款在家庭庭院或者室内巡逻的无人机。实际上,无人机在学术界被定义为空中机器人,但是由于短期内续航、飞行室内噪音、安全性这些问题都比较突出,我们认为当年设想的一些功能到今年,时机算是比较成熟了。我们计划将它作为一款相机产品——家庭摄像头,来独立进行设计和开发。

陈辉博士分享结束后还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答,大家可以移步社区(http://www.gair.link/page/blogDetail/8326)进行详细了解。

以上就是本期嘉宾的全部分享内容。更多公开课视频请到雷锋网 AI 研习社社区观看。关注微信公众号:AI 研习社(okweiwu),可获取最新公开课直播时间预告。

附:问答部分

1. 是否会有校招呢?

会有校招。西安那边,公司计划在十月的第四周即安博会结束以后,直接去西安交大进行校招,但最终还是看开学以后跟校方沟通的时间待定。而武汉这边的校招时间会稍微提前点——九月份云栖大会之后。

2. 开源优化是什么?

首先开源的东西肯定还是需要很多参与者进来的,我们也考虑过这个问题,公司是英特尔家庭成员的一员,算法团队在开始学习这个平台的时候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另外,我们团队内部在嵌入式端也有一定基础,这样的话我们也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图像工程师,基本上熟悉的都是PC端的模型的研究,而英特尔目前仅支持Caffe和Tensorflow这两个框架。所以我们的第一步开源,会以我们的 AI 相机作为平台,为开发者提供模型转换工具,让他们能够在 PC 端训练完模型以后,很容易通过工具去评估模型是否能跑在我们的平台上。

并且,我们开发板的价格应该是能普惠大众的。对此,我们也在武汉调研过,发现学生这类群体在开发和购买方面都没有太大问题。而计划建设的西安视觉中心,刚刚也提到会考虑开设一些专门针对这一平台的嵌入式AI的课程,越来越多普通开发者熟悉这一平台后,就能开源的目标了。

3.贵公司是有新产品上线吗?

我们公司新产品的上线时间是在十月初,但是发布会是在美国,到时候如果有直播链接,还请AI研习社帮忙宣传下。

今年的新产品主要是面向家庭的 AI 相机,解决用户隐私和前端智能两大痛点,是一款我们认为比较有划时代意义的 AIot 产品。

4.什么叫扁平化管理?

扁平化管理说的是我们在整个管理结构上,由深圳那边的三位老总和武汉这边的我直接管理项目。公司管理内部的研发部门是以项目形式来进行分工合作的,每个团队有一个组长,也就是项目负责人——一般是从公司研发部抽调过来。我们会培养一个有研发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带组,项目下面的组员对组长负责,每个组长直接对我负责,而每个组的规模大概为 6 个人左右。

总之,我们在管理这块,包括人事的招聘,平时财务报销、设备购买,组长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

同时,由于我们是研发技术创业公司,所以公司以技术为主导,而每个销售人员在产品前后期都会参与进来,不过现在的的管理人员以研发人员为主。

另外,在星图的薪资结构上,也是薪资加项目分红这个基本形式,和管理形式配套。

5. 招实习生吗?

招实习生。我们招收的实习生中,有一类实习生此前完全没做过图像,跟AI也没有接触,但是他本身想找一个地方学习,将武汉分公司当做研究生的实验室。而且公司这边,比如会将AI相机一个子类需求分给他进行科研,让他结合导师团队的指导,进行跟职业相关的直接研发工作。所以目前我们公司的实习生岗位比较火爆,因为我们的培养机制做得比较完善,不会让他们进行太脱离实际的工作研究。

6.算法工程师具体做什么呢?能举个例子吗?

公司并没有给每位进来的员工设置框框,虽然有岗位划分,比如算法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测试工程师等,但是进了公司这个大集体,大家就共同为目标服务。

算法工程师目前具体的工作是跟踪前沿的算法,主要对掌握的算法进行Coding方面的工作,面向我们平台进行算法的移植、优化和评估,其中会涉及到模型压缩,将需求提给数据样本团队去进行收集,也会做一些预训练的模型,协助项目组(to B 业务这一块)项目申请书技术方面的撰写。

因此,算法工程师的培养方向是项目经理,50%的工作是针对平台进行Coding,剩下的 50% 的工作——20% 花在学习和补充新的知识上,30% 承担管理和辅助管理工作。

7.还会来其他学校校招吗?

暂时没有安排其他校招

8.有算法优化工程师岗位吗,具体有什么要求?

我们公司没有具体分算法和算法优化工程师,因为优化方面的工作,一般跟英特尔那边的团队协作完成,我们在(深度学习)算法层面的优化,主要是减枝、减层,包括其它一些优化方法,小网络的算法目标实现过程就是算法工作的一部分。

这么说吧,原创性的大框架并不是我们这样的团队能够提出来的,我们只是对一些实测效果和场景进行数据的增强优化,这也是算法工程师必备的技能。我希望他的C和汇编的技术好一些,当然汇编时代离现在的工程师比较遥远。一般来说,工程师对 C++ 理解后用C 来重建,这样才能完成嵌入式底层的优化。你可以这么理解,所有算法加速相关的工作,包括算法和芯片指令集相关的工作这两个方面——算法工程师有这两条路可以走。

9.请问硕士阶段的 research 经历对于 AI 应用工程师这类岗位的工作帮助大吗?

硕士阶段的 research 经历肯定对 AI 应用工程师这类岗位的工作的帮助会很大,因为 research 经历能让你知道选择算法的方向性问题,不会将方向都选错了。比如我们早期用的 VGG 16 网络,但他们现在研究较多的是像 mobilenet 这种轻量级网络,如果你今年进我公司说要从VGG 16网络开始进行算法研究,那你的工作量就会远大于在 mobilenet 上进行优化处理(的工作量)。

research 的经历会让你在了解项目需求后,能把握整个模型的优化,就是你会知道代码的底实现是什么,你理解了算法,才能让它进行复现。

10.招收非 985、211 的员工吗?

我们公司对学历没有特别要求,因为我觉得每个人的潜力在不同阶段爆发的点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虽然我们公司 211、985 毕业生居多,但是非 211、985 的学生也有长项——这个我也深有体会,感觉符合兴趣的事情交给他们,能爆发每个人最大潜力。

11.公司上下班时间呢?加班多吗?加班有加班费吗?

加班肯定有加班费,我们公司基本上会折算成项目费一起算。

加班不算多,我们会去平衡工作与家庭二者的关系,但是也不能说没有加班。我们公司采取弹性上班制,基本要求每天九个小时的上班时间,但有的人晚上上班、白天休息也是可以的,我自己也是比较喜欢在晚上写代码。

12.哪个平台能找到贵公司的招聘信息呢?

平台是Boss 直聘、智联招聘,但我主要在Boss 直聘上进行招聘,大家在这里一般都可以联系到我。

13.三维重建及视觉SLAM方面的工程师需要吗?

三维重建,视觉 SLAM 方面的工程师在我们无人机公司,以及家庭服务机器人等公司,都是强需要。我们有评估过目前视觉 SLAM 和 三维重建,三维重建是前段采集完,后端重建,而我们也一直想将视觉 SLAM 做到前端平台上来。

视觉 SLAM 也是我们公司整个 2019年的工作重点 ,我们预计它在明年 AI 继续成熟、算法继续增强后会迎来爆发,所以视觉 SLAM 工程师是我们急需的,但是武汉这边 SLAM 人才比较稀缺。

因为我们公司比较低调,现在看来酒香还是怕巷子深,我们还是要加强宣传,让大家了解我们的产品理念 ,如果要与大家共同开发一款能在家庭场景中执行任务的小型无人机,其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技术就是 SLAM 技术。

今天我们刚刚把 SLAM 工程师这个岗位下架了,因为挂了太久,响应的人特别少,可能研究这个领域的人本来就比较少,而我比较中意的那些有经验的 SLAM 工程师大多数都在大疆。

另外,这个岗位的待遇也是面议,具体可以面谈。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星图智控:一家消费级无人机公司的 AI 相机人才观 | AI 研习社职播间第 1 期

分享:
相关文章
当月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请填写申请人资料
姓名
电话
邮箱
微信号
作品链接
个人简介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请验证邮箱
您的邮箱还未验证,完成可获20积分哟!
请验证您的邮箱
立即验证
完善账号信息
您的账号已经绑定,现在您可以设置密码以方便用邮箱登录
立即设置 以后再说